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河南四

◇怀庆府东至卫辉府二百七十里,东南至开封府郑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河南府百四十里,西至山西绛州五百二十里,西北至山西平阳府六百五十里,北至山西泽州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亦一千八百里,至南京一千八百里,至布政司三百里。

《禹贡》冀州覃怀之地。商属畿内。周亦为王畿及卫、雍、邘诸国地。春秋时,属晋,谓之南阳晋人自山以东谓之东阳,自山以南谓之南阳。应劭曰:河内殷国也,周曰南阳。后又为魏、郑、卫三国地秦始皇灭卫,徙其君角居野王,阻山自保。胡亥时,复废角为庶人。秦属三川郡。汉初为殷国项羽立司马?为殷王,王河内,寻为河内郡。晋为河内、汲二郡地石赵改河内曰野王郡。后魏置怀州魏收《志》:天安二年置,太和八年罢,天平初复置,兼置河内郡。隋初,罢郡存州。大业初,州废,复置河内郡。唐初,亦置怀州。天宝初,曰河内郡。乾元初,复故。宋仍为怀州亦曰河内郡。金改为南怀州,又置沁南军,寻复曰怀州。元因之,寻改曰怀孟路。延?中,又改怀庆路。前朝为怀庆府,领县六。今仍旧。

府南控虎牢之险,北倚太行之固,沁河东流,沇水西带,表里山河,雄跨晋、卫,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周之衰也,晋得南阳而霸业以成襄王十七年,与晋阳樊、温、原、?赞、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战国时,秦人与三晋争,多在南阳。綦毋恢见魏王曰:秦悉塞外之兵与周之众以临南阳,而两上党绝上党,跨韩、魏两境,故曰两上党。南阳,其南出之冲也。又张仪曰:魏绝南阳。《史记》:魏安?王四年,魏段干子请割南阳予秦以和。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四十五年,白起趋韩野王,上党路绝。皆郡境也。汉争中原,先定河内。东汉初,方经营河北,以河内带河为固,北通上党,南迫洛阳,险要富实,命寇恂守之,谓曰:昔高祖留萧何守关中,我今委公以河内。会更始将朱鲔遣兵自洛阳攻温,恂曰:温,郡之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即勒军驰救,击却之,进规洛阳,王业始定。晋泰始中,杜预建河桥于富平津,尝为天下之津要详见重险河阳三城。唐武德初,李密败于邙山,自虎牢走河阳,议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时黎阳属于密,以图进取。诸将不从而止。乾元二年,李光弼以史思明犯洛,移军河阳,北连泽、潞,以阻思明西入之谋。贞元以后,置河阳三城节度,为都城之巨防。会昌三年,讨刘稹于泽、潞。李德裕曰:河阳捍蔽东都,临制魏博。是也。五代梁开平四年,李茂贞合?、泾两镇兵攻夏州,复请兵于晋。朱全忠欲西援夏州时夏州帅李仁福附全忠,恐晋兵袭西京梁以洛阳为西京,乃遣将屯河阳晋兵若出泽州逼怀州,则西京震动,继而闻其在绥银碛中,喜曰:无足虑也。汉末,郭威自邺入洛,李骧说刘崇:亟逾太行,据孟津。宋初,太祖闻李筠自昭义举兵南向,遣石守信等击之,敕曰:勿使筠下太行,急引兵扼其隘,破之必矣。明初略定山西,亦自怀、孟逾太行而北,岂非控扼之要地欤?

河内县附郭。春秋时野王邑。汉为野王县,属河内郡。晋河内郡治此。石赵尝置野王郡,寻废,复为河内郡治。后魏因之。隋改县为河内。唐亦为怀州治。旧编户百十六里,今止六十三里。○野王城今县治。《春秋》宣十七年,晋人执晏弱于野王。《大事记》: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拔韩野王,绝上党道。秦始皇六年,拔魏东地置东郡。卫元君角自濮阳徙居野王,以保魏之河内。汉因置野王县。光武初,分遣邓禹入关亲送至野王,是也。初平中,董卓以张扬为河内太守,屯野王。曹魏末,以太原王辅为野王太守,寻罢。后魏为怀州治。宇文周建德七年,如怀州置怀州宫。隋改县曰河内。今府城,元至正二十二年筑,明洪武初改筑,正德中重修。周九里有奇,有门四。

邘城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故鄂国,纣三公鄂侯邑于此。徐广曰:鄂,一作邘。《史记》:文王伐邘。又周武王子所封。《左传》隐十一年,王取?、邘之田于郑。僖二十四年,富辰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汉武征和二年,封李寿为侯邑。今为邘台村。《水经注》:城当太行南路,道出其中,旧有上党关。○期城,在府城西三十里。故隰城也。《左传》亦作隰城。隐十一年,王与郑隰城,即此。又僖二十五年,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今名覆背村。

平皋城在府城东南七十里入温县界。一名邢丘。《韩诗外传》:武王伐纣,至邢丘。《左传》宣六年,赤翟伐晋,围邢丘。襄八年,晋会诸侯于邢丘。昭五年子产相郑伯,会晋侯于邢丘。《战国策》:范雎说秦攻邢丘,邢丘拔而魏请附。《史记》:韩昭侯六年,伐东周,取邢丘。秦昭王四十一年,攻魏,取邢丘、怀。又秦始皇五年,蒙骜伐魏,拔邢丘。信陵君上魏安?王书:秦固有怀、茅、邢丘、安城、?危津以临河内,即此邢丘也。汉置平皋县,属河内郡。高帝封项它为侯邑。后汉亦为平皋县。晋因之。后魏属武德郡。北齐废。杜预曰:平皋,即邢丘也。有平皋陂,周回二十五里,多产茭蒲,民赖其利。陂南即大河矣。怀、茅,见后。安城,见原武县。?危津,见直隶滑县。○付逯城,在府西南三十二里。本名?城。《左传》王与郑?,《晋语》襄王赐文公以州、陉、?、阻之田,即此?也。陉,王氏曰:在河南密县。又波城,在府城南,汉县,属河内郡。晋废。

