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公元-693年 月份不详
诗言“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归”字之义有两说:其一,朱熹《集传》云:“齐人以敝笱不能制大鱼,比鲁庄公不能防闲文姜,故归齐而从之者众也。是以归为归齐,则此诗作于庄公时”;其二,“归”为女子出嫁,如《桃夭》“之子于归”。陈灸《传疏》云:“桓三年《春秋》书‘齐侯送姜氏于讙’,齐侯,僖公也。桓以弑兄篡国,求昏于齐,文姜又为僖公宠女,亲送之讙,嫁从之盛,骄伉难制。鲁为齐弱,由来者渐。至桓十八年,文姜如齐,与襄公通,桓即毙于彭生之手。《序》云‘不能防闲使至淫乱’,则诗作于十八年之后,而追刺其嫁时之盛,以为淫乱之由,实始于微弱。”陈启源《稽古编》亦云:“《敝笱》《序》以为恶鲁桓微弱,是也。《朱传》以为刺庄公,失之矣。案女子之归有三,于归也,归宁也,大归也。舍是无言归者。文姜如齐始于桓末年耳,时僖公已卒不得言归宁,又非见出不得云大归,则诗言齐子归止定指于归无疑……笱之敝也,不敝于彭生乘公之日,而敝于公子翚逆女之年,诗人推见祸本,故不于如齐刺之,而以归鲁刺之。”如以归为嫁,则诗为追述鲁桓致祸之根本,刺桓公也。今人陈子展(陈说“大概是诗人看到了鲁桓公的不幸的结局才作出此诗的罢”)、程俊英、蒋见元亦持此说。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