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稗疏·
书名《周易稗疏·》
书名 周易稗疏·
作者王夫之
版本湖南巡抚采进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國朝王夫之撰。夫之字而農,號薑齋,漢陽人。前明舉人。是編乃其讀《易》之時隨筆札記,故每條但舉《經》文數字標目,不全載《經》文。又遇有疑義,乃為考辨,故不逐卦逐爻一一盡為之說。大旨不信陳摶之學,亦不信京房之術,於先天諸圖、緯書、雜說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談玄妙,附合老莊之旨。故言必徵實,義必切理,於近時說《易》之家為最有根據。其中如解《訟卦》“鞶帶”云:“帶無鞶名,鞶者鞶纓,車飾也。帶所以系佩璲及芾者。”考《左傳》“后之鞶鑒”,杜預訓鞶為帶,《說文》鞶字,許慎亦注為“大帶”,安得曰“帶無鞶名”?又“何天之衢”,梁武帝解何為荷,見於《經典釋文》。夫之雖亦以為負荷之義,乃引《莊子》“負云氣”為證,而不援梁武之說,亦偶然失考。至於“舊井無禽”,訓禽為獲,尤不免於穿鑿附會。然如引《禮》“人君至,命士黃裳,下士雜裳”以證“黃裳”之美,引《左傳》“班馬”證“乘馬班如”當讀乘為去聲,引《兵法》“前左下,后右高”證“師左次”,與論“帝乙”非紂父,“王用亨於西山”非文王,以及《臨》之“八月”、《復》之“七日”、《易》之逆數、《河圖》蓍策之辨,皆具有條理。卷帙雖少,固不失為徵實之學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漁洋山人精華錄:10卷 金谿縣志:8卷,首1卷 學海堂三集:二十四卷 雙池先生年譜:4卷 拘虛集: 後3卷, 遊名山錄: 不分卷 復初齋集外詩:24卷 集外文 4卷 潛虛先生文集:14卷 遺集 1卷 滋陽縣志:十四卷 新鐫重訂出像通俗演義東晉志傳:8卷 菽莊三九雅集詩錄:1卷 海棠譜:3卷 重文:3卷 津逮祕書:15集,147種,748卷 太平廣記:500卷,目錄10卷 某中丞夫人:1卷 涪陵縣續修涪州志:二十七卷,附民國紀事一卷 文獻叢編:存第1-14輯 豫章黃先生文集:30卷 鄦齋叢書:20種 中州樂府音韻類編:1卷,附校記1卷 五代史記:74卷 儒門事親:15卷 屈宋古音義:3卷 甲申傳信錄:十卷 (宋拓)顔書清遠道士詩:1卷 武溪集:二十卷,附補佚一卷 支遁集:2卷,補遺1卷 淩忠介公文集:二卷 長白彚徵錄:[宣統]:8卷 清漣文鈔:12卷 北平史表長編 百越先賢志 補三國疆域志:二卷 奉天命三保下西洋雜劇 玉几山房吟卷:3卷 忍冬書屋詩集:6卷 漢畫:第1輯2卷 金剛經靈異記:2卷 蓮鬚閣集:二十六卷,首一卷 習齋記餘:10卷 小蓬萊傳奇十種 八大洲遊記:13卷 戶部籌餉海防新章:不分卷 (館藏)肥料書目 鄭氏家乘:一卷 江南製造局叢書一百五十四種:896卷 元秘史譯音用字攷:1卷 毛主席詩詞手稿十五首:不分卷 畫筌析覽:1卷 不動產登記條例講義 許氏說音:不分卷 京漢鐵路管理局布告[黄字第三十六號] 永樂大典:七百九十七卷 兵書三種 飲虹曲話 脈經考証:一卷 古本道德經校刊 風胡子 草堂雅集:16卷,附錄1卷 竹崦盦金石目錄: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