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易學
书名《方舟易學》
书名 方舟易学
作者李石
版本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宋李石撰。石字知幾,資陽人。陸游《老學庵筆記》載其本名知幾,后感夢兆,改名石,而以知幾為字。《宋史》不為立傳。《資川志》載其舉進士高第,紹興末以薦任太學博士,黜成都學官。乾道中再入為郎,后歷知合州、黎州、眉州,皆以論罷。終於成都轉運判官。鄧椿《畫繼》則載其少負才名,既登第,以趙逵薦任太學博士,今倅成都。蓋椿與石同時,故舉其現居之官也。是書專論互體,每卦標兩互卦之名而以爻辭證之。考漢儒說《易》,多主象占,后孟喜、焦贛、京房流為災變,鄭玄又配以爻辰,固不免有所附會。自王弼掃滌舊文,并謂互體、卦變皆無足取,於是棄象不論。夫納甲、五行本非《易》義所重,棄之可也。若互卦及動爻之變,其說見於《系辭》,其法著於《左傳》,歷代諸儒相承有自,概從排斥,未免偏涉玄虛。故石專辟王弼之學。其上卷詳言互體之義。下卷曰《象統》,曰《明閏》。《象統》但存一序,其說未竟。《明閏》以六十四卦分月,以明置閏之法也。朱彝尊《經義考》曰:“《方舟集》止存二卷,昆山徐秉義家藏有《易互體例》,卷首不著撰人名氏,但題門人劉伯熊編。”此本卷首有“竹垞”二字小印,豈其書后歸彝尊歟?考《書錄解題》載李石《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而《永樂大典》所載《左氏君子例》、《詩如例》、《詩補遺》及此書皆題曰李石《方舟集》。則是四書皆其集中所載,徐氏惟得其兩卷,故卷端無姓名耳。今《方舟集》已於《永樂大典》中裒輯成帙,此四書亦仍其舊例,并入集中,故不復重錄,而附存其目於此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翁山文外十六卷 桃花扇傳奇 蘇米齋蘭亭考 江蘇省光緒睢寧縣志 江西省金谿縣志 安徽省六安州志 山東省商河縣志 西藥大成補編 江西省吉安府志 醫方易簡新編 陳修園先生醫書七十二種 烬余诗草 寄龕文存 福建省武夷山志 浙江省象山縣志 金陵兵事彙略 鐵路彙考 古本小說集成:錘伯敬批評忠議水滸傳 粟香室叢書 闕里述聞 耐庵奏議存槀 庸聞齋筆記 閱微草堂筆記 浙江省西安縣志 江西省廣昌縣志 浙江省嚴州府志 繡像描金鳳 第九才子書斬鬼傳 五經衷要 周憩亭集 湖南省耒陽縣志 述古堂集 燕下鄉睉錄 陳伯玉文集 廣東省電白縣志 古微堂外集 禮記 湖北詩徵傳略 海秋稿二集 浙江省嘉靖仁和縣志 俞南莊先生四書評本 東華全錄 常州先哲遺書 化學分原 新說西遊記 江刻書目三種 八代文萃二百二十卷 粤雅堂叢書 中国魂 断送京华记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疏 化學工藝三集 雲錦四書人物備考 论衡 皇清經解 夜雨秋燈錄 沉吟楼诗选 国朝耆献类徵初编 岑襄勤公奏槀 辩证法唯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