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吳允誠子克忠 孫瑾 薛斌子綬 弟貴 李賢 吳成滕定 金順 金忠蔣信 李英從子文 毛勝 焦禮 毛忠孫銳 和勇 羅秉忠

  吳允誠,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兒,居甘肅塞外塔溝地,官至平章。永樂三年與其黨倫都兒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馬駝萬六千,因宋晟來歸。帝以蒙古人多同名,當賜姓別之。尚書劉儁請如洪武故事,編為勘合。允誠得賜姓名,授右軍都督僉事。倫都兒灰亦賜姓名柴秉誠,授後軍都督僉事。餘授官賜冠帶,給畜產鈔幣有差,使領所部居涼州耕牧。晟以招徠功,封西寧侯。自是降附者益衆,邊境日安,由允誠始。

  七年往亦集乃覘敵,擒哈剌等二十餘人,進都督同知。明年從出塞,敗本雅失里,進右都督。尋進左都督。與中官王安追闊脫赤,至把力河獲之。封恭順伯,食祿千二百石,予世券。

  允誠三子:答蘭、管者、克勤。允誠與二子從軍,留其妻及管者居涼州。番人虎保等誘脅允誠衆,欲叛去。允誠妻與管者謀,召部將都指揮保住、卜顏不花等擒其黨,誅之。帝喜,降敕獎之,賜縑鈔羊米甚厚,授管者指揮僉事。保住賜姓名楊效誠,授指揮僉事。韃靼可汗鬼力赤遇弒,其下多潰。答蘭與別立哥請出塞自效,有功。別立哥者,秉誠子也。

  帝征瓦剌,允誠父子皆從。師還,命仍居涼州備邊。允誠卒,贈國公,諡忠壯。

  命答蘭更名克忠,襲其爵。再征阿魯台,從行。三征阿魯台,復從。兄弟皆有功。洪熙元年以戚里恩,克忠進侯。時管者已積功至都指揮同知,亦封廣義伯。克忠嘗充副總兵巡邊。正統九年統兵出喜峰口,征兀良哈,有功,加太子太保。

  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矢竭,猶殺數人,與克勤俱歿於陣。贈邠國公,諡忠勇。克勤贈遵化伯,諡僖敏。

  瑾被執,逃歸,嗣侯。英宗嘗欲使瑾守甘肅,辭曰:「臣,外人,若用臣守邊,恐外裔輕中國。」帝善其言,乃止。曹欽反,瑾與從弟琮聞變,椎長安門上告。門閉,欽攻不得入,遂縱火。瑾將五六騎與欽力戰死。贈涼國公,諡忠壯,予世券。

  三傳至曾孫繼爵,嘗守備南京。傳子汝胤孫惟英,與繼爵皆總督京營戎政。崇禎末,都城陷,汝胤弟勳衞汝徵偕妻女投繯死。

  管者卒,子玘嗣。管者妻早奴亦有智略,嘗親入朝獻良馬。朝廷多其忠。玘卒,管者弟克勤子琮嗣,鎮守寧夏。成化四年,滿四反。琮坐激變,且臨陣先退,下獄論死。謫戍邊,爵除。

  薛斌,蒙古人,本名脫歡。父薛台,洪武中歸附,賜姓薛,累官燕山右護衞指揮僉事。斌嗣職,從起兵,累遷都督僉事。從北征有功,進都督同知。永樂十八年封永順伯,祿九百石,世指揮使。

  斌卒,子壽童方五歲,從父貴引見仁宗,立命嗣伯,賜名綬。長,驍勇善戰。正統十四年秋與成國公朱勇等遇敵於鷂兒嶺。軍敗,弦斷矢盡,猶持空弓擊敵。敵怒,支解之。既而知其本蒙古人也,曰:「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相與哭之。諡武毅。子輔,孫勳,並得嗣伯。勳子璽乃嗣指揮使,如券文。

  貴,本名脫火赤,斌之弟。以舍人從燕王起兵,屢脫王於險,積官都指揮使。再從北征,進都督僉事。永樂二十年封安順伯,祿九百石。宣德元年進侯,加祿三百石,予世券。卒,贈濱國公,諡忠勇。無子,從子山嗣為指揮使。天順改元,以復辟恩,命山子忠嗣伯。卒,子瑤嗣。弘治中卒,子昂降襲指揮使。

