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丧斯文

    文:指周代文化礼乐制度。此典指孔子说:上天并不要毁灭这种周代文化礼乐制度。后以此典感叹文人遭遇困境;或伤感文人之死。孔子要去陈国(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经过卫国匡(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地,由孔子弟子颜刻驾驶大车,颜刻用赶车鞭子指着说:“过去我来这个地方,是从这个缺口进去。”匡人听说,以为是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阳虎(也叫阳货。春秋后期鲁国季氏家臣,挟持季桓子,掌握国政,权势极大)。阳虎曾经残害过匡人,匡人因而围困孔子。孔子形状很像阳虎,因此包围孔子五天。匡人围攻孔子越来越急,弟子们都恐慌起来。孔子说:“周文王已经死去,周代文化礼乐制度就不在这里存在吗?上天要是毁灭这种文化礼乐制度,就不会让我们这些后死的来承担维护这种文化礼乐制度之责任。上天并不要毁灭这种文化礼乐制度,匡人又能对我们怎么样呢?”此典又作“其如予何”、“天岂丧斯文”、“斯文天已丧”、“丧斯文”。

【出典】:

    《史记》卷47《孔子世家》1919页:“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驾车人),以其策(马鞭)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这里,指孔子自己)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例句】: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积毁销金,沉忧作歌,天未丧文,其如予何!” 宋·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之一:“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之九:“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凄怆。” 元·刘秉忠《木兰花慢·混一后赋》:“龙蛇一屈一还伸,未信丧斯文。”


【典源】《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今译】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到陈国去,经过匡城,颜刻为仆人; 用马鞭指着说:“过去我进这城,就是从那个城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见,认为是鲁国的阳虎 (货) 又来了,阳虎曾攻伐掠杀过匡城,匡人于是围困住孔子一行。因为孔子状貌很像阳虎,将他拘禁五天。后匡人囚禁孔子更紧,弟子们害怕。孔子说:“文王已死,文化不在我这里吗? 天如果要消灭这一文化,那后死的我也不会掌握这种文化了。天如果不想消灭这一文化,那匡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释义】 后以此典感叹文人遭受困厄; 或哀伤文人之死。

【典形】其如予何、丧斯文、斯文天已丧、天岂丧斯文、天未丧文。

【示例】

〔其如予何〕 唐·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积毁销金,沉忧作歌,天未丧文,其如予何!”

〔丧斯文〕 元·刘秉忠《木兰花慢·混一后赋》:“龙蛇一屈一还神,未信丧斯文。”

〔斯文天已丧〕 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之九:“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凄怆。”

〔天岂丧斯文〕 宋·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之一:“吾犹识此老,天岂丧斯文。”


【检索天未丧斯文】 全文检索:天未丧斯文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