武德城在府东南五十里。本周之州邑。隐十一年,属郑,后又属晋。昭三年,晋人以赐郑公孙段。七年,子产归州田于韩宣子,宣子因徙居之。汉置州县,属河内郡。晋因之。后魏置武德郡。隋废郡,改县曰邢丘,属怀州。大业初,又改曰安昌。唐武德二年,改安昌曰武德,置北义州。寻没于王世充,置德州于此。后复取之。四年,废北义州,仍属怀州。盖武德初置义州于卫州汲县,故以此置北义州。义州凡有五:一在武德,一在汲县,一在易州容城县,一在光州商城县,一在眉州洪雅县,是也。宋熙宁中,省县为武德镇。又有武德城,在府东。孟康曰:始皇东巡,置武德县,自以武德定天下也。汉因之,属河内郡。晋省。又有安昌城,在府东南六十里。汉成帝封张禹为安昌侯,盖乡名也。隋唐因以名县。紫陵城在府城西北三十里。今呼紫陵村,有紫陵涧。又忠义城,在府西南三十里,今为崇义镇。又大行城,在府东北四十里,今为清化镇,城垣屹如。近时,贼寇河北者,由辉县入清化镇,即此。《志》云:三城皆唐武德三年置县,属怀州。四年废。又东金城,在府城东四十三里;西金城,在府城东北四十里,或云南北朝所置戍守处也。

射犬城在故武德县北。亦曰射犬聚。光武初,破赤眉别帅及青犊、上江诸贼于射犬。又献帝建安四年,河东贼帅眭固屯射犬,曹操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北诣袁绍求救,遇史涣等,击杀之。操遂济河围射犬,射犬降。○沙城,在府境。晋太元八年,慕容垂起兵复燕,使辽东鲜卑可足浑谭集兵于河内之沙城,是也。魏收《志》野王县有沙城。

○太行山在府北二十里。山麓曰太行南阪。五代汉初,河阳来附,契丹帅崔延勋等自泽州引兵南逼河阳,嵩山贼帅张遇赴救,战于南阪,败死。又府西北三十里曰太行陉,一名丹陉,太行八陉之一也。又有紫金坛,在府城西北四十三里。太行之阳,诸峰之上下有紫金涧。唐因以名县。余详见名山太行。

方山在府北四十里。周围方正,上可容数百人。府北六十里又有十二回山,山麓旋绕,凡十二回。○金伞山,在府东北五十里,奇峰??律,上有万寿观。又青山,在府东北六十里。倚太行之侧,林木青翠,因名。郡境诸山,皆太行之异名矣。

碗子城山在府北五十里太行山畔。山势险峻,羊肠所经,上有古城,亦曰碗子城关。元至正十八年,汝、颍贼大掠山西,察罕击之,自河东进屯泽州,塞碗子城。既而守将周全以怀庆叛降刘福通,察罕遣将守碗子城,为全所败。明初大兵攻山西,自碗子城北出,破泽、潞诸州。盖南北之要道也。

○沁河在府北二里。源出山西沁源县之绵山,穿太行而东南流,经济源县东北流至此,又东南经武陟县入黄河。后周大象二年,尉迟迥举兵相州,杨坚遣韦孝宽击之,军于武陟。迥遣子?帅众入武德,军于沁东,会沁水涨,孝宽与迥隔水相持,寻为孝宽所败。唐至德中,安庆绪自邺攻李嗣业于河内,涉沁水攻之,不克。上元元年,李光弼攻史思明将安太清于怀州,思明自东都来救,光弼逆战于沁水之野水渡,即此。

丹河在府东北二十五里。源出山西高平县之仙公山,穿太行而南,名曰丹口,南流三十里入沁河。引水灌溉,为利最溥。《唐志》:河内丹水,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尧河,一名尧池水,在府西北三十里,出太行谷中,资以灌溉,甚为民利。东南流入沁。

秦渠在府南,即广济河也。其上源为济源县之枋口水,经孟县流入境,又流经温县,至武陟南入黄河。《唐史》:崔弘礼节度河阳,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后温造帅河阳,亦奏复秦渠,民资其利。宋、元亦尝修浚。明弘治中及万历十四年,尝议浚治。二十八年,河内令袁应泰又凿山引水为渠,广八丈,长百五十里,分二十四堰,均溉五县民田。后复废,今故址犹存。○利人渠,在府东。其上流自济源县分广济渠流经城西北,至城东入沁。隋开皇中,卢贲为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之曰利人渠,即此。又顺利渠,即府城之濠堑。元至元中,总管石抹引济水穿城而入,作二桥:曰利津,曰览胜。

○碗子城关见前碗子城山。又大斛关,在府北太行山畔,唐置。○大台,在府城东。光武遣王梁击赤眉于此。

万善镇在府城北二十里。唐会昌三年,刘稹以泽潞叛,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以兵守万善,既而刘稹遣将张巨等攻万善,别将刘公直潜师过万善南五里,焚雍居,是也。中和四年,黄巢攻略河南,诸道请救于李克用。克用将兵出天井关,河阳帅诸葛爽辞以河桥不完,屯兵万善以拒之,克用乃西自陕津及河中渡。《九域志》河内县有万善镇。今为万善马驿。又有覃怀马驿,旧在府治东,今废。○柏乡镇,在府西三十里。旧有城。

济源县在府城西七十里。北至山西阳城县百十里,西至山西垣曲县百七十里。周为原地,后更名轵。东周为畿内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秦、汉皆为轵县地,属河内郡。晋及后魏因之。隋开皇十六年,析置济源县,属怀州,以济水发源,故名。唐初置西济州,后省州,县属怀州,后属洛州,又属孟州。宋因之。元初改县为原州,寻复为济原县,属孟州。明初改今属。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旧七十六里,今止二十一里。

○向城在县西南。《诗·大雅》:皇父作邑于向。阚る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为苏忿生封邑。《左传》隐十一年,桓王以苏忿生之田向与郑。《竹书纪年》:魏襄王四年,郑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战国策》:苏代为齐谓赵惠王:秦反高平、根柔于魏。《史记》:秦昭王十八年,司马错攻垣、河雍。又四十二年,东伐韩少曲、高平,拔之。《括地志》:高平故城,在河阳县西北四十里,即向也。垣,今山西垣曲县。根柔、少曲,当与高平相近。苏代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是也。刘伯庄曰:少曲在太行西南。又根柔,一作鮖柔,亦作平柔。○原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周畿内国也。僖二十六年,晋文公代原示信,又赵衰为原大夫,即此。今名原乡。

