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法象通贊
书名《大易法象通贊》
书名 大易法象通赞
作者鄭滁孫
版本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元鄭滁孫撰。滁孫字景歐,處州人。宋景定間進士。嘗知溫州樂清縣,遷宗正丞、禮部郎官。入元,以薦召授集賢直學士。事跡具《元史·儒學傳》。此書首為諸圖,次以中天述考、述衍等說,終以甲辰、乙巳、丙午三年所作《習坎書院旅語》。其《中天圖》后署曰“至元三十年十一月吉日宣召赴闕儒人臣鄭滁孫”。蓋即其被薦時所進也。其《序》自言“年逾五十,探索《先天圖》,忽得中天玄景”云云。案中天之說,始見於干寶《周禮注》,朱元昇衍之為《三易備遺》。然滁孫所謂中天玄景與干寶之說又異。大旨謂中天即天也,由其運用合一居中,故曰中天。由其在生兩之后,用九之前,故曰中天。其象藏於互體,而義發見於文王、周公、孔子之辭。其說大抵皆幽渺恍惚,不可究詰。計滁孫登第,自宋景定至元世祖至元中,當已五六十歲,而此書之成在成宗之末,又在進圖后十馀年,逮至嘉興、溫州升席說經,年已耄耋矣。其始終敷析者,皆一中天之義。又刪《周易·系辭傳》以遷就己說,而牽合諸經以證之。支離曼衍,終無歸宿。自來以奇偶推《易》者病於穿鑿,以老莊談《易》者病於虛無。此書更以穿鑿之數附會於虛無之理,兩家流弊,兼而有之,可謂敝精神於無用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雲莊劉文簡公文集十二卷外集八卷附劉文簡公年譜一卷 尤西川集 今水經一卷表一卷 [浙江蕭山]蕭山莫氏宗譜□卷 遊西岳諸峯記一卷 古文尚書商是一卷 繪圖評點女仙外史八卷一百回 廣川畫跋六卷 亢倉子 刑統賦疏一卷 洞天書錄 國朝海上詩鈔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雍和宮佛樓等處貳拾玖案供器檔案不分卷 呂敬夫詩四卷 元詩選癸集十卷 咸豐九年己未恩科並補行五年乙卯正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明季逸史不分卷 小山詞鈔一卷補鈔一卷 王制義按三卷 入滇陸程考一卷 之遊唾餘錄一卷不夜書屋偶存一卷 聖典二十四卷 王醫官纂輯簡選袖珍方書八卷 歷代名臣言行錄二十四卷 痘疹正宗(攝生堂痘疹正宗)二卷 任氏傳一卷 恥躬堂文集二十卷 滹南遺老王先生文集(滹南遺老集、滹南集、滹南先生文集、滹南王先生文集)四十五卷續集一卷 尚書大傳(尚書大傳補注)七卷 文恭集四十卷 古史考一卷 佛三身讚一卷 四書賸言四卷 説文偏旁考二卷 [廣東梅縣]楊氏族譜二十五卷首一卷東江楊氏行述待訪錄一卷 寶藏論一卷 經典釋文三十卷 天下郡國利病書一百二十卷 景惠室詩集一卷 通鑑綱目釋地糾謬六卷釋地補注六卷 華野疏稿五卷備員條畧一卷(華野疏稿) 輶軒語一卷 新刻困學紀詩一卷 大明崇禎十二年歲次己卯大統曆一卷 三國志職官表三卷 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 改元考同一卷 張嗇庵先生九錄十卷首一卷補遺一卷 數根術解一卷 隨園三十八種 涼記一卷 嶧桐文集十卷詩集十卷 稻花香詩草二卷 易經旁訓四卷 金陵冬遊紀畧一卷 陽宅大成四種 東湖乘不分卷 後山居士文粹四卷 慈陵子天人通一卷 蘭亭考十二卷附羣公帖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