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旁多苦李

【典源】《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晋书·王戎传》亦载。

【今译】 晋代王戎七岁时曾与其他孩童一道出外玩耍,看到路边李树上结果很多,树枝折弯,孩童们便争着跑去摘李子,而王戎却不动。有人问他,王戎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这样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摘下一尝,果然如此。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无才而不受重视。

【典形】 道旁多苦李、道旁李、苦李、李苦、幸全缘苦李。

【示例】

〔道旁多苦李〕 宋·黄庭坚《柳闳展如苏子瞻甥》:“浮阳愧嘉鱼,道旁多苦李。”

〔道旁李〕 宋·陆游《杂兴》 之四:“始畏囊中锥,宁取道旁李。”

〔苦李〕 北周·庾信《归田》:“苦李无人摘,秋瓜不直钱。”

〔李苦〕 宋·黄庭坚《送徐景道尉武宁》:“李苦少人摘,酒醇无巷深。”

〔幸全缘苦李〕 清·唐孙华《春日病中杂咏》:“道左幸全缘苦李,厨边供爨已劳薪。”


【检索道旁多苦李】 全文检索:道旁多苦李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