曲阳城县西南十五里。亦曰阳城,古阳樊也。服虔云:阳,邑名;樊,仲山父所居。僖二十五年,晋文公定王室,次于阳樊,王与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国语》王以阳樊赐晋,是也。后为曲阳。《史记》:魏昭王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阳之城。杜预曰:野王县西南有阳城,故阳樊也,即河雍矣。胡三省曰:修武县有阳乡,盖春秋之阳樊。晋大兴初,耿稚自洛?渡河,袭击刘粲,粲大败,走保阳乡,是也。新垣,即垣之别名。轵城县南十三里。苏秦说赵曰:秦下轵道,则南阳动。苏代曰:秦下轵道、南阳而伐魏。又苏厉曰:齐反温、轵、高平于魏。秦昭王十六年,伐魏,取轵,是也。汉县,文帝封薄昭为轵侯。建武三年,吴汉等击青犊于轵西,破降之。晋及后魏皆为轵县。隋废。唐初复置,属怀州。贞观初废。今名轵村。旁有深井里,即聂政所居也。

王屋城在县西八十里。周邵康公邑。汉为河东郡垣县地。后魏置苌平县,属邵郡。后周改为王屋县,兼置怀州治焉,州寻废,置王屋郡。隋初郡废,县属怀州。唐初因之。显庆中,改属洛州。会昌中,仍属怀州。宋属河南府。金属孟州。元省入济源县。旧《志》:城在孟州西北百三十里。○勋掌城,在县西北十二里轵关之东。高齐所筑以备周。旁有勋掌谷,因名。

沁水城在县东北。汉置沁水县,属河内郡。晋及后魏因之。后齐废。《志》云:县在沁水之南、沁台之西,今呼为王寨城。唐初,王世充复置沁水县,并置原州治焉,寻州县俱废。又唐武德二年,分济源县置氵?阳、蒸川、邵原三县,属西济州。四年,州废,三县仍并入焉。《郡志》:氵?阳在今县东南,蒸川在北,邵原在西。又《寰宇记》:县西北有西济州城,唐置,跨城东垣稍北,即唐以来济源城也。

○王屋山县西八十里,与山西垣曲县接境。《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是也。山有三重,其状如王者车盖,济水出焉。魏熙平初,崔亮尝请于王屋等山采铜铸钱,从之。寻罢。其北为天檀山,峰峦特兀,岩壑奇胜。东峰为日精,西为月华,北有小有洞,为天下洞天第一,又北为五斗峰,洞西有七仙岭。《志》云:山在县西百二十里。又有华盖山,在县西九十里,亦王屋之支峰也。宋徽宗尝幸此。○西釜山,在县西二十里。《志》云:其山周回高峻,中深洼如釜,因名。武山县西北十二里,北接猴岭山之东麓。又猴岭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北接太行山,有阻猿麓,因名,俗称侯景山也。○琮山,在县西北十里。《水经注》谓之原山,有勋掌谷,氵?水出焉。氵?,读曰贝?。又陵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孤峰特立,稍西即轵关矣。

白涧山县东北三十里。山有悬瀑如练,下注沁水。又熊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三面距沁河,惟西南一峰突出。

齐子岭县西六十里。杜佑曰:在王屋县东二十里,周、齐分界处也。西魏大统十二年,高欢围玉壁,别使侯景将兵趣齐子岭。又周建德五年,周主攻齐晋州,分遣韩明守齐子岭,是也。玉壁,见山西稷山县。○韩王岭,在县北四十里,与山西阳城县分界。盘谷,在县北二十里,唐李愿隐于此。其西谷为天井谷,石上有数坎,其深若井,水自上溢,相接而落,远视若倚剑然。

○济渎在县西北三里。《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其源发王屋山下,既见而伏,复出于此为济。有二源:东源周回七百步,其深莫测;西源去东源二里,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与东源合流,南入于河。《括地志》:沇水出王屋山顶崖下,石泉渟而不流,深不测,至县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发而东南流。《水经注》云: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南当巩县之东北入于河,南溢为荥。今无水,成平地。司马彪曰:济水当王莽时大旱,川渎枯绝,入河以后,不复南溢是也。今见川渎异同。

黄河在县南七十里。自山西垣曲县东流,径县界,又东达孟县之南境,与河南府洛阳县分界。

氵?水在县西。有三源:一出琮山,俗呼白涧水。《春秋》襄十六年,公会诸侯于氵?梁。《尔雅》:梁莫大于氵?梁。梁,水堤也。一出阳城西南山,一出阳城南溪,俱东南流至县西合白涧水,流经县城南与氵ζ水会,又东南经孟县,至温县入河。晋永康二年,成都王颖起兵邺城讨赵王伦,与伦将孙会等大战于氵?水,会等败走,颖遂长驱济河。又隋仁寿末,汉王谅举兵并州,其将余公理屯河阳,与隋将史祥战于氵?水,为祥所败。氵?,古阒翻。《通典》作洧水,音同。○氵ζ水在县西四里,东南流,与氵?水合。

枋口水沁水渠也,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谓之沁口。旧以枋木为门,故名枋口。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表言: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霖雨,众口走水,小石漂迸,木门朽败,稻田泛滥,岁功不成,请夹岸累石,结以为门,蓄泄以时,用代枋木。故亦名枋口堰为石门堰,溉田甚众。唐太和五年,河阳节度使温造奏复怀州古秦渠及枋口堰,以溉济源、河内、温、武陟四县田,凡五千余顷。《胜览》云:枋口水,隋卢贲、唐温造俱于此开渠灌田,亦名广济渠。《元史》:中统二年,自太行山下因沁口古迹,置分水渠凡四,溉济源、河内、河阳、温、武陟五县民田三千余顷,亘五百余里达于河,仍名广济渠。未几堙废。天历中,复议疏浚,不果。今俗谓枋口为五龙口。余详河内县秦渠。

马头溪在县东北八里。西有千工堰六十余泉,俱入此溪。○天浆溪,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轵城西南,其水二源各出一溪,东北合流,会泥沟水。泥,一作涂。又东与氵?水合。《九州记》谓之玉浆涧。又七谷沟,在县西百三十里,有七山之水合流于此,因名。

