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文化

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72年发现于广东曲江县城西的石峡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东的北江、东江流域。其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1973—1976年多次发掘,揭露面积1660余平方米。遗址分三层,下层即被命名为石峡文化,其年代距今约五千九百年至四千七百年。已发掘墓葬六十四座,可分为三期,均是长方形土坑单人葬,有的墓坑经过烧烤。葬法以二次葬为主,凡二次葬墓中都有两套随葬品,一套从原墓中迁入,一套是重葬时新置的,随葬有陶、石、玉等器物。陶器多轮制,素面,有少量的印纹陶,流行三足、圈足和圈底,主要有鼎、盘、釜、豆、壶、罐等。生产工具石、石凿常成套出土。有的随葬大量石镞和亚腰形石钺等武器。发现有成团的稻谷和米粒,反映出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墓坑有大小,大墓中随葬品多达一百十余件,包括制作精美的琮、璧、瑗、玦、璜、笄等玉器,同期的小墓随葬品则很少,反映出贫富分化的趋势。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