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日,全祖望卒,年五十一。

公元1755年 七月
初二日,全祖望卒,年五十一。

据董秉纯《全谢山先生年谱》阮元《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序》:“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得一足以传,而鄞县全谢山先生兼之。”(《擎经室二集》卷七)李祖陶《国朝文录•鲒琦堂文录引》:“先生深入经窟,于汉学、宋学皆能讲其是而去其非,但板行者惟《答问》,他皆未有专书。而文则作不徒作,皆以补史且不惟补之而已,又可为他日史家张本。盖先生生长浙东,实承南雷黄氏文献之传,于江上之师、海滨之守皆能通知其本末;而又承平既久,遗书渐出,山岩屋壁,搜采无遗,异见异闻,严审确核。故其所作碑志表传皆网罗放失,阐发幽光,能使百余年海畔孤臣、江头志士,其姓名落狐狸之口,事迹归无何有之乡者,皆凛凛然面目如生,不惟补明史之遗,兼能纠梨洲之谬。呜呼,何其伟也!至于在朝在野,运际熙隆,师事友事诸公,皆一时魁垒鸿骏之士,得所藉手极力发挥,或纪旗常之绩,或志文学之英,或为循良之碑,或作文苑之传,皆据实直书,行以史法,无所阿狗于其间,是又他日金匮石室之所必收,纪传编年之所必录者矣。”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鲒堉亭集》:“谢山最精史学,于南宋、残明尤为贯串。阀阅之世次、学问之源流,往往于湮没幽翳中搜寻宗绪,极力表章,真不愧肉谱之目。”“先生诗为余事,而当日与杭堇浦、厉樊榭、赵谷林、意林、马蠏谷等唱和极多,颇以此得名,亦颇以此自负。其诗学山谷而不甚工,古诗音节未谐,尤多趁韵,然直抒胸臆,语皆有物。其题目小注多关掌故,于南宋、残明事搜寻幽佚,尤足以广见闻。五七律颇有老成之作,暇当最录,以见其凡。”“全氏服膺宋儒,而覃精考据文献之学,盖承其乡厚斋王氏嫡传,于汉注唐疏擎穴极深。”“余辑《国朝儒林小志》,惟载汉学名家,虽姚惜抱、程绵庄、程鱼门、翁覃溪诸公自名古学者,皆不列入,而独取先生,固不仅以《经史问答》一书也。”“予最喜国朝朱、毛、全、钱四家文集,所学综博,纂讨不穷。谢山尤关乡邦文献,其文多言忠义,读之激发。自十八九岁时即观之忘倦,平生坎坷,一无树立,惟风节二字差不颓靡,诚得力于后汉书刘蕺山集、谢山此集耳。其疾恶过严,避俗过甚,则于诸书受病亦不小也。”“此书终身阅之,探索不尽。然其经学自不逮史学也。”《国朝文汇》乙集卷五录其《平原君论》等文三十三篇。晚晴簃诗汇卷七四录其诗十一首。贩书偶记卷一五:“《鲒堉亭集》三十八卷、《年谱》一卷、《世谱》一卷、《经史问答》十卷,鄞全祖望撰。嘉庆甲子姚江借树山房刊。此年谱其高弟蒋学镛、董秉纯同撰。”又,“《鲒堉亭集外编》五十卷,鄞全祖望撰。嘉庆辛未七月刊。”又,“《鲒堉亭诗集》十卷,甬上全祖望撰。道光十四年笺经阁刊,光绪间童氏大鄮山馆重刊。”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