○轵关在县西北十五里。关当轵道之险,因曰轵关。曹魏景安二年,司马懿时在汲,诏懿自轵关西还长安。晋永嘉二年,群盗王弥寇洛阳,大败,遂走渡河,自轵关如平阳,归刘渊。咸和三年,后赵石虎自轵关西入,击赵之河东。永和六年,苻健西入长安,遣其弟雄自潼关入,兄子菁自轵关入。太元十九年,后燕慕容垂伐西燕。慕容永以太行道广,疑垂诡道取之,乃悉敛诸军屯轵关,杜太行口。又北齐主湛河清二年,遣斛律光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宇文周保定四年,杨ɡ与齐战,出轵关,引兵深入,为齐所败。又建德四年,韦孝宽陈伐齐之策,曰:大军出轵关,方轨而进。盖自轵关出险趣邺,前无阻险可以方轨横行云。关今废。

狐岭关在县西。一名胡岭关。宋绍定三年,蒙古史天泽攻金将武仙于卫州,仙败走胡岭关,天泽遂取卫州,是也。○邵原关,在县西七十里。或曰:故邵原县,盖置于此。今有巡司。

白骑坞在县南氵?水北原上。氵?水东南流至此,有同水会之。坞据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阻险,惟西版筑而已。东汉末,贼将张白骑据此筑坞,因名。宇文泰以权景宣守张白坞,此又白骑所筑于崤渑间者,非此坞也。

苗亭在县西。《水经注》:濝水源出王屋西山,径濝关南,历轵关、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矣。又东流注河。苗亭盖在轵关南。濝关,见山西垣曲县。

修武县在府东北百二十里。东至卫辉府获嘉县五十里,北至山西陵川县百四十里。商为宁邑。周曰修武,秦因之。汉高祖封功臣魏?为宁侯,寻置修武县,属河内郡。晋属汲郡。后魏因之。东魏置广宁郡。后周郡废。隋属怀州。唐初改属殷州。贞观初,仍属怀州。宋熙宁六年省。元?初复旧。今县城,明洪武初因旧址修筑,景泰三年重修,周四里。编户旧六十二里,今止十里。

○宁城在县东。古宁邑。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曰修武。定元年,魏献子焚于大陆,卒于宁。又《战国策》,秦攻魏,取宁邑,亦即宁也。信陵君曰:通韩上党于共、宁。《韩非书》:秦昭王越长平,西伐修武。盖宁与修武通称矣。汉二年,定河内,军于修武,寻置县。后汉建武二年,幸修武。自是修武县皆治焉。唐中和二年,魏博帅韩简侵河阳,败其帅诸葛爽于修武。明年,复侵河阳,爽遣李罕之御之,大败简于武陟,是也。共,今见辉县。○小修武城,在县东四里。汉三年,高祖自成皋北渡河,宿小修武传舍,既得韩信军,军于小修武,即此。

山阳城县西北六十里。战国时魏邑。秦始皇五年,蒙骜伐魏,拔山阳城。八年,封?ぢ为长信侯,与之山阳地。汉置县,属河内郡,在太行山南,故曰山阳。曹丕奉汉献帝为山阳公,是也。晋山阳县仍属河内郡。后魏属汲郡。孝昌中,置山阳郡,寻罢。北齐废山阳入修武县。雍城在县西。古雍国,周文王子所封。《左传》:郜、雍、曹、滕,文之昭也。《后汉志》又有蔡城,盖蔡叔之采邑。○?赞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周襄王赐晋文公?赞、茅之田。《水经注》?赞茅,本一城也。或以为?赞城在此地。旁有吴泽,亦曰大陆,今名大陆村。徐广曰:修武有茅亭,《括地志》在获嘉县东北二十里。今属卫辉府。又ㄨ城,在县西北。周苏忿生封于温,其田有ㄨ、怀,是也。《左传》隐十一年,桓王与郑苏忿生之田,有?赞、茅、ㄨ、怀。

南阳城在县北。应劭曰:晋始启南阳,今南阳城是也。《水经注》:修武,故宁,亦曰南阳。《战国策》:赧王四十二年,魏割南阳与秦,实修武然。则南阳其统名,而修武则魏之南阳地也。杜预曰:晋山之南,河之北,故曰南阳。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后汉志》修武有古南阳城。

天门山县西北四十里。诸山唯此最低,故名天门。其岩下可容百家,亦名百家岩。○温峪山,在县北五十里。山北二十里有石峡,峭壁千仞,悬瀑下注,汇而为潭,曰黑、白二龙潭,亦名温峪潭。又六真山,在县北二十里,下有新河,西流入吴泽陂。《水经注》谓之陆真阜。

○沁水在县西。万历中,沁水决于武陟县东之大樊口,县首受其患。盖县地较之大樊口下十五丈余,每秋水泛涨,多有?溺民田之患。

预河在县南五里。积涝而成,东注于卫辉府之卫河。又新河,在县西北二十里。自六真山下,合黄王母诸泉水,南流入于吴泽陂。唐大中间,赵令所开。《志》曰:黄母泉,在县西北十五里黄王母村。又有王烈、巧妇、马鸣等泉,皆汇于新河。

吴泽陂在县北十里。《左传》定元年,魏献子田大陆,焚焉。杜预曰:即吴泽陂也。东入获嘉县界,为太白陂,注于清水。又宣王陂,亦在县北十里。孔子欲北之赵,尝至此。后人以孔子追封文宣王而名。流合于吴泽陂。

○承恩镇县西三十五里。又县西二十里有待王镇。皆以武王伐纣时所经而名。○仁亭,在县境。后汉延熹二年,以诛梁异功,封尚书令欧阳参为仁亭侯,是也。旧《志》:修武有仁亭。又废山阳县有曲亭,是时封尚书令张敬为曲亭侯处。

