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八

  諸王五  

  世宗諸子

  哀冲太子載基 莊敬太子載{叡土} 景王載圳 潁王載{鹵土} 戚王載{〈戞斗〉土} 薊王載〈土匱〉 均王載〈土夙〉

  穆宗諸子

  憲懷太子翊釴 靖王翊鈴 潞王翊鏐

  神宗諸子

  邠王常溆 福王常洵 沅王常治 瑞王常浩 惠王常潤 桂王常瀛

  光宗諸子

  簡王由〈木學〉 齊王由楫 懷王由模 湘王由栩 惠王由橏

  熹宗諸子

  懷冲太子慈然 悼懷太子慈焴 獻懷太子慈炅

  莊烈帝諸子

  太子慈烺 懷王慈烜 定王慈炯 永王慈炤 悼靈王慈煥 悼懷王

  世宗八子。閻貴妃生哀冲太子載基。王貴妃生莊敬太子載{叡土}。杜太后生穆宗。盧靖妃生景王載圳。江肅妃生潁王載{鹵土}。趙懿妃生戚王載{〈戞斗〉土}。陳雍妃生薊王載〈土匱〉。趙榮妃生均王載〈土夙〉。

  哀冲太子載基,世宗第一子。生二月而殤。

  莊敬太子載{叡土},世宗第二子。嘉靖十八年,世宗將南巡,立為皇太子,甫四歲,命監國,以大學士夏言為傅。尚書霍韜、郎中鄒守益獻東宮聖學圖冊,疑為謗訕,幾獲罪。帝既得方士段朝用,思習修攝術,諭禮部,具皇太子監國儀。太僕卿楊最諫,杖死,監國之議亦罷。贊善羅洪先、趙時春、唐順之請太子出閤,講學文華殿,皆削籍。太廟成,命太子攝祀。二十八年三月行冠禮,越二日薨。帝命與哀冲太子並建寢園,歲時祭祀,從諸陵後。

  景恭王載圳,世宗第四子。嘉靖十八年冊立太子,同日封穆宗裕王、載圳景王。其後太子薨,廷臣言裕王次當立。帝以前太子不永,遲之。晚信方士語,二王皆不得見。載圳既與裕王並出邸,居處衣服無別。載圳年少,左右懷窺覬,語漸聞,中外頗有異論。四十年之國德安。居四年薨。帝謂大學士徐階曰:「此子素謀奪嫡,今死矣。」初,載圳之藩,多請莊田。部議給之。荊州沙市不在請中。中使責市租,知府徐學謨執不與,又取薪稅於漢陽之劉家塥,推官吳宗周持之,皆獲譴。其他土田湖陂侵入者數萬頃。王無子,歸葬西山,妃妾皆還居京邸,封除。

  潁殤王載{鹵土},世宗第五子。生未踰月殤。

  戚懷王載{〈戞斗〉土},世宗第六子。

  薊哀王載〈土匱〉,世宗第七子。

  均思王載〈土夙〉,世宗第八子。三王俱未踰歲殤,追加封諡。

  穆宗四子。李皇后生憲懷太子翊釴。孝定太后生神宗、潞王翊鏐。其靖王翊鈴,母氏無考。

  憲懷太子翊釴,穆宗長子。生五歲殤,贈裕世子。隆慶元年追諡。

  靖悼王翊鈴,穆宗第二子。生未踰年殤,贈藍田王。隆慶元年追加封諡。

  潞簡王翊鏐,穆宗第四子。隆慶二年生,生四歲而封。萬曆十七年之藩衞輝。初,翊鏐以帝母弟居京邸,王店、王莊徧畿內。比之藩,悉以還官,遂以內臣司之。皇店、皇莊自此益侈。翊鏐居藩,多請贍田、食鹽,無不應者。其後福藩遂緣為故事。明初,親王歲祿外,量給草場牧地,間有以廢壤河灘請者,多不及千頃。部臣得執奏,不盡從也。景王就藩時,賜予概裁省。楚地曠,多閒田,詔悉予之。景藩除,潞得景故籍田,多至四萬頃,部臣無以難。至福王常洵之國,版籍更定,民力益絀,尺寸皆奪之民間,海內騷然。論者推原事始,頗以翊鏐為口實云。翊鏐好文,性勤飭,恒以歲入輸之朝,助工助邊無所惜,帝益善之。四十二年,皇太后哀問至,翊鏐悲慟廢寢食,未幾薨。

