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孔義集說
书名《周易孔義集說》
书名 周易孔义集说
作者沈起元
版本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倉人。康熙辛丑進士。官至光祿寺卿。是書大旨以《十翼》為夫子所手著,又未經秦火,其書獨完,故學《易》者必當以孔《傳》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別加纂集,於古今說《易》諸書,無所偏主,惟合於孔《傳》者即取之。其篇次則仍依今本,以《彖傳》、《象傳》系於《經》文之下,謂《易》之亡不亡,不系於古本之復不復。王氏以《傳》附《經》,亦足以資觀玩。惟《大象傳》往往別自起義,《文言》則引伸觸類以闡《易》蘊,皆無容附於本卦,故別出之。前列三圖,一為《八卦方位圖》,一為《乾坤生六子圖》,一為《因重圖》,皆據《系辭》、《說卦》之文。至於《河圖》、《洛書》、《先天》、《后天》、《方圓》諸圖,則謂此陳、邵之《易》,非夫子所本有,概從刪薙,頗能掃除紛紜轇轕之習。其中亦多能推驗舊說,引伸新義。如《乾彖傳》“大明終始”,王注、程《傳》、朱子皆未有確解,起元獨取侯行果“大明,日也”之說,而證以《晉彖傳》之“順而麗乎大明”、《禮記》之“大明生於東”,於經義頗有根據。《觀》六三、九五、上九之“觀我生”、“觀其生”,自孔疏以動出為生,而后儒遂以動作施為解之,俱不免於牽強。起元獨取虞翻“生謂《坤》生民也”之說,尤有合於九五《象傳》“觀民”。之旨。其釋《大象傳》比類求義,於字句相似而義不同者,推闡更為細密。在近來說《易》家中,亦可云有本之學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雪翁詩集:14卷,補遺1卷,附錄2卷 (矩園餘墨)紀書畫絕句:1卷,附4種 [光緒]增修登州府志:69卷,首1卷 全後漢文:一百卷 張文毅公奏稾:8卷 論語:10卷 江南製造局記:10卷,首附各:1卷 新序:十卷 哥林多前書釋義 中興御侮錄:2卷 六朝四家集全集 春渚紀聞:6卷 誠齋策問:二卷 字觸:6卷 宋詞鈔:12卷,附錄1卷 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3卷 金陵勝蹟志:10卷 鶴夢廬尺一幸艸:1卷 欽定全唐文:1000卷,總目3卷 抱經堂詩鈔 會典館官單:漢.滿 抗希堂全集 前漢紀:30卷 金軺籌筆:1卷 霓裳豔傳奇:2卷 嶺南集:7卷 歷代策論約編:不分卷 史通:20卷 經詞衍釋:10卷,附補遺 洪北江文鈔:4卷 紅樓人物百圖 春秋左傳注疏:六十卷 直省洋教成案 荀子性善証 尚書表注:二卷 東洲草堂文鈔:二十卷 遼海書徵:6卷,附索引 五代詩話:8卷 樞言:1卷,續樞言1卷 鎸經史彚纂:8卷 西藏社會經濟研究蠡測:不分卷 通李:1卷 金詩紀事:16卷 朝鮮史:17卷 楊寧夫人長孫墓志(唐貞元二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卒)(從楊寧志推得) 漢石例:六卷 蔡松坡先生遺集:不分卷 太平府志:[乾隆]:44卷 心影集:4卷 説文聲類:二卷 疊山先生文章軌範:7卷 老學庵續筆記 汝南遺事:四卷 史通贅議:8卷 臨漪館詩詞稿 藕村詞存:1卷 說苑:二十卷 政書:20卷 老子古註:2卷 童山選集(詩集):1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