武陟县在府东一百里。南至郑州河阴县五十里,北至修武县三十五里,西南至河南府巩县六十里。汉山阳县地,属河内郡。隋开皇十六年,析修武县置武陟县。大业初废。唐初复置,兼置陟州,州旋废,以县属殷州。贞观初,改属怀州,移州治此。宋因之。今县城,明景泰中因旧址增筑,天顺间重修,周四里有奇。旧编户七十四里,今止二十里。○怀城县西南十一里。隐十一年,王以ㄨ、怀与郑,后属晋。宣六年,赤狄伐晋,围怀。《史记》:赵成侯四年,魏败我怀。又魏安?王九年,秦拔我怀。《竹书纪年》:秦师伐郑,次于怀。汉置怀县,为河内郡治。后汉建武初,幸怀。元和三年,北巡,耕于怀。晋初仍为河内郡治。永嘉四年,刘渊遣子聪等围河内太守裴整于怀,陷之,别将郭默收余众自保。建兴二年,刘曜攻默,默弃怀城,度河走新郑。自后,郡治野王,而怀属之。后魏因之。景明三年,魏主自邺还至怀,与宗室近侍习射。东魏改属武德郡。北齐废。唐初复置,属怀州。贞观初废。《郡国志》:怀城在洛阳北百四十里。《水经注》:怀城东有殷城,刘聪以郭默为殷州刺史,都督缘河诸军事,治焉。《元和志》:殷城,在县东十里。浊鹿城在县西北。汉山阳县有浊鹿城,献帝废,居于此;帝崩,葬于城西北十里,名曰禅陵。刘昭曰:浊鹿城,今名汉陵村。《郡志》山阳城在修武县西北三十五里,浊鹿城在修武西北六十里,似皆误。《旧唐书》:武德二年,李育德以浊鹿城归顺,因置陟州及修武县于此。四年,平王世充,改为武陟县,仍废陟州,修武仍移旧治。贞观中,复移县于南境,即今县也。《志》云:今县西四十五里有樊城,相传樊哙屯兵处。又县西南三十里有司马城,相传司马?故城。○沁河在县东一里。自河内县流入,又南达于河,其入河之处名南贾口。支流复自县北东引,灌田二千余顷。后魏主子攸建义初,贼葛荣军乏食,遣其党任褒南掠,至沁水。宇文周末,尉迟迥起兵相州,杨坚使韦孝宽讨之,军于武陟,与迥隔沁水相持,盖在此。明永乐九年,沁河溢,淹没县境田庐,诏修决口以御之。盖沁河多沙而横暴也。又有观滩,在县东四十五里沁河之北,旧为决溢处。○黄河,在县东南六十里,南岸即郑州荥泽县。莲花池在县东北沁河东岸,地名木栾店。其相邻者地名金坑?,东去卫河百里。万历十五年,沁从此决,卫辉府之获嘉、新乡,俱受其患。时有议:引沁入卫,既以杀黄河之势,而卫河水盛东注,运河足资其利,当因其决,不必塞也。科臣常居敬言:沁河身阔里余,穿太行而南注,浊流湍急,较黄河益甚。卫辉在沁河下流,地形卑下,横流一发,被灾最远。且临清运道,不能赖其清流之利,而每遭其淤阻之害,此前事可覆者也。盖卫小沁大,其势难容;卫清沁浊,其流必淤。木栾,在沁河北岸,与大樊口相邻。嘉靖三十五年,从此横决,突入卫河,泥沙弥漫,至临清,逆流上拥,运河板闸至砖关七十余里,淤塞难行。此患不专在于卫辉而更贻患于漕者也。于是复堤塞之,而引沁入卫之议始格。

○候人亭在县西南。《左传》成十一年,晋?至与周争候田,此也。杜预曰:怀县西南有候人亭。

永桥镇在县西。宋白曰:隋大业十一年,移修武县于永桥。高齐有永桥大都督,盖地近河阳,设以控三城之险。后入于宇文周。大象二年,韦孝宽攻尉迟迥于相州,至永桥城,城为迥守。诸将请先攻之,孝宽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军威。因引兵壁武陟。武陟,即今县地。○宁郭镇,在县西北二十里。旧有城,崇祯九年,通判窦光仪修筑,今亦名窦公城。宁郭驿置于此。

孟县在府西南六十里。西南至河南府孟津县四十里,北至山西泽州一百九十里。周武王会诸侯于孟津,是也。亦曰盟津。《左传》隐十一年,王以盟与郑。后属晋,为河阳。战国属魏,为垣雍地。汉为河阳县,属河内郡。高祖封陈滑为侯国。晋仍属河内郡。后魏因之,后废。隋开皇二十六年,复置河阳县,属怀州。唐武德四年,置盟州于此。八年,州废。显庆二年,改属河南府。建中三年,河阳三城节度使治焉。会昌三年,置孟州,治河阳县。宋仍曰孟州,亦置三城节度。金亦为孟州。元属怀庆路。明改州为县,以河阳县省入。今县,城周九里有奇,旧编户三十一里,今止十五里。

○河阳城旧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春秋时,晋之河阳邑。僖二十年,天王狩于河阳,是也。后属魏。《史记》:赵惠文王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汉置县。建武初,帝幸河阳。晋仍为河阳县。后魏因之。太和中,筑河阳城。北齐置河阳关。后周建德六年,灭齐,置河阳总管府,以地临河津,特为重镇。隋置河阳宫于城内。唐仍曰河阳县。刘?句曰:河阳城临大河,长桥架水,古称设险。乾元中,史思明再陷洛阳,太尉李光弼以重兵守河阳。及雍王平贼,留观军容使鱼朝恩守之。建中二年,遂以河阳为节镇。会昌中,中书门下因奏置孟州于此。《元丰志》云:怀州南至河阳七十里,河阳东南至河阴百六十二里。金大定中,城为河水所坏,筑城徙治,土人谓之上孟州。兴定中,复治故城,土人谓之下孟州。元初,复治上孟州,即今治也,而故城为下孟镇。

河清城在县西南五十里。汉平阴县地。晋及后魏为河阴县地。隋省河阴县。唐武德二年,置大基县,属怀州。八年省。咸亨四年,复置,属洛州。先天二年,改曰河清。会昌三年,改属孟州,后仍属河南府。宋开宝初,移治于白坡镇,西去旧城三十里,仍曰河清县。金人移县于河南岸,西去旧城又十里,曰孟津。杜佑曰:县南临黄河,城侧有野水渡,置戍守之,亦谓之野戍。乾元二年,镇西兵自相州溃还,段秀实时为行营留后,屯怀,帅将士妻子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南岸,荔非、元礼至而军焉。又史思明见军于河清,欲绝李光弼粮道,光弼军野水渡以备之,因降其将李日越于此。《志》云野戍镇在今县西十里,似误。