  世子常淓幼,母妃李氏理藩事。時福王奏請。輒取中旨,帝於王妃奏,亦從中下,示無異同。部臣言:「王妃奏陳四事,如軍校月糧之當給發,義和店之預防侵奪,義所當許;至歲祿之欲先給,王莊之欲更設,則不當許。且於王無絲豪益,徒令邸中人日魚肉小民,飽私囊。將來本支千億,請索日頻,盡天府之版章,給王邸而不足也。」不報。四十六年,常淓嗣。崇禎中,流賊擾秦、晉、河北。常淓疏告急,言:「衞輝城卑土惡,請選護衞三千人助守,捐歲入萬金資餉,不煩司農。」朝廷嘉之。盜發王妃塚,常淓上言:「賊延蔓漸及江北,鳳、泗陵寢可虞,宜早行剿滅。」時諸藩中能急國難者,惟周、潞二王云。後賊躙中州,常淓流寓於杭。順治二年六月降於我大清。

  神宗八子。王太后生光宗。鄭貴妃生福王常洵、沅王常治。周端妃生瑞王常浩。李貴妃生惠王常潤、桂王常瀛。其邠王常溆、永思王常溥,母氏無考。

  邠哀王常溆,神宗第二子。生一歲殤。

  福恭王常洵,神宗第三子。初,王皇后無子,王妃生長子,是為光宗。常洵次之,母鄭貴妃最幸。帝久不立太子,中外疑貴妃謀立己子,交章言其事,竄謫相踵,而言者不止。帝深厭苦之。二十九年始立光宗為太子,而封常洵福王,婚費至三十萬,營洛陽邸第至二十八萬,十倍常制。廷臣請王之藩者數十百奏。不報。至四十二年,始令就藩。

  先是,海內全盛,帝所遣稅使、礦使遍天下,月有進奉,明珠異寶文毳錦綺山積,他搜括贏羨億萬計。至是多以資常洵。臨行出宮門,召還數四,期以三歲一入朝。下詔賜莊田四萬頃。所司力爭,常洵亦奏辭,得減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東、湖廣田益之。又奏乞故大學士張居正所沒產,及江都至太平沿江荻洲雜稅,並四川鹽井榷茶銀以自益。伴讀、承奉諸官,假履畝為名,乘傳出入河南北、齊、楚間,所至騷動。又請淮鹽千三百引,設店洛陽與民市。中使至淮、揚支鹽,乾沒要求輙數倍。而中州舊食河東鹽,以改食淮鹽故,禁非王肆所出不得鬻,河東引遏不行,邊餉由此絀。廷臣請改給王鹽於河東,且無與民市。弗聽。帝深居久,羣臣章奏率不省。獨福藩使通籍中左門,一日數請,朝上夕報可。四方姦人亡命,探風旨,走利如騖。如是者終萬曆之世。

  及崇禎時,常洵地近屬尊,朝廷尊禮之。常洵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秦中流賊起,河南大旱蝗,人相食,民間藉藉,謂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陽富於大內。援兵過洛者,喧言:「王府金錢百萬,而令吾輩枵腹死賊手。」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方家居,聞之懼,以利害告常洵,不為意。十三年冬,李自成連陷永寧、宜陽。明年正月,參政王胤昌帥衆警備,總兵官王紹禹,副將劉見義、羅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將入,賜宴加禮。越數日,賊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縋而出,用矛入賊營,賊稍却。夜半,紹禹親軍從城上呼賊相笑語,揮刀殺守堞者,燒城樓,開北門納賊。常洵縋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賊跡而執之,遂遇害。兩承奉伏尸哭,賊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願生,乞一棺收王骨,虀粉無所恨。」賊義而許之。桐棺一寸,載以斷車,兩人即其旁自縊死。王妃鄒氏及世子由崧走懷慶。賊火王宮,三日不絕。事聞,帝震悼,輟朝三日,令河南有司改殯。

  十六年秋七月,由崧襲封,帝親擇宮中寶玉帶賜之。明年三月,京師失守,由崧與潞王常淓俱避賊至淮安。四月,鳳陽總督馬士英等迎由崧入南京。庚寅,稱監國。以兵部尚書史可法、戶部尚書高弘圖及士英俱為大學士,士英仍督鳳陽軍務。壬寅自立於南京,偽號弘光。史可法督師江北。召士英入,分淮、揚、鳳、廬為四鎮,以總兵官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高傑領之。

