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禮
书名《儀禮》
书名 仪礼
作者鄭玄
版本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惠棟撰。棟所作《周易述》目錄,列有《易微言》等七書,惟《易微言》二卷附刊卷末,其馀并闕。此《易例》二卷,即七書中之第三種,近始刊本於潮陽。皆考究漢儒之傳以發明《易》之本例。凡九十類,其中有錄無書者十三類。原《跋》稱為未成之本。今考其書,非惟采摭未完,即門目亦尚未分。蓋棟欲镕鑄舊說,作為《易例》,先創草本,采摭漢儒《易》說,隨手題識,筆之於冊,以儲作論之材。其標目有當為例而立一類者,亦有不當為例而立一類者;有一類為一例者,亦有一類為數例者。如既有扶陽抑陰一類,又有陽道不絕、陰道絕義一類,又有陽無死義一類。此必欲作扶陽抑陰一例,而雜錄於三處者也。曰中和,曰《詩》尚中和,曰《禮》、《樂》尚中和,曰君道尚中和,曰建國尚中和,曰《春秋》尚中和,分為六類,已極繁復,而其后又出中和一類,君道中和一類,卷末更出中和之本一類,此亦必欲作《易》尚中和一例而散見於九處者也。古者有圣人之德然后居天子之位一類,徵引繁蕪,與《易》理無關,而題下注曰:“即二升《坤》五義。”此必摭為《乾》升《坤》降之佐證,而偶置在前者也。又如初為元士一類,即貴賤類中之一。《乾》為仁,《震》為車,《艮》為言三類,即諸例中之三。天地之始一類,即卦無先天一類之復出。皆由未及排貫,遂似散錢滿屋。至於《史記》讀《易》之文,《漢書》傳《易》之派,更與《易》例無與,亦必存為佐證之文,而傳寫者誤為本書也。此類不一而足,均不可據為定本。然棟於諸經深窺古義,其所據摭,大抵老師宿儒專門授受之微旨,一字一句,具有淵源。茍汰其蕪雜,存其菁英,因所錄而排比參稽之,猶可以見圣人作《易》之大綱,漢代傳經之崖略,正未可以殘闕少緒竟棄其稿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論語傳:2卷 四書或問語類大全合訂:41卷 華峯山志:5卷 經苑 新校本聖武親征錄 婦科:52章 東莞詩錄:65卷 卷首 1卷 山東軍興紀略:二十二卷 蒲團上語:1卷 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說 毛詩禮徵:10卷 宋書、梁書、魏書、隋書劄記:各1卷 帝京歲時紀勝 社會學:2卷 古算衍略:1卷 海康陳清端公詩集:10卷 七修類稿:五十一卷 峨山圖誌:2卷 太平寰宇記:存卷113-118 鐵網珊瑚書畫品:16卷 周易便蒙襯解:四卷 壯悔堂文集:十卷,附壯悔堂遺稿一卷 蘇悉地羯羅經(別本):四卷 東周列國全志:23卷一百零八回 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註釋西廂記:2卷 練兵實紀:九卷,雜集六卷,附四庫提要 二十子全書:20種,169卷 算迪:8卷 王伯申文集補編:2卷 蓮龕集:16卷,首1卷 霍堂詩鈔:6卷 丹鉛總錄:二七卷 歷代帝王宅京記:20卷 唐書:二百二十五卷,釋音二十五卷,附考証 延安府志:八卷 飛鴻堂印譜五集:40卷 海國勝遊草:一卷,天外歸帆草一卷 天鍳堂一集:2卷,首1卷 福慧雙修館算稿 滑稽館新編三報恩傳奇:2卷 昌黎先生詩集注:11卷 三國志:65卷 (繪圖增像)西遊記:100回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衎石齋記事續稾:十卷 周愨慎公全集 大觀錄(又名吳氏書畫記):20卷 容菴弟子記:4卷 壽藤齋詩集:35卷 劉中丞奏稿:8卷 大學中庸論語傳注 周易:4卷 西域遺聞 國文學:2卷 二十四史:3213卷 三字經訓詁:1卷 諸子粹言:二卷 通鑑綱目釋地糾繆:6卷 五行問:一卷 醒夢駢言:1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