柏崖城在故河清县西三里。东魏侯景所筑。隋末,王世充以怀州侨治此。《唐志》,武德二年,于济源西南柏崖城置怀州,四年,移治野王,是也。咸亨四年,置敖仓于此,曰柏崖仓,容二十万石。开元十年废,二十二年复置。元和十年,淄青帅李师道遣盗焚柏崖仓。○集城废县,在县西南。唐初置,属怀州,寻省入河阳。中潬城在今县西南黄河中郭家滩上。旧曰河中渚。《水经注》:河中渚上有河平侯祠,河之南岸有一碑,题曰:洛阳北界。中潬城盖在河中渚上,东魏元象元年筑,历代为防拒之所。唐武德三年,贼帅李商胡据孟津中潬,为窦建德所灭。今废。无辟城在县东南。《南齐书》:城在河桥北二里。后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废其太子恂为庶人,置于河阳无鼻城。《水经注》:氵?水南经无辟邑西,又南注于河。无辟城,亦为无鼻城。或谓之无比城,又曰马髀城,皆非也。○紫金山在县西八里。地宜麦,亦名麦山。唐太宗尝猎于此,以其冈岭稠叠,亦曰岭山。《舆程记》云:紫金山,在今县南三十里,其下即孟津。

○黄河在县西南三十里,南渡即河南孟津县,河广二里。亦曰富平津,亦曰陶渚,自古设险之所。太子贤曰:孟津在河阳县南门外。胡氏曰:河内北有太行之险,南据河津之要。光武初,拜冯异为孟津将军,统魏郡、河内兵于河上,以拒洛阳,是也。又有万艘潭,在旧县治南,潭水深平,为舟楫辏泊之所。○氵?水,在县北十五里。《志》云:水上有?旦桥。又县东三里有东马桥,亦跨氵?河上。

治坂津在县东南四十三里。郭缘生《述征记》:治坂城,春秋践土也。《水经注》:河阳故城,在治坂西北。《魏土地记》:治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刘宋景平元年,魏主嗣寇河南,还至孟津,于栗?造河桥于治坂津。魏主遂引兵北济,西如河内。元嘉七年,宋人复取河南地,魏遣安颉击到彦之,彦之遣裨将姚耸夫渡河攻治坂,与颉战,败绩于此。旧《志》:治坂津,在洛阳东北四十二里。

○黄河关在县南黄河北岸。又县西南有河阳古关。宋白曰:河阳关,东魏置于中?城。

白坡镇在河清城东。或谓之白坡谷。后汉中平五年,黄巾余贼郭大等起于河西白坡谷,寇太原、河东。胡氏谓孟津河西也,相近有东吴垒。晋永和中,谢施尝遣军屯此,北人因以为名。升平二年,泰山太守诸葛攸帅水陆二万击燕,入自石门,屯于河渚,燕将慕容评等与攸战于东吴,攸大败,即白坡也。宋绍定四年,蒙古攻金汴京,自河中而东,由河清县白坡渡河,汴京始困。○?旦镇,在县北十五里。《志》云:唐初尝析置?旦县,旋废。今有?旦桥。又沇河镇,在县东二十里。《志》云:在沇水东,金置镇于此。又河阳马驿,在县南十五里。

温县在府东南五十里,又东南至郑州汜水县二十五里,西至孟县六十里。周畿内国。战国时魏邑。汉为温县,属河内郡。晋及后魏因之。东魏属武德郡。北齐废。隋复置,属怀州。唐武德四年,置平州,寻复旧。显庆中,改属洛州。会昌中,又改属孟州。宋以后因之。明初改今属。县城周五里有奇,旧编户三十三里,今止十二里。

○温城故城在今县西南三十里。周畿内国。武王时,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是也。《春秋》庄十九年,王子颓伐王,不克,奔温。僖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二十五年,襄王与晋温、原之田。明年,晋会诸侯于温。文元年,晋侯朝王于温。十六年,晋侯会诸侯于氵?梁,晏于温。战国时为魏地。《史记·魏世家》:昭王十年,齐灭宋,宋王死于温。又安?王元年,秦军大梁下,予秦温以和。汉置温县于此。后汉初,更始将朱鲔守洛,遣兵攻温,寇恂击却之。唐徙治于李城。文德初,河东帅李克用遣兵攻河阳,朱全忠命其党丁会等赴救。河东将李存孝分兵逆战于温,为汴兵所败,即今县也。

李城今县治。战国时,秦攻赵邯郸,李同帅其徒赴秦军,秦军退。同死,封其父为李侯,邑于此。《续汉志》平皋县有李城。晋永和五年,石虎没,其下张豺擅命,虎子遵时出镇关右,至李城,举兵趣邺。城西南有李陂,淹地百余顷,葭苇生焉。又有鸣雌城,在县南。《楚汉春秋》:汉高祖封善相者许负为鸣雌侯,此其食邑也。

○黄河在县南二十里。自孟县流入县界,与河南府巩县接境。

济水在县南。自济源县流入,经县西南虢公台下,又南注于河。《志》云:县西三十里有沇河堤,旧筑以防横溢之患,长七十里,一名小金堤。○氵?水,在县西南,自孟县流入,达于河。又涝水,在县北十里,积涝而成,流入氵?水。温润渠在县东。隋开皇中,刺史卢贲于河内引沁水为利人渠,又派入温县,名温润渠,以溉舄卤之地。

○虢公台在县西南,济水径其北。相传亦周封虢仲之地,亦曰虢公冢。俗名贺酒台。司马懿过故邑,集父老宴贺于此,因名。

附见:

怀庆卫在府城内。洪武六年建,辖左、右、前、后千户所四及守御卫辉千户所一。◇卫辉府东至直隶开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开封府百七十里,西南至河南府二百六十里,西至怀庆府二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泽州四百十里,北至彰德府一百九十里,东北至直隶大名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四百里,至南京一千五百里,至布政司见上。