  李賢,初名丑驢,韃靼人。元工部尚書。洪武二十一年來歸,通譯書。太祖賜姓名,授燕府紀善。侍燕世子最恭謹。「靖難」師起,有勞績,累遷都指揮同知。凡塞外表奏及朝廷所降詔敕,皆命賢譯。賢亦屢陳所見。成祖皆採納之。仁宗即位,念舊勞,進後軍都督僉事,再進右都督,賜賚甚渥。尋召見,憫其病,封忠勤伯。食祿千一百石。尋卒。

  吳成,遼陽人,初名買驢。父通伯,元遼陽行省右丞。太祖時,觀童來降,通伯父子與俱。買驢更今姓名,充總旗,數從大軍出塞。建文元年授永平衞百戶。降燕,從戰皆有功,三遷都指揮僉事,始知名。南軍聞吳買驢名,多於陣上指目之。設伏淝河,進兵小河,合戰齊眉山,攻敗靈璧軍,皆殊死鬬,功多。

  成祖即位,授都指揮使。從征本雅失里。疾戰,本雅失里以七騎遁。從征阿魯台,合朱榮兵為前鋒,追至闊灣海。召還,進都督僉事。又三從出塞。洪熙元年進左都督。從陽武侯薛祿征大松嶺,為前鋒,有功,增祿米。宣宗初,以成嘗宿衞東宮,錄舊勞,封清平伯,祿千一百石,予世券。從征樂安,復與薛祿為前鋒。事定,出守備興和。成好畋獵而不修武備。寇伺其出獵,卒入城,掠其妻孥以去。帝聞之,置不罪。已而阿魯台入貢,還其家口。三年,帝北征,從敗賊於寬河,進侯,祿如故。八年卒。贈渠國公,諡壯勇。

  子忠前死,忠子英嗣伯。卒,子璽嗣。坐貪淫奪爵。久乃復之。卒,無子,從弟琮嗣。四傳至玄孫遵周。崇禎末,京師陷,被殺。

  滕定,父瓚住,元樞密知院。洪武中,來降。授會州衞指揮僉事,賜姓滕。從燕起兵,進燕山右衞指揮使。卒,定嗣官,屢從出塞,有功,進至都督僉事。宣德四年封奉化伯,祿八百石。正統初卒。子福嗣,為指揮使。

  金順,本名阿魯哥失里。永樂中來降,授大寧都指揮僉事。從敗本雅失里,又敗阿魯台,累進都督僉事。宣德三年從巡北邊,有斬捕功。明年封順義伯,祿八百石。卒,子忠嗣,為指揮僉事。

  金忠者,蒙古王子也先土干也。素桀黠,為阿魯台所忌。永樂二十一年,成祖親征漠北,至上莊堡,率妻子部屬來降。時六師深入,寇已遠遁。帝方恥無功,見其來歸,大喜,賜姓名,封忠勇王,賜冠帶織金襲衣,命坐列侯下,輟御前珍羞賜之,復賜金銀寶器。忠大喜過望。班師在道,忠騎從,數問寇中事,眷寵日隆。明年,忠請為前鋒,討阿魯台自效。帝初不許。會大同、開平警報至,諸將請從忠言。帝復出塞,忠與陳懋為前鋒,而阿魯台聞王師復出,倉皇渡答蘭納木兒河遁去。忠、懋至河不見寇,抵白邙山,卒無所遇,乃班師。仁宗嗣位,加太子太保,並支二俸。

  宣德三年親征兀良哈,敗寇於寬河。忠與把台請自效,帝許之。或言不可遣,帝曰:「去留任所欲耳。朕有天下,獨少此二人邪。」二人獲數十人、馬牛數百來獻。帝喜,命中官酌以金卮,遂賜之。明年加太保。六年秋卒。命有司治喪葬。

  把台者,忠之甥,從忠來降,授都督僉事。宣德初,賜姓名蔣信。正統中,封忠勇伯。從駕陷土木,也先使隸賽罕王帳下。信雖居朔漠,志常在中國。每詣上皇所慟哭,擁衞頗至。已,竟從駕還,詔復給其祿。景泰五年卒。贈侯,諡僖順。子也兒索忽襲爵。天順初,更名善。弘治中卒。無子,爵絕。

  李英,西番人。父南哥,洪武中率衆歸附,授西寧州同知,累功進西寧衞指揮僉事。英嗣官。

  永樂十年,番酋老的罕叛。英擊之。討來川,俘斬三百六十人。夜雪,賊遁,追盡獲之,進都指揮僉事。番僧張答里麻者,通譯書。成祖授以左覺義。居西寧,恣甚。以計取西番貢使貲,納逋逃,交通外域,肆惡十餘年。英發其事,磔死,籍其家。西陲快之。

