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私解

    一卷。清徐润第撰。润弟字广轩,山西五台(今山西五台)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是书乃润第与张廷鉴共读《蕺山语录》时撰成。蕺山之学,出自姚江,故书中推论姚江、蕺山讲学宗旨甚为流畅。对蕺山讲慎独,与朱注异,润第推演之。谓凡物,莫不有时,唯太极无对。人之本心象太极,继善之性随之而成,纯粹以精,精则一,一则独。独者性之本体。然至感于物而动,则与声声色色为缘。则性之为物贰矣。唯不睹不闻之时,独体可还。故必戒慎恐惧。以严其出入起伏,使外欲不接,内欲不萌,性才可复。又阐明阳明心体无善无恶之义,说人心不但不可有恶,也不可有善,因人性本善,若再有善,则反而滞塞。全书大都推阐此意。润第素深研《易》,故书中多援易理为说,颇有新义。如《易》咸卦彖讲咸即感,咸感之分在有心无心。润第推“忠恕违道不远”的忠字,与“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的中字,也如咸与感,忠是有心的中,中是无心的忠。他解比附多类比,其析理虽微,但不免为宋明儒所囿。是书有道光十一年(1831)刊《敦艮齐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