學易舉隅
书名《學易舉隅》
书名 学易举隅
作者戴廷槐|鮑恂
版本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鮑恂撰。恂字仲孚,崇德人。登至元乙亥進士。薦為翰林,不就。王祎《造邦勛賢錄》,稱洪武初嘗應召至京師,授文華殿大學士,輔導東宮。《明史·吳伯宗傳》則稱與吉安余詮、高郵張長年、登州張紳同薦。恂年八十,詮年亦七十,并命為文華殿大學士。皆以老疾固辭,遂放還。惟紳授鄠縣教諭,后官至布政使。則恂固未嘗仕明。《造邦勛賢錄》載陶珽續《說郛》中,疑為偽托,當以史為據。又陶宗儀《輟耕錄》載,鮑恂以妻父建德知縣俞鎮之力,夤緣中浙江鄉試第十四名。考其籍乃嘉興,其年乃至正甲申,蓋名姓偶同,非此鮑恂也。是書略舉讀《易》之法,分析門目,指陳綱要,大抵皆約舉舊文。卷首有寧王權《序》,題曰“旃蒙單閼”,蓋宣德十年乙卯也。《序》稱程蕃伯昌重加訂正,而稱蕃生於至元十七年丁酉。考后至元無十七年,惟順帝至正十七年歲在丁酉,則至元乃至正之誤也。其書本名《學易舉隅》,權為刊板,始更名《大易鉤玄》。然朱彝尊《經義考》載之,仍曰《舉隅》。考所言僅粗陳崖略,不足當“鉤玄”。之名,題曰《舉隅》,於義為近,故今亦仍恂原目著錄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光緒十七年冬季搢紳全書不分卷 吳興入東記一卷 鮑氏國策十卷 [民國]成安縣志十六卷首一卷 春秋胡氏傳辨疑二卷 蘇盦詩録八卷詞録一卷 七真年譜一卷 東方時局論畧一卷 諧聲別部六卷 增廣司馬溫公全集 松崖文鈔二卷 元秘史李注補正十五卷 百鳥陣一卷 武經將畧一卷 金剛頂經瑜伽文殊師利菩薩法一品(五字咒法)一卷 下江泥全本(新鈔天平昌巧配姻緣) 蠶書一卷 大唐六典三十卷 切韻射標 四書典故覈八卷 退思軒詩集六卷補遺一卷 三洲畫史二卷 南窗紀談 韓江雅集十二卷 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江西鄉試硃卷一卷 官爵志三卷 木訥齋文集五卷 榮昌縣志二十二卷 楊升庵夫婦散曲 春秋微旨三卷 先府君行略不分卷 詩考一卷 離騷經註一卷九歌註一卷 督師袁崇煥計斬毛文龍始末一卷 張元春桐廬山水手卷一卷 大淸康熙四十五年歲次丙戌時憲曆一卷 杭州上天竺講寺誌十五卷 尚書刑德放一卷附補遺 廣論語駢枝一卷 鴻雁捎書一段 火攻陣法四卷 十三經註疏三百三十五卷 石林居士建康集(建康集)八卷 陽復齋文集不分卷 毛詩傳箋通釋三十二卷 論語鄉黨篇訂疑四卷 御塞行程一卷 柴扉詩草二卷 四元玉鑒細草三卷 佛說沙曷比丘功德經一卷 萬曆四年應天府鄕試錄一卷 楚辭八卷後語六卷辨證二卷 元魏熒陽鄭文公摩崖碑跋一卷 靑蘿館詩前集四卷、續集二卷 [康熙]臨安縣志十卷 梁四公記 (氵一幺攵)冶堂藏書五種 韋十娘傳〔原缺〕 元祐黨籍碑考一卷慶元僞學逆黨籍一卷 辯中邊論述記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