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张太师彩楼择婿 李建良劝友招婚

话说张居正择定正月十五日午时,命素娟在彩楼抛绣球招婿,此事远近喧传。传到李建良酒店,建良对朱能说道 :“闻 得相府小姐抛球择婿。贤侄尚未结亲,何不去走一遭 。” 朱能道 :“小侄报仇念切,刻不能忘。今日宰相虽有彩楼 招婿之事,但我仇未报,父在监中,固不宜图及婚姻之事。况向富贵中求淑女,犹如从科目中求真才,岂可得么?”又话:
“天下虽大,知心朋友除贵保一人之外,犹难再得一个。同心 之人,谈何容易。只管从叔父之命,往走一遭。亦不过信步观场,稍散郁滞耳 。”出店而去。
建良与贵保说道 :“据朱能所说之论知,他今日去观抛球 容或有之,想招此婚恐未必 。”
正在谈论之间,忽见朱能回到店中。建良、贵保问其许久不回,得毋彩楼招赘不成?朱能见问,遂将彩楼观场之事,从头说出。
原来朱能是日从早出门而去,随着众人直到相府门前。只见人山人海,塞遍通衢,真个连衽成帷,举袂成幕。但见彩楼搭得十分华美,楼下坐了数十个相府家人,个个锦帽皂袍,手执长棍藤鞭,在此弹压。
到了午时,相国小姐簇拥着十数个丫环、仆妇,登上彩楼,摆齐香案,祷告天地、月老。站起身来,旁有丫环捧过绣球。
楼下有个老家人,手执告示牌,高声向众宣道 :“太师有 示,今日小姐抛球择配。你等少年未定亲者,站立楼下,待小姐抛球掷中,招他为婿,不论贫富仕宦。惟有仆隶优卒、道士僧人,及已婚者,俱不许乱进。倘球掷中此人,不许别人恃强争夺。如违,从重究治 。”
众人闻谕,即挤身楼下。惟有朱能从远处站立,看众人待掷球,只见众人个个仰面争看。
小姐将绣球高抛半空中,有值日功曹送一阵轻风,把绣球远远送到朱能头上,落将下来,跌在朱能膊肩。朱能用手一摸,众人正欲争夺,被张府家人喝住,各人纷纷散去。小姐同丫环仆妇下楼去了。
张府家人簇拥朱能入见。早有家人先入报喜。张居正与各官、堵亲友俱在厅前,闻报大喜,请朱能入见。朱能入厅先谒张居正,后与各官见礼。礼毕,站立。张居正赐坐,问及乡贯、姓名、家世、父母。
朱能道 :“晚生系顺天新科经魁朱能,湖广人氏,家父百 容,母杜氏。现寓羊肉街李家酒楼。今闻大师彩楼择婿,晚生偶尔观场,却被彩球误中 。”
张居正道 :“殿元公今日彩球掷中,与小女正是天缘,怎 好说个误字?”
朱能道 :“某初进步书生,怎敢做相门之婿?一则恐辱没 太师;二则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三则某有大事羁身。婚姻之事,禀过父母,然后才定。晚生就此告退 。” 张居正道 :“少年登科,他日前程定然远大,若谓有事羁 身,我想婚姻乃人道之始,事之大者,还更有大得过此么?至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大礼所在,自不待言。一面修书禀请父命,一面差媒备行小礼。今秋闱在即,更望大魁天下,然后荣谐花烛。难道绣球一掷,就草草成亲,与戏场一般么?”
朱能见相爷谈吐镇定从容,不甚逼迫,遂放下心肠,不好当面峻拒。遂讲几句谦词套话,然后起身告别而去。
去到店中,见建良、贵保相问,遂把这段情由说出。又对贵保道 :“愚兄随众观场,不意彩球掷中。贤弟平日精通易理, 烦与愚兄卜一婚姻之卦何如?”贵保排成一卦,说道:“此卦大吉之兆,扳仇尽在此举 。”朱能接了彩球,欲想报仇,不知 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