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陈高卒,年五十三。

公元1367年 八月
十八日,陈高卒,年五十三。

掲汯《陈子上先生墓志铭》:“二十六年冬,东西浙陷。明年春,先生走中州。夏,谒河南王、太傅、中书右丞相于怀庆,论江南之虚实,陈天下之安危,当何以弭已至之祸,何以消未来之忧。适关、陕多故,未之用。士大夫闻其至,皆愿与友,丞相亦喜,即欲官之,知其非志,亦不强。数月而疾,以八月十八日卒于邸,以是月二十日葬于怀庆城南。其疾也,丞相河南,遣医往问。其卒也,遣官致祭,赠赙甚厚。其葬也,中书平章政事锁铸,先生同年也,实经理之,四方之士凡自南而来者,皆会哭。”(《不系舟渔集》附录)陈高《答友人书》:“高之文,非幼少而习之也,非师授而得之也。数年以来,始知读书为学,初而求之古人之言,则但见巍乎其高而已耳,窅乎其深而已耳,渺渺乎其浩荡而已耳,而不知所以高、所以深、所以浩荡也,则虽欲强措一词而不可得也。继而愤悱奋励,虚此之心,逆彼之志,则所以高、所以深、所以浩荡,始若仿佛有以仅见其一二,然而不能尽也。夫然后掺翰染墨,勉强于措辞,而卑浅庸陋,其不见笑于能言之士无几矣。奚可谓之文哉?”(《不系舟渔集》卷十五)揭汯《陈子上先生墓志铭》:“先生为文,上本迁、固,下猎诸子。先生为诗,上溯汉魏,而齐梁以下勿论也。先生为行,洁己而不同于俗,抗节而不屈于物。意所与,惓惓焉不能舍,赴其急,水火不避也。所不与,欲其一语一字不可得,所至合则留,不可则去。”苏伯衡《陈子上存稿序》:“子上陈君既没之十有八年,余过其里,从其子访其遗稿,得诗文总若干首,诗为四言、为五言、为七言、为古、为乐府、为律、为绝,凡若干卷,文为记、为叙、为铭、为赞、为箴、为跋,凡若干首,加诠次焉,厘为若干卷,题曰《陈子上存稿》,俾藏于家。叙曰:夫所贵乎文辞者,非以言之工而贵之也,当理之言斯贵矣。其言当理,虽其人无足取,君子犹不以人废言而使之泯没也,况其人若子上者。抗特操于乱世,临患难死生祸福而不易其志,不污其身,可谓贤矣。而其言也,揆诸往哲而有合,传之来世而无愧,可使泯没而无闻乎?此余于其遗稿所以不能已其情也。六艺、百氏之言,子上无弗学,而以求道为急。凡诗文未尝苟作,要其归,不当于理者盖鲜矣。自为举子时,其所作已为流辈所重。金华胡仲申先生以古学名,尝傲视一世人,于文章靳许可,独敬爱子上,而称之曰能。其擢进士也,朝之名公巨人若翰林欧公、太常张公、礼部贡公、御史吴公、助教程公,佥谓子上之文宜用之朝廷、施之典册,相与论荐之。……其友谢复元氏,欲率同志镂板以永其传,力虽不逮,而未尝忘之,其岂不犹余之情欤?豫章揭先生伯防称子上之文上本迁、固,下猎诸子,诗上溯汉魏,而齐梁以下弗论。可谓知言矣。复何所庸吾喙哉。”(《苏平仲文集》卷五)《静居绪言》:“陈子上《不系舟渔集》,诗极激昂,非诸粉饰章句者比。五言《感兴》七章及七律《羁思》等作,皆能惩创时事。”四库提要卷一六八:“《不系舟渔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元陈高撰。……明洪武初,苏伯衡访其遗集,厘定成编,题曰《子上存稿》。此本题《不系舟渔集》,不知何人所改。文格颇雅洁,诗惟七言古体不擅场,绝句亦不甚经意。其五言古体,源出陶潜,近体律诗,格从杜甫,面目稍别,而神思不远,亦元季之铮铮者矣。元又有嘉定僧祖柏,其诗亦名《不系舟集》,见嗣立元诗选。集中有《题倪瓒芝秀图》诗,盖与高同时,然其诗不及高远甚。今未见其本,以集名相乱,附著其异于此,庶来者无疑焉。”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