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余言
书名《讀易余言》
书名 读易余言
作者崔銑
版本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分类經部>易類
下落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内容 明崔銑撰。銑字仲鳧,一字子鍾,安陽人。弘治乙丑進士。官至南京禮部侍郎。謚文敬。事跡具《明史·儒林傳》。是書以程《傳》為主,而兼采王弼、吳澄之說,與朱子《本義》頗有異同。大旨舍象數而闡義理,故謂陳摶所傳圖象皆衍術數,與《易》無干。諸儒卦變之說亦支離無取。其《上經卦略》、《下經卦略》、《大象說》皆但標卦名,不載《經》文,《系辭輯》、《說卦訓》則備錄《傳》文。蓋書非一時所著,故體例偶殊。且《經》有卦名,而《系辭》、《說卦》則無章名,其勢亦不能不異也。惟刪《說卦廣象》八章,而別以蔡清之說增損之。又《序卦》、《雜卦》、《文言》三傳一概從刪,則未免改經之嫌。要其篤實近理,固不失為洛、閩之傳矣。朱彝尊《經義考》載銑《讀易馀言》五卷,又載銑《易大象說》一卷。考此書第三卷即《大象說》,彝尊以其別本單行,遂析為二,偶未考也。今附著於此,不更復出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嘉慶]南充縣志八卷首一卷 晚晴軒詩鈔四卷續集一卷 萬象一原演式九卷首一卷 [同治]榆次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乾隆]衡水縣志十四卷 綠槐書屋詩稿三卷 皇朝掌故彙編内編六十卷首一卷外編四十卷 史學提要十三卷 見聞隨筆二十六卷 [康熙]長清縣志十四卷 恒春堂方略一卷 兩浙金石志十八卷 達生編一卷大生要旨一卷保嬰要旨一卷 莊子集釋十卷 夢綠草堂詩鈔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聖訓六十卷 戴東原集十二卷年譜一卷 同治上江兩縣志二十九卷首一卷 女世說四卷補遺一卷 杏溪傅氏禹貢集解二卷 論語十卷 說文管見三卷 文史通義八卷 島居隨錄十卷續錄十卷 明史稿三百十五卷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二十二卷 步天歌一卷 小謨觴館文集注四卷文續注二卷附錄四卷補遺一卷潘瀾筆記二卷讖摩錄一卷附錄一卷 庚辛提牢筆記 [光緒元年]雲南鄉試錄 瑞芝山房文鈔八卷附補遺一卷 大佛頂首楞嚴經十卷 古今醫詩五十三卷 新刻鍾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十九卷一百回 經餘必讀三集八卷 淮流一勺二卷 洄溪醫案一卷 [二藍集]二種 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 春秋左傳注疏校勘記六十卷 中興將帥别傳三十卷 古錦囊四十六卷 自怡悅齋書畫錄三十卷 山左金石志二十四卷 相地探金石法四卷 克庵先生尊德性齋小集三卷補遺一卷 老子道德經二卷 [光緒]霑益州志六卷 周易述四十卷 伯山詩鈔癸巳集七卷庚申集全卷 石鐘山志十六卷首一卷 [順治]銅陵縣志八卷 記聞類編十四卷 韋廬詩内集四卷首一卷末一卷外集四卷首一卷末一卷韋廬賸稿一卷 皇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 [隆慶]單縣志二卷 陸宣公集二十二卷 蘿月山房稿一卷 新齊諧二十四卷續新齊諧十卷 居易錄三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