  由崧性闇弱,湛於酒色聲伎,委任士英及士英黨阮大鋮,擢至兵部尚書,巡閱江防。二人日以鬻官爵、報私憾為事。事詳諸臣傳中。未幾,有王之明者,詐稱莊烈帝太子,下之獄。又有婦童氏,自稱由崧妃,亦下獄。於是中外譁然。明年三月,寧南侯左良玉舉兵武昌,以救太子誅士英為名,順流東下。阮大鋮、黃得功等帥師禦之。而我大清兵以是年五月己丑渡江。辛卯夜,由崧走太平,蓋趨得功軍也。壬辰,士英挾由崧母妃奔杭州。癸巳,由崧至蕪湖。丙申,大兵至南京城北,文武官出降。丙午,執由崧至南京。九月甲寅,以歸京師。

  沅懷王常治,神宗第四子。生一歲殤。

  瑞王常浩,神宗第五子。初,太子未立,有三王並封之旨,蓋謂光宗、福王及常浩也。尋以羣臣爭,遂寢。二十九年,東宮立,與福、惠、桂三王同日封。常洵以長,先之藩。常浩年已二十有五,尚未選婚。羣臣交章言,率不報,而日索部帑為婚費,贏十八萬,藏宮中,且言冠服不能備。天啟七年之藩漢中。崇禎時,流寇劇,封地當賊衝。七年上書言:「臣託先帝骨肉,獲奉西藩,未期年而寇至。比西賊再渡河,闌入漢興,破洵陽,逼興安,紫陽、平利、白河相繼陷沒。督臣洪承疇單騎裹甲出入萬山,賊始敗遁。臣捐犒軍振飢銀七千餘兩。此時撫臣練國事移兵商、洛,按臣范復粹馳赴漢中,近境稍寧。既而鳳縣再陷,蜀賊入秦州,楚賊上興安。六月遂犯郡界,幸諸將憑江力拒,賊力稍退。臣在萬山絕谷中,賊四面至,覆亡無日。臣肺腑至親,藩封最僻,而於寇盜至迫,惟陛下哀憐。」常浩在宮中,衣服禮秩降等,好佛不近女色。及寇逼秦中,將吏不能救,乞師於蜀。總兵官侯良柱援之,遂奔重慶。隴西士大夫多挈家以從。十七年,張獻忠陷重慶,被執,遇害。時天無雲而雷者三,從死者甚衆。

  惠王常潤,神宗第六子。福王之藩,內廷蓄積為空。中官藉諸王冠婚,索部帑以實宮中,所需輒數十萬,珠寶稱是。戶部不能給。常潤與弟常瀛年二十,皆未選婚。其後兵事亟,始減殺成禮。天啟七年之藩荊州。崇禎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再破彝陵、荊門,常潤走湘潭,自成入荊州據之。常潤之渡湘也,遇風於陵陽磯,宮人多漂沒,身僅以免,就吉王於長沙。十六年八月,張獻忠陷長沙,常潤走衡州,就桂王。衡州繼陷,與吉王、桂王走永州。巡按御史劉熙祚遣人護三王入廣西,以身當賊。永州陷,熙祚死之。

  桂端王常瀛,神宗第七子。天啟七年之藩衡州。崇禎十六年,衡州陷,與吉、惠二王同走廣西,居梧州。

  大清順治二年,大兵平江南,福王就擒。在籍尚書陳子壯等將奉常瀛監國,會唐王自立於福建,遂寢。是年,薨於蒼梧。

  世子已先卒,次子安仁王由〈木愛〉亦未幾卒。次由榔,崇禎時,封永明王。

  三年八月,大兵取汀州,執唐王聿鍵。於是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巡按王化澄與舊臣呂大器等共推由榔監國。母妃王氏曰:「吾兒不勝此,願更擇可者。」魁楚等意益堅,合謀迎於梧。十月十四日監國肇慶,以魁楚、大器、式耜為大學士,餘授官有差。是月大兵取贛州,內侍王坤倉卒奉由榔仍走梧州,式耜等力爭,乃回肇慶。十一月,唐王弟聿〈金粤〉自閩浮海至粵。時閩舊臣蘇觀生撤兵奔廣州,與布政使顧元鏡、總兵官林察等謀立聿〈金粤〉,偽號紹武,與由榔相拒。是月由榔亦自立於肇慶,偽號永曆,遣兵部侍郎林佳鼎討聿〈金粤〉。會大兵由福建取廣州,執聿〈金粤〉,觀生自縊,祭酒梁朝鍾、太僕卿霍子衡等俱死。肇慶大震,王坤復奉由榔走梧州。

