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方苞卒,年八十二。

公元1749年 八月
十八日,方苞卒,年八十二。

全祖望《前侍郎桐城方公神道碑铭》鲒埼亭集卷一七)。所著周官集注十二卷、仪礼析疑十七卷、礼记析疑四十六卷、春秋通论四卷、《望溪集》八卷,所编《钦定四书文》四十一卷,四库全书收录。《周官析疑》三十六卷、《考工记析义》四卷、《周官辨》一卷、《春秋比事目录》四卷,四库存目著录。全祖望《神道碑铭》:“古今宿儒有经术者,或未必兼文章;有文章,或未必本经术。所以申、毛、服、郑之于迁、固,各有沟浍。唯是经术、文章之兼固难,而其用之足为斯世斯民之重,则难之尤难者。前侍郎桐城方公,庶几不媿于此。然世称公之文章,万口无异辞,而于经术已不过皮相之;若其惓惓为斯世斯民之故,而不得一遂其志者,则非惟不足以知之,且从而掊击之,其亦悕矣。”郑燮《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方百川、灵皋两先生,出慕庐门下,学其文而精思刻酷过之,然一片怨词,满纸凄调。百川早世,灵皋晚达,其崎岖屯难亦至矣,皆其文之所必致也。”(《郑板桥全集•板桥集》戴钧衡《方望溪先生集外文补遗序》:“先生躬程、朱之学,本其心得,发为经说、文章,义理精深醇正,多洽乎人心之不言而同然。乾嘉时,汉学考证家矜其强记博闻,往往以细故微误,指斥先生经说并及文章。而卒其所自为者,琐碎支离、悖义伤道。其优者,亦第分学中格物之一端,于圣道为识小,求其开通义理,周浃旁皇,如先生之有益于学者身心实用,不可得焉。而其文章饾饤滞拙,更无当作者。平心论之,宇宙间无今汉学家,不过名物、象数、音韵、训诂未能剖晰精微,而于诚、正、修、齐、治、平之道无损也。而确守程、朱如先生者,多一人则道著于一方,遂以昌明于一代。先后承学之士,私淑之徒,犹能挹其绪余,端其趋往,即用以读汉学家书,亦能辨精粗,知去取,不流为尾琐无用之学。彼世之讥先生者,自谓能傲以所不知,而岂知彼之所知,以先生之学衡之,固不必其皆知者哉。”苏惇元《方望溪先生年谱序》:“宋以后文家,能合程、朱、韩、欧为一而纯正动人者,以先生之文为最。”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方望溪集》:“其文终有本领,而义法未纯,由读书未多,情至处弥为佳尔。”“其叙天伦悲苦处,怅触生平,时为泫然废卷。痛莫切于伤心鲜民之谓矣。”“望溪粹然儒者,其文多关世教,又语必有本,事能见道,自责之言,尤近圣贤克己之旨,宋儒以后,诚不多见。惟务以至高之行,绳切常人。”“望溪立朝,议论亦多如此。泥古而不切,强人以难行,当时皆厌苦之。”“然其大体严正,足以箴砭人心,使我辈不肖者读之,凛然如对师保父母,其益非浅。”“其读经、读子史诸文多不可训,时文序、寿序亦嫌太多。若其书后之文,语无苟作;墓铭志传,亦多谨严;叙述交游,尤为真挚;与人诸书,无不婉切有味:此实可传者也。余二十年前读之,多为浮气所中,又过信钱竹汀、汪容甫诸公之言,颇轻视之,故自后从不寓目,此以知读书贵晚年也。”“故尝谓《望溪集》中读经二十七首,当删去太半,则于望溪之学不为无益,所以深爱望溪也。然如《读大诰》《读王风》《读周官》《读仪礼》《读经解》五首,简括宏深,必传之文,非望溪不能作也。”又,《方苞集》附录《诸家评论》韩菼蔡世远陈鹏年朱轼陈弘谋、张自超、王源李塨胡宗绪雷鋐沈廷芳姚范韩梦周彭绍升姚鼐等)。《国朝文汇》甲集卷四三录其《刘后主论》等文十五篇。晚晴簃诗汇卷五七录其诗一首。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