《禹贡》冀州之域。殷纣所都。周既灭殷,分其地为比阝、?、卫《世纪》:纣都朝歌,周灭殷,分殷都以北为?,西为?,东为卫。朝歌,今直隶?县之废卫县是。后以卫封康叔,居河、淇之间春秋时,?、?皆入于卫。其后卫为翟所灭,齐桓公更封卫于河南楚丘见直隶滑县。而河内殷墟,寻属于晋。战国属魏。秦为三川郡地。二汉为河内郡地。曹魏置朝歌郡。晋改置汲郡治汲。后魏因之魏收《志》:郡治枋头城。枋头,见直隶?县。东魏置义州。后周改卫州又分置修武郡。《隋志》:州郡俱置于朝歌县。隋初郡废,仍曰卫州。大业初,复为汲郡治卫县,故朝歌也。唐复曰卫州治汲县。天宝初,亦曰汲郡。乾元初,复故。宋仍曰卫州亦曰汲郡。金因之,亦曰河平军大定二十六年,以河患,徙治共城。二十八年,复故。贞?三年,又徙治胙城县。元曰卫辉路复治汲县。明为卫辉府,领县六。今仍旧。

府南滨大河,西控上党,称为冲要。《战国策》:吴起谓魏武侯,殷纣之国,左孟门孟门山,见前太行山,右漳、釜漳、釜,二水也。《史记》作右太行,前带河,后被山《史记》作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张仪说楚曰:秦下甲攻卫阳晋阳晋,见山东曹县。府境即卫地,必大关天下之胸。苏秦说赵曰:据卫取淇,则齐必入朝秦。盖其地在天下中矣。后汉安帝时,朝歌贼宁季等作乱,虞诩出为朝歌长,谒河内太守马棱曰:朝歌者,韩、魏之郊韩界上党,魏界河内,俱接于太行,故云郊,背太行,临黄河,去敖仓不过百里在开封府荥阳县,见河阴县。而青、冀之民,流亡数万,贼不知开仓招众,劫库兵,守成皋,断天下右臂,此不足忧也。汲县附郭。本殷牧野地。汉置汲县,属河内郡。魏属朝歌。晋为汲郡治。后魏兴和中,为义州治。北齐置伍城郡及伍城县。后周郡废,以伍城县属卫州。隋开皇六年,改为汲县,仍属卫州。唐初为义州治。武德四年,州废,属卫州。贞观初,徙卫州治此。今府城周六里有奇,有东西北三门,编户四十里。

○汲城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秦纪》:庄襄三年,蒙骜攻魏汲,拔之。又始皇七年,骜还兵攻汲,是也。汉为汲县治。后汉崔瑗筑汲城,即此。东魏兴和二年,恒农人率户来归,因置义州于汲县城中。魏收《志》:时置义州于汲县陈城内,领伍城、义宁、新安、渑池、恒农、宜阳、金门等七郡二十八县,盖皆侨置于汲县界。高齐时,悉省入伍城郡。《北史》:时分河内、汲郡二郡界扶风之地,立义州,以置关西归正之民。是也。《后周书》云:魏大统六年,陕州行台宫延和等降于东魏,东魏以河北马场为义州以处之。《通典》:汲郡,古牧野地。后魏太和十七年,徙代畜于石济之西,故有河北马场。又有怀义等屯,亦高齐于义州置,以给河南之费。盖其地皆属义州也。宋白曰:卫州旧城,隋以前谓之陈城。《郡国县道记》云:武王伐纣,于此列陈,故名。陈,俗作阵。隋改伍城为汲县,移于今治。

比阝城在府东北。周武王克商,分其地为?、?、卫,是也。又?城,在府东北十三里。《通典》:新乡县西南三十二里有古?国城。○隋兴城,在府北二十里。《隋志》汲郡有隋兴县,开皇六年置,寻又析置阳源县。大业初,以阳源县并入隋兴。唐初,又废隋兴入汲县。延津城在府南。《战国策》谓之?危津。孔颖达曰:即延津也。汉建安中,曹操遣于禁渡河守延津。晋永嘉中,群盗汲桑等破邺,济自延津,南击兖州。城盖后汉末所筑,南临河津,为戍守处。《一统志》:延津关,在府东南二十五里,即延津城矣。

○苍山在府西北四十里。一名苍峪山,亦曰青岩山。产珉石,上有龙潭。又府西三十里有仙翁山,一名神山。《寰宇记》:县东北五十里有博望冈,接内黄县界。内黄,今属大名府。○黄河旧在府东南十七里。东北流,南接胙城县,北接直隶?县界。宋时,州西南有王供埽。熙宁四年,决王供埽,即此。详见川渎异同。

卫河在城北一里。源发苏门山,经新乡县北,又东至城北,又东北入大名府?县界。隋炀帝引之为永济渠,亦曰御河。《宋志》卫州东北有御河,直至乾宁军,于此运军食馈边,是也。元人漕江淮之粟达于河,至封丘,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入御河。永乐初,卫士唐顺言:卫河南距黄河,陆运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黄河百步置仓廒,受南方所运粮饷,转致卫河,公私两便矣。乾宁军,今直隶青县。余详直隶大川。

黑龙潭在府城西。旧时黄河决溢,潴而为潭处也。上有黑龙神庙。宋建炎二年,岳飞大败金人于胙城,又战于黑龙潭,复大败之。

○卫关在府南境。旧《志》:汲县有卫关,亦大河津济处。

淇门镇城东北五十里。唐大顺初,朱温寇魏博,分遣其将丁会等渡河,取黎阳、临河,庞师古等下淇门、卫县。五代梁龙德二年,与晋军夹河相持,戴思远袭陷卫州,又攻陷淇门及共城、新乡等县。《九域志》汲县有淇门镇。元人运道,自封丘中栾镇,陆运至淇门。明初,徐达定中原,规取河北,自中栾渡河,下卫辉,至淇门镇,是也。黎阳等,见大名府。杏园镇在府城东南。旧为黄河津济处,设戍守。唐乾元初,郭子仪讨安庆绪于相州,自杏园渡河,至获嘉,败贼将安太清之兵。《九域志》汲县有杏园镇。○卫源驿,在府城西,明初置。

