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邑:古代区域单位,九夫为井,四井为邑,邑方二里。 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里面也必定有忠诚信实的人。 表示忠信之士,随处都有。语出《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汉书.武帝纪》:“元朔元年冬十一月诏曰:‘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后汉书.郎𫖮传》:“夫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率土之人,岂无贞贤?”唐.刘知几《史通.人物》:“抑又闻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斗筲之才,何足算也?”明.徐咸《西园杂记》下:“四妇女者,视死如归,凛不可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信夫!”


主谓 形容处处都有贤人忠士。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褒义。多用于称赞人才辈出的时代。→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也作“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词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成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汉语大词典: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检索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全文检索: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