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

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古为桃林塞地。东汉建安中设潼关,故址在今潼关县东北港口镇东南四里杨家庄附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六年 (211),关中诸将马超、韩遂等 “屯潼关”。即此。《水经·河水注》: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隋南移至今杨家庄南一里城北村。唐天授二年 (691) 北移至今潼关县东北港口镇 (即老潼关)。


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渭河入黄河处南岸。《水经注·河水》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素有“鸡鸣闻三省”之说。东汉设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周长约5千米。北、西与东北为版筑土墙,外包青砖,高16米,宽8米;南与东南,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30米。周有六门,南北有二水门。今残垣尚存。


【检索潼关】 古籍全文检索:潼关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