白公庙在府东。宋绍定六年,金主次于河北,遣其臣白撒攻卫州,不能克而还,蒙古将史天泽追败之于白公庙。

牧野在府东北。司马彪曰:北去朝歌十七里。周武王伐纣,陈师牧野。《诗》,会于牧野,是也。《水经注》:自朝歌南暨清水,土地平旷,据皋跨泽,悉牧野矣。又比干墓亦在焉。《水经注》:朝歌南有比干墓。魏主宏太和十八年,自邺南巡,过比干墓,祭以太牢,是也。

胙城县府东三十五里。东北至直隶滑县九十里,古胙伯国,周公支子封此。春秋时,为南燕国。战国属魏。汉置南燕县,属东郡。东汉为燕县。晋省。石勒复置燕县,兼置东燕郡。其后慕容德据之,改为东燕县。后魏因之,仍属东郡。隋开皇十八年,始曰胙城,属滑州。唐、宋因之。金属开封府,又改属卫州。贞?中,移卫州治此。元还治汲县,以县属焉。今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三十五里。

○东燕城在县西。春秋时之南燕也。《左传》隐五年,卫人以燕师伐郑。战国属魏。秦始皇五年,蒙骜攻魏,拔燕、虚。秦为燕邑。汉初,卢绾、刘贾与彭越复击破楚军于燕郭西。又汉将王武反黄、程处反燕,曹参往击,尽破之。孔氏曰:黄,今内黄黄泽;燕,即南燕也。汉置南燕县。后汉初为樊?封邑。晋省县而城犹存,谓之东燕城。光熙元年,进东嬴公腾爵为东燕王,东燕国盖置于此。永嘉二年,石勒寇邺,诏车骑将军王堪屯东燕以拒勒,既而为刘渊将刘景败于延津。大兴二年,石勒将桃豹屯陈川,为祖逖将韩潜所逼,退保东燕。升平二年,故赵降将高昌保东燕,慕容隽遣兵攻克之。太和四年,桓温伐燕,不克,自枋头奔还,以毛虎生为东燕太守。沈约曰:东燕郡,江左分濮阳置。《晋志》:石虎分东燕郡,属洛州。后魏为东燕县,属东郡。隋始改置胙城县。《新唐志》:武德初,于胙城县置胙州,又析置南燕县于此。州旋废,仍以南燕省入胙城。又旧胙城,在县南。杜预曰:南燕县西南有胙亭,古胙国也。隋盖因以名县。新城在县西南。《金志》:大定二十六年,卫州避河患,徙治共城。二十八年,还治汲县。贞?二年,城宜村。三年,徙卫州治于宜村新城。五年,以胙城为倚郭县。正大八年,以石?新城,是也。元初复还旧治。

桃城在县东三十里。战国魏之桃邑。赧王四十二年,楚黄歇说秦拔虚、桃。虚与桃相近也。汉初封项襄为桃侯,邑于此。又虚城,亦在县东南,战国时魏邑也。秦始皇五年,蒙骜攻魏,拔燕、虚,此即虚邑矣。或以为朝歌,误。

○黄河旧在县北。自新乡县流入境,接汲县界,又东入大名府?县境。金时黄河屡决,河在县南。元时自开封府原武县决而东南流,北道之河遂绝。

文石津在县东北。旧为大河津济处。胡氏曰,津在东燕之东北,枋头之东南,是也。晋永嘉四年,石勒围陈留太守王讠赞于仓垣,为讠赞所败,退屯文石津。六年,石勒自葛陂北行,至东燕,将渡河,闻汲郡向冰聚众数千,壁枋头,恐邀之,从张宾言,使支雄等自文石津缚筏潜渡,尽取其船。勒遂自棘津渡河,击冰,破之。今堙。仓垣,见陈留县;葛陂,见新蔡县。棘津在县北。黄河自新乡县界流经此,亦谓之石济渠,故南津也。《春秋》僖二十八年,晋伐曹,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津矣。亦谓之棘津。昭十七年,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用牲于雒,遂灭陆浑。晋永嘉六年,石勒将图河北,济自棘津,击破向冰于枋头。永和八年,戴施救冉智于邺,自仓垣徙屯棘津。《水经注》:河水经东燕故城北,有棘津之名。棘津,盖石济南津也。旧有棘津亭。《寰宇记》云:津在汲县南七里。

石济旧在县东北。《水经注》:河水径东燕故城北,有济水自北来注之,即石济也。宋元嘉三十七年,王玄谟将兵取河南地,攻滑台,遣垣护之为先锋,帅百舸屯石济。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及玄谟败退,不暇报护之,魏人连战舰断河,绝护之还路,河水迅急,护之中流而下,遇连舰,以长柯斧断其铁锁,魏不能拒。后魏大和十七年,将迁洛阳,自河南城如虎牢,舍于石济。十八年,敕后军将军宇文福行牧地。福表石济以西,河内以东,距河凡十里为牧场,自代徙杂畜置其地。自是常畜戎马十万匹。正光以后,始渐衰耗。十九年,魏主自滑台还洛,舍于石济。又北魏主?永熙三年,与高欢隙,遣汝阳王暹分兵守石济,欢使其党韩贤拒之。宇文周末,尉迟迥以杨坚擅政,起兵相州,招东郡守于仲文,仲文不从。迥遣宇文胄自石济、宇文威自白马济河,二道击之,既而杨素攻杀宇文胄于石济。今亦为平陆矣。白马,见大名府滑县。

濮渠在县南。《寰宇记》:渠在城南一里,自酸枣县流入。《水经注》:濮渠东北经燕城南,为阳清湖,又经桃城南,入濮阳县。濮阳,今直隶开州也。○瓦亭在县东北。春秋时卫地。定八年,公会晋师于瓦。杜预曰:燕县东北有瓦亭。刘昭曰:县北又有雍乡。谢沉《书》:赤眉攻雍乡。是也。○万户营,在县东南。《志》云:元末万户陈荣置营于此,因名。

新乡县府西五十里,南至开封府阳武县八十里。本汉河内郡之获嘉、汲二县地。隋开皇初,于古新乐城置新乡县,属怀州。唐初属义州,后寻属殷州。贞观初,属卫州。宋因之。熙宁中,省入汲县。元?初,复置。今县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五十里。○新乐城今县治。晋太和五年,燕慕容臧所筑。元魏尝以获嘉县治此。魏收《志》,太和中,获嘉县治新乐城,是也。