  末年,中官喬來喜、鄧誠等使西域,道安定、曲先,遇賊見殺,掠所齎金幣。仁宗璽書諭赤斤、罕東及安定、曲先,詰賊主名,而敕英與土官指揮康壽等進討。英詗知安定指揮哈三孫散哥、曲先指揮散即思實殺使者,遂率兵西入。賊驚走。追擊,踰崑崙山,深入數百里。至雅令闊,與安定賊遇,大敗之,俘斬千一百餘人,獲馬牛雜畜十四萬。曲先賊聞風遠遁,安定王桑爾加失夾等懼,詣闕謝罪。宣宗嘉英功,遣使褒諭,宴勞之,令馳驛入朝。既至,擢右府左都督,賜賚加等。宣德二年封會寧伯,祿千一百石,幷封南哥如子爵。

  英恃功而驕,所為多不法。寧夏總兵官史昭奏英父子有異志。南哥上章辯。賜敕慰諭之。英家西寧,招逋逃七百餘戶,置莊墾田,豪奪人產,復為兵部及言官所劾。帝宥英,追逃者入官。七年,西寧指揮祁震子成當襲父職。庶兄監藏,英甥也,欲奪之。成從祖太平攜成赴京辯。英遣人篡取太平及其義兒杖之,義兒竟死。言官交劾,幷及前罪,遂下英詔獄,奪爵論死。正統二年始釋。後稍給其祿。尋卒。英宗復辟,官其子昹錦衣指揮同知。尋進都指揮使,用薦擢左軍都督僉事,屢分典營務,以嚴慎稱。

  英從子文,宣德間為陝西行都司都指揮僉事。西番思俄可嘗盜他部善馬,都指揮穆肅求不得。會思俄可以畜產鬻於邊,肅誣以盜,收掠致死,番人惶駭思亂。文劾之,逮肅下吏,西陲以寧。累官都指揮使。

  天順元年冒迎駕功,進都督僉事。未幾,以右都督出鎮大同。寇二千餘騎犯威遠,文率師敗之,封高陽伯。石亨敗,革奪門冒功者官。文自首,帝以守邊不問。

  四年秋,孛來大舉入寇,文按兵不戰,遂入雁門,大掠忻、代諸州,京師震恐。寇退,徵文下詔獄,論斬。帝宥文死,降都督僉事,立功延綏。既而進都督同知。成化中,哈密為土魯番所併,求救於朝。詔文與右通政劉文往甘肅經略之,無功而還。弘治初卒。正德初贈高陽伯。

  毛勝,字用欽,初名福壽,元右丞相伯卜花之孫。伯父那海,洪武中歸附,以「靖難」功至都指揮同知,無子。勝父安太嗣為羽林指揮使,傳子濟,無子,勝嗣。論濟征北功,進都指揮使。嘗逃歸塞外,尋復自還。

  正統七年以征麓川功,擢都督僉事。靖遠伯王驥請選在京番將舍人,捕苗雲南。乃命勝與都督冉保統六百人往。已,再征麓川,即命二人充左右參將。賊平,進都督同知。

  十四年夏,也先謀入寇,勝偕平鄉伯陳懷等率京軍三萬鎮大同。懷遇寇戰歿,勝脫還。以武清伯石亨薦,景帝進勝左都督,督三千營操練。

  貴州苗大擾,詔勝往討。未行,而也先逼京師。勝禦之彰義門北,擊退之。越二日,引兵西直門外,解都督孫鏜圍。明日,都督武興戰歿於彰義門,寇乘勝進。勝與都御史王竑急援之,寇遂引却。勝追襲至紫荊關,頗有斬獲。事定,乃命以左副總兵統河間、東昌降夷赴貴州。賊首韋同烈據香罏山作亂,勝與總兵梁珤、右副總兵方瑛等從總督王來分道夾擊。勝進自重安江,大破之。會師山下,環四面攻之。賊窘,縛同烈降。

  還討湖廣巴馬諸處反賊,克二十餘寨,擒賊首吳奉先等百四十人,斬首千餘級,封南寧伯,予世券。疏請更名,從之。移鎮騰衝。金齒芒市長官刀放革潛結麓川遺孽思卜發為變,勝設策擒之。

