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徭

本意为审编徭役的方法。明代徭役类别之一。正统四年(1439)按察佥事夏时创行于江西,后广东、四川、福建、陕西、南直隶等处相继推行。景泰以后,逐渐推行全国。江淮以北约始于成化、弘治年间。明初役法分里甲与杂泛两类。此法将杂泛中供各衙门经常性差遣役使如库子、斗级、皂隶、门子等,另列为一类,编造均徭文册,查勘实在丁粮(田)多寡,偏重田土所出税粮,审编户等,分上中下户,量役目重轻等第,均派徭役。丁田多者为上户,编重差,次者为中户,编中差,少者为下户,编轻差。按里甲挨次轮流承当。有十年一轮,有五年或三年一轮。北方均徭与南方略有不同,审编的基准是兼论门丁事产。有一户编一差或数差,或数户朋一差者。弘治、正德时,有些役目亦可纳银代役,分成力差和银差两种。清初因之,雍正初年,陆续将此徭役摊入地亩征收。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