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四十九岁,居杭州,立诗社唱酬。

公元1900年 本年
林纾四十九岁,居杭州,立诗社唱酬。

是时,林纾论诗不满宗派之说,亦不满当时流行之涩体。《畏庐文集•序郭兰石增默庵遗集文》:“诗之有性情境地,犹山水之各擅其胜。沧海旷渺,不能疚其不为武彝匡庐也。汉之曹刘,唐之李杜,宋之苏黄,六子成就,各雄于一代之间,不相沿袭以成家。即就一代而言,其意境各别。凡侈言宗派,收合党徒,流极未有不衰者也。”“时彦务以江西立派,欲一时之后生小子,或为蹇涩之音。有力者既为之倡,而乱头粗服,亦自目为天起始以冒西江矣。识者既私病其鲜味。然宗派既立,亦强名之为涩体,吾未见其能欺天下也。”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方清末造,谭诗者既宗宋之西江派,章炳麟既力辟之。而天下之倡宋诗者,如闽县陈宝琛郑孝胥侯官陈衍之伦,皆林纾乡人也。顾林纾不以为然。……不惟不主宋诗,且斥闽人之主宋诗者为妄庸,如其以妄庸巨子之斥章炳麟矣。及其老也自谦其诗,谓少作已尽弃斥;近年始专学东坡、简斋二家七言律。……按林纾论文不薄六朝,论诗不主西江,不持宗派之见,初意未尝不是。顾晚年昵于马其昶姚永概遂为桐城护法;昵于陈宝琛郑孝胥,遂助西江张目。然‘侈言宗派,收合徒党,流极未有不衰’,纾固明知而躬蹈之者,毋亦盛名之下,民具尔瞻;人之借重于我,与我之所以见重于人者,固自有在;宗派不言而自立,党徒不收而自合,召闹取怒,卒丛世诟? 则甚矣,盛名之为累也!或者以桐城家目纾,斯亦皮相之谈矣。”又,林纾是冬撰《<译林>序》,提倡多译西书,并多译小说:“亚之不足抗欧,正以欧人日励于学,亚则昏昏沉沉,转以欧之所学为淫奇而不之许,又漫与之角,自以为可胜。此所谓不习水而斗游者尔。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书。顾译书之难,余知之最深。昔巴黎有汪勒谛者,在天主教汹涌之日,立说辟之,其书凡数十卷,多以小说启发民智。至今巴黎言正学者,宗汪勒谛也。”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