  巡按御史牟俸劾其貪暴不法數十事,且言勝本降人,狡猾難制,今又數通外夷,恐貽邊患。詔巡撫覆實,卒置不問。天順二年卒。贈侯,諡莊毅。

  子榮嗣。坐石亨黨,發廣西立功。成化初,鎮貴州,尋移兩廣。卒,子文嗣。弘治初協守南京,傳爵至明亡乃絕。

  焦禮,字尚節,蒙古人。父把思台,洪武中歸附,為通州衞指揮僉事。子勝嗣,傳至義榮,無子,以勝弟謙嗣,累功至都指揮同知。卒,子管失奴幼,謙弟禮借襲其職,備禦遼東。

  宣德初,禮當還職。宣宗念禮守邊勞,命居職如故,別授管失奴指揮使。禮尋以年勞,累進都指揮同知。正統中,積功至右都督。英宗北狩,景帝命充左副總兵,守寧遠。未幾,也先逼京城,詔禮率師入衞。寇退還鎮。景泰四年,賊二千餘騎犯興水堡,禮擊走之。璽書獎勵,進左都督。

  英宗復辟,以禮守邊有功,召入覲,封東寧伯,世襲,賜賚甚厚,遣還鎮。兵部以禮年垂八十,不可獨任,奏遣都指揮鄧鐸協同守備。居無何,禮奏鐸欺侮,請更調。命都指揮張俊代鐸。天順七年卒於鎮。贈侯,諡襄毅。

  禮有膽略,精騎射,善以少擊衆。守寧遠三十餘年,士卒樂為用,邊陲寧謐。

  孫壽嗣爵。卒,無子,弟俊嗣。成化末,歷鎮甘肅、寧夏。弘治中,掌南京前府,兼督操江,出鎮貴州、湖廣。俊少事商販,既貴,能下士,而折衝非所長。卒,子淇嗣。嘗分典京營。正德中,賄劉瑾,出鎮兩廣。踰年卒,弟洵嗣。洵雖嗣爵,先業盡為淇妻所有。生母卒,無以葬,哀憤得疾卒。無子,以再從子棟嗣。嘉靖中,提督五軍營,兼掌中府。踰十年,改總兵湖廣。卒,贈太子太保,諡莊僖。傳爵至明亡乃絕。

  毛忠,字允誠,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哈喇歹,洪武初歸附,起行伍為千戶,戰歿。祖拜都從征哈密,亦戰歿。父寶以驍勇充總旗,至永昌百戶。

  忠襲職時,年二十,膂力絕人,善騎射。常從太宗北征。宣德五年征曲先叛寇,有功。八年征亦不剌山,擒偽少師知院。九年出脫歡山,十年征黑山寇,皆擒其酋。各進一官,歷指揮同知。

  正統三年從都督蔣貴征朶兒只伯,先登陷陣,大獲,擢都指揮僉事。十年以守邊勞,進同知,始賜姓。明年從總兵官任禮收捕沙洲衞都督喃歌部落,徙之塞內,進都指揮使。十三年率師至罕東,生縶喃歌弟偽祁王鎖南奔幷其部衆,擢都督僉事,始賜名忠。尋充右參將,協守甘肅。

  景泰初,侍郎李實使漠北,還言忠數遣使通瓦剌。詔執赴京。既至,兵部論其罪,請置大辟。景帝不許。請貶官,發福建立功。乃遣之福建,而官秩如故,令甘肅守臣徙其家屬京師。初忠之征沙漠也,獲番僧加失領真以獻。英宗赦不誅。後逃之瓦剌,為也先用,憾忠,欲陷之,遂宣言忠與也先交通,而朝廷不察也。英宗在塞外獨知之,比復辟,即召還。而忠在福建亦屢有斬馘功,乃擢都督同知,充左副總兵,鎮守甘肅。陛見,慰諭甚至,賜玉帶、織金蟒衣。

  天順二年,寇大入甘肅,巡撫芮釗劾奏諸將失事罪。部議忠功足贖罪,置不問。三年以鎮番破賊功,進左都督。五年,孛來以數萬騎分掠西寧、莊浪、甘肅諸道,入涼州。忠鏖戰一日夜,矢盡力疲。賊來益衆,軍中皆失色。忠意氣彌厲,拊循將士,復殊死鬬。賊見終不可勝,而援軍亦至,遂解去,忠竟全師還。七年,永昌、涼州、莊浪塞外諸番屢為邊患。忠與總兵官衞穎分討之。忠先破巴哇諸大族。其昝咂、馬吉思諸族,他將不能下者,忠復擊破之。論功,忠止增祿百石,而穎乃得世券,忠以為言,遂封伏羌伯。

  成化四年,固原賊滿四據石城反。詔忠移師討之,與總督項忠等夾攻賊巢。忠由木頭溝直抵礮架山下,多所斬獲。賊稍却,冒矢石連奪山北、山西兩峰。而項忠等軍亦克山之東峰,及石城東、西二門。賊大窘,相對哭。忽昏霧起,他哨舉烟掣軍,賊遂併力攻忠。忠力戰不已,為流矢所中,卒,年七十五。從子海、孫鎧前救忠,亦死。