  明年二月,由平樂、潯州走桂林。魁楚棄由榔,走岑溪,降於大軍。既而平樂不守,由榔大恐。會武岡總兵官劉承胤以兵至全州,王坤請赴之。式耜力諫。不聽。乃以式耜及總兵官焦璉留守桂林,封陳邦傳為思恩侯,守昭平,遂趨承胤軍中。三月封承胤安國公,錦衣指揮馬吉翔等為伯。承胤挾由榔歸武岡,改曰奉天府,政事皆決焉。

  是時,長沙、衡、永皆不守,湖廣總督何騰蛟與侍郎嚴起恒走白牙市。六月,由榔遣官召騰蛟至,密使除承胤,顧承胤勢盛,騰蛟復還白牙。大兵由寶慶趨武岡,馬吉翔等挾由榔走靖州,承胤舉城降。由榔又奔柳州。道出古泥,總兵官侯性、太監龐天壽帥舟師來迎。會天雨飢餓,性供帳甚備。九月,土舍覃鳴珂作亂,大掠城中,矢及由榔舟。先是,大兵趨桂林,焦璉拒守甚力,又廣州有警,大兵東向,桂林稍安。既而湖南十三鎮將郝永忠、盧鼎等俱奔赴桂林,騰蛟亦至,與式耜議分地給諸將,使各自為守。璉已先復陽朔、平樂,陳邦傳復潯州,合兵復梧州,廣西全省略定。十二月,由榔返桂林。

  五年二月,大兵至靈川,郝永忠潰於興安,奔還,挾由榔走柳州。大兵攻桂林,式耜、騰蛟拒戰。時南昌金聲桓等叛,降於由榔。八月,由榔至肇慶。六年春,大兵下湘潭,何騰蛟死。明年,由榔走梧州。是年十二月,大兵入桂林,瞿式耜及總督張同敞死焉。由榔聞報大懼,自梧州奔南寧。時孫可望已據滇、黔,受封為秦王。八年三月,遣兵來衞,殺嚴起恒等。

  九年二月,可望迎由榔入安隆所,改曰安龍府。久之,日益窮促,聞李定國與可望有隙,遣使密召定國,以兵來迎。馬吉翔黨於可望,偵知之,大學士吳貞毓以下十餘人皆被殺。事詳貞毓傳。後二年,李定國敗於新會,將由安隆入滇。可望患之,促由榔移貴陽就己。由榔故遲行。定國至,遂奉由榔由安南衞走雲南,居可望署中,封定國晉王。可望以妻子在滇,未敢動。明年,由榔送其妻子還黔,遂舉兵與定國戰於三岔。可望將白文選單騎奔定國軍。可望敗,挈妻子赴長沙大軍前降。

  十五年三月,大兵三路入雲南。定國阨雞公背,斷貴州道,別將守七星關,抵生界立營,以牽蜀師。大兵出遵義,由水西取烏撒,守將棄關走,李定國連敗於安隆,由榔走永昌。明年正月三日,大兵入雲南,由榔走騰越。定國敗於潞江,又走南甸。二十六日,抵囊木河,是為緬境。緬勒從官盡棄兵仗,始啟關,至蠻莫。二月,緬以四舟來迎,從官自覓舟,隨行者六百四十餘人,陸行者自故岷王子而下九百餘人,期會於緬甸。十八日至井亘。黔國公沐天波等謀奉由榔走戶、獵二河,不果。五月四日,緬復以舟來迎。明日,發井亘,行三日,至阿瓦。阿瓦者,緬酋所居城也。又五日至赭硜。陸行者,緬人悉掠為奴,多自殺。惟岷王子八十餘人流入暹羅。緬人於赭硜置草屋居由榔,遣兵防之。

