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桥

①亦名笃泉桥。战国秦建于检江上,即今四川成都市南跨南河之南门大桥。《元和志》卷31成都县:“万里桥架大江水,在县南八里。蜀使费祎聘吴,诸葛亮祖之,祎叹曰:万里之路,始于此桥。因以为名”;刘光祖《万里桥记》:“今罗城南门外……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此水下扬州万里,后因以为名。”唐著名诗人岑参《万里桥》诗云:“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 东看尽垂泪。”今桥为清康熙五年(1666)重建。《清一统志·成都府二》 石桥“高三丈,宽半之,长十余丈”。

②唐建,在今广西兴安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7桂林府兴安县“唐家铺”条下:“白云驿在县东北漓江上,驿南有万里桥,漓江所经也。”《清一统志·桂林府二》:万里桥“在兴安县东北一里漓江上。唐李渤建。明洪武时修”。


(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灵渠上。据《广西通志》载,为唐李渤任桂管观察使时所建。历代屡有修葺,建国后进行了重修。桥为虹式单拱,长 14.55 米,宽6.05米,拱高4.55米,有条石桥栏,宽0.4米,高0.35米,栏有题刻。桥头南端有踏跺10级,北端12级。1985年修复八柱四坡琉璃瓦顶桥亭。古为往来南北必经之地,由此到西安,路程有万里,称万里桥,是广西最古的一座石桥。 (2)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锦江上。是古时乘舟东航起程处。三国时蜀费祎使吴,诸葛亮饯行于此。祎叹曰:“万里之行,始于此桥。”桥由是得名。《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六年(920年),“蜀主作高祖原庙于万里桥”,即此。杜甫《狂夫》诗有“万里桥西一草堂”。唐张籍《成都曲》有对当年附近市容的描绘:“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汉、唐旧桥已不复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葺,为七孔石砌拱桥。现已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系市区南行主道。桥东之锦江北岸,近年又辟滨江公园,花木葱郁,景色宜人。


【检索万里桥】 古籍全文检索:万里桥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