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道

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隋开皇五年(585),率益、汉二州兵所开,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以石门山为名。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经高县、筠连、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南抵曲靖。由此而西达今昆明、大理。唐与南诏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新唐书·韦皋传》:“由石门趋云南,而南诏复通。石门者, 隋史万岁南征道也。天宝中,鲜于仲通下兵南溪,道遂闭。”即此。在今盐津县豆沙关有唐贞元十年(794)袁滋摩岩石刻。


隋、唐时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间的重要通道。自今四川省宜宾市西南行沿横江入滇境,经云南省盐津县、豆沙关,再经昭通市等地,通往昆明市、大理市。因经石门镇(今豆沙关)得名。其前身为秦五尺道和汉通西南夷道。隋开皇五年(585年)辟,唐贞元十年(794年)西川节度使韦皋遣马益重开。与南诏间交往多取此道。今豆沙关犹存唐遣南诏使者袁滋记韦皋遣使开路置驿经过的摩崖石刻。


【检索石门道】 古籍全文检索:石门道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