  忠為將嚴紀律,善撫士。其卒也,西陲人弔哭者相望於道。事聞,贈侯,諡武勇,予世券。弘治中,從有司言,建忠義坊於蘭州,以表其里。又從巡撫許進言,建武勇祠於甘州城東,春秋致祭。

  孫銳,襲伯爵。成化中,協守南京。弘治初,出鎮湖廣,改兩廣。平蠻賊,累有功,咸璽書獎勵。九年以廣西破賊,增歲祿二百石。言官劾銳廣置邸舍,私造大舶以通番商。置不問。思恩土官岑濬反,與總督潘蕃討平之。既又討平賀縣僮賊。加官至太子太傅。正德三年,劉瑾欲殺尚書劉大夏,坐以處置田州事失宜,并逮銳下詔獄。獄具,革其加官并歲祿五百石。已而賄瑾,起督漕運。踰年,瑾誅,被劾罷。六年,盜劉宸等擾畿甸,命銳與中官谷大用討之。所統京軍皆驕惰不習戰。明年正月遇賊於長垣,與戰大敗,身被傷,亡將印。會許泰援軍至,僅免。言官交劾,乃召還。以與大用同事,竟不罪。世宗即位,復起鎮湖廣。居三年卒。贈太傅,諡威襄。

  傳子江及漢。漢,嘉靖中掌南京左府,提督操江,改總督漕運。未上,給事中楊上林劾其所至貪墨,詔褫職逮問。卒,無子,從子桓嗣。卒,子登嗣,萬曆中,掌中軍府事垂二十年。又再傳而明亡。

  和勇,初名脫脫孛羅,和寧王阿魯台孫也。阿魯台既為瓦剌脫歡所殺,子阿卜只俺窮蹙,款塞來歸。宣宗授以左都督,賜第京師。卒,勇襲指揮使,帶俸錦衣衞,積功至都督僉事。天順元年詔加同知,賜姓名。久之以兩廣多寇,命充遊擊將軍,統降夷千人往討。時總兵顏彪無將略,賊勢愈熾。廣西巡撫吳禎殺降冒功,得優賞。彪效之,亦殺平民報捷。朝廷進彪官,勇亦進右都督。既而師久無功,言官劾文武將吏之失事者。詔停勇俸,充為事官。

  成化初,趙輔、韓雍征大藤峽賊,詔勇以所部從征。其冬,賊大破,進左都督,增祿百石。三年召督効勇營訓練。尋上言:「大藤峽之役,臣與趙輔同功。輔還京,餘賊復叛。臣親搗賊巢,縶其魁,誅其黨,還被掠男女四千人。今輔已封伯,而臣止進秩,惟陛下憐察。」憲宗以勇再著戰功,特封靖安伯。十年卒。諡武敏,世襲指揮使。

  勇性廉謹。在兩廣時,諸將多營私漁利,勇獨無所取。時論稱之。

  羅秉忠,初名克羅俄領占,沙州衞都督僉事困即來子也。兄喃哥既襲父職,英宗復命秉忠為指揮使,協理衞事。既而喃哥率千二百人內徙,詔居之東昌、平山二衞,給田廬什器,所以撫恤甚厚。喃哥卒,秉忠為都指揮使,代領其衆。

  英宗北狩,塞上多警。朝議恐降人乘機為變,欲徙之南方。會貴州苗亂,都督毛福壽南征,即擢秉忠都督僉事,率所部援剿。積戰功至左都督。天順初,始賜姓名。曹欽之反,番官多從之者。秉忠亦坐下獄,籍其家。久之,上章自辯,乃得釋。成化初,尚書程信討山都掌蠻,秉忠以遊擊將軍從。既抵永寧,分兵六道。秉忠由金鵝江進,大破之。論功,封順義伯。十六年卒。諡榮壯,子孫世指揮使。

  贊曰:明興,諸番部懷太祖功德,多樂內附,賜姓名授官職者不可勝紀。繼以成祖銳意遠圖,震耀威武,於是吳允誠、金忠之徒,率衆來屬,遂得列爵授任,比肩勳舊。或以戰功自奮,錫券受封,傳世不絕。視夫陸梁倔強者,順逆殊異,不其昭歟!土木以還,勢以不競,邊政日弛,火篩、俺答諸部騷動無寧歲。盛衰之故概可考焉。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