  十七年,定國、文選與緬戰,索其主,連敗緬兵,緬終不肯出由榔。十八年五月,緬酋弟莽猛白代立,紿從官渡河盟。既至,以兵圍之,殺沐天波、馬吉翔、王維恭、魏豹等四十有二人,詳任國璽傳。存者由榔與其屬二十五人。十二月,大兵臨緬,白文選自木邦降,定國走景線,緬人以由榔父子送軍前。明年四月,死於雲南。六月,李定國卒,其子嗣興等降。

  永思王常溥,神宗第八子。生二歲殤。

  光宗七子。王太后生熹宗、簡王由〈木學〉。王選侍生齊王由楫。李選侍生懷王由模。劉太后生莊烈皇帝。定懿妃生湘王由栩。敬妃生惠王由橏。

  簡懷王由〈木學〉,光宗第二子。生四歲殤。

  齊思王由楫,光宗第三子。生八歲殤。

  懷惠王由模,光宗第四子。生五歲殤。

  湘懷王由栩,光宗第六子。

  惠昭王由橏,光宗第七子。俱早殤。五王皆追加封諡。

  熹宗三子。懷冲太子慈然,不詳其所生母。皇貴妃范氏生悼懷太子慈焴。容妃任氏生獻懷太子慈炅。

  懷冲太子慈然,熹宗第一子。

  悼懷太子慈焴,熹宗第二子。

  獻懷太子慈炅,熹宗第三子。與懷冲、悼懷皆殤。

  莊烈帝七子。周皇后生太子慈烺、懷隱王慈烜、定王慈炯。田貴妃生永王慈炤、悼靈王慈煥、悼懷王及皇七子。

  太子慈烺,莊烈帝第一子。崇禎二年二月生,九月立為皇太子。十年預擇東宮侍班講讀官,命禮部尚書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王鐸、屈可伸侍班;禮部侍郎方逢年,諭德項煜,修撰劉理順,編修吳偉業、楊廷麟、林曾志講讀;編修胡守恒、楊士聰校書。十一年二月,太子出閤。十五年正月開講,閣臣條上講儀。七月改慈慶宮為端本宮。慈慶,懿安皇后所居也。時太子年十四,議明歲選婚,故先為置宮,而移懿安后於仁壽殿。既而以寇警暫停。京師陷,賊獲太子,偽封宋王。及賊敗西走,太子不知所終。由崧時,有自北來稱太子者,驗之,以為駙馬都尉王昺孫王之明者偽為之,繫獄中,南京士民譁然不平。袁繼咸及劉良佐、黃得功輩皆上疏爭。左良玉起兵亦以救太子為名。一時真偽莫能知也。由崧既奔太平,南京亂兵擁王之明立之。越五日,降於我大清。

  懷隱王慈烜,莊烈帝第二子。殤。

  定王慈炯,莊烈帝第三子。崇禎十四年六月諭禮臣:「朕第三子,年已十齡,敬遵祖制,宜加王號。但既受冊封,必具冕服,而會典開載,年十二或十五始行冠禮。十齡受封加冠,二禮可並行乎?」於是禮臣歷考經傳及本朝典故以奏。定於是歲冊封,越二年行冠禮。九月封為定王。十一月選新進士為檢討,國子助教等官為待詔,充王講讀官,以兩殿中書充侍書。十七年,京師陷,不知所終。

  永王慈炤,莊烈帝第四子。崇禎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賊陷京師,不知所終。

  悼靈王慈煥,莊烈帝第五子。生五歲而病,帝視之,忽云:「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遂薨。九蓮菩薩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太后好佛,宮中像作九蓮座,故云。帝念王靈異,封為孺孝悼靈王玄機慈應真君,命禮臣議孝和皇太后、莊妃、懿妃道號。禮科給事中李焻言:「諸后妃祀奉先殿,不可崇邪教以亂徽稱。」不聽。十六年十二月,改封宣顯慈應悼靈王,去「真君」號。

  悼懷王,莊烈帝第六子,生二歲殤。第七子,生三歲殤。名俱無考。

  贊曰:有明諸藩,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蓋矯枉鑒覆,所以杜漢、晉末大之禍,意固善矣。然徒擁虛名,坐縻厚祿,賢才不克自見,知勇無所設施。防閑過峻,法制日增。出城省墓,請而後許,二王不得相見。藩禁嚴密,一至於此。當太祖時,宗藩備邊,軍戎受制,贊儀疎屬,且令遍歷各國,使通親親。然則法網之繁,起自中葉,豈太祖衆建屏藩初計哉!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