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常侍集

    十卷。唐高适(701?-765)撰。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渤海(今属河北)人,《旧唐书》又作渤海蓨人。少性拓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天宝中,士大夫均以诗歌干进。高适年过五十,始留意于诗,一学即工,气质自高。曾授封丘尉。任哥舒翰幕中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封勃海县侯。著有《高适集》等。其集版本较多。《新唐书·艺文志》作二十卷;《崇文总目》作文集十卷,诗一卷;《郡斋读书志》亦作文集十卷,集外文二卷,别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只录文集十卷。自宋以来,惟十卷本传世,原本已残缺。此本据鲍士恭家藏汲古阁影宋抄本,分为十卷,其中诗八卷,文二卷,前后无序跋。亦无集外诗文。高适之诗平易生动,语言直书胸臆,内容丰富,给人以粗犷酣畅之感。殷璠曰“适诗有气骨”,杜甫称赞其诗“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今亦传世的高集善本,还有明刻本,均为十卷。《四部丛刊》据明活字本影印,共八卷,较十卷本少文二卷。罗振玉与王重民在敦煌遗书中辑高适诗不传世版本共八十七首。高适集的今注本,有刘开扬的《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和孙钦善的《高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