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刘廷玑合选《长留集》十二卷成。

公元1715年 二月
孔尚任刘廷玑合选《长留集》十二卷成。

孔序云:“甲午腊月,薄游江南,舟维袁浦,遇先生为淮徐观察。河绩既底,退食多暇,将生平所作,汇为《葛庄诗》编年、分体二部,付梓已竣,予急欲读之,遂投刺造谒,一见欢然,全非生客,盖神交已久,较之面交为尤密也。款留三月,往来清署,瓶花茗椀之侧,雅歌薄醉之余,语默相对,形神不分,觉两人知己,自足千古,相须相遇岂偶然哉!既得《葛庄诗》,吟不去口,常展案头,拉客共读而指之曰:‘此诗真,无一皮毛语;此诗新,无一窠臼调;此诗雅,无一粗鄙声;此诗清,无一饤饾字;此诗趣,无一板腐气。凡古今诗家,平熟无味之意,含糊不了之辞,一概洗除,令读者动心变志,啼笑无端,真如声之震耳,色之眩目,五味之沁舌,兴、观、群、怨,逐首感发而可为学诗准的者。”余适选《长留集》,遂以此冠其端焉。客曰:‘温柔敦厚,诗人之旨也。诗虽主于感发,而尤贵乎涵蓄,盛唐以后,此境荡然。操觚者不可不更有以进之也。’余曰:‘诗存乎人,患其人不文耳,文则未有不温柔者;患其人不质耳,质则未有不敦厚者。至于性灵日新,生意无穷,凡情触于景而无所不言者,感发之谓也;景缠于情而不能尽言者,涵蓄之谓也。非谓平熟含糊剿袭陈腐之语,不痒不痛,自欺欺人,而遽谓之涵蓄也。若持盛唐以薄近代,则人亦将持雅、颂以薄汉、魏。总之,一画以后,文明渐启,自然之运也;虽有圣哲,不敢以一画之浑沦,一而薄六经之详明,风雅变迁,亦若是尔。吾观在园之诗,句句有本,篇篇自运。不与古人较工拙,亦不求合于古人;不与今人争短长,亦不望知于今人。闭户读书,自作在园之诗,而在园之诗于是乎传矣。’康熙乙未仲春曲阜孔尚任撰于袁浦之云踪馆。”(《孔尚任诗文集》卷六)吴之振序云:“甲午冬,始晤于淮上署斋,促膝三阅月,商榷风雅,欲尽搜近贤传稿,选为《长留集》,用存真诗;而先以所自著,易手选定。”(转引自《孔尚任诗文集》附录《孔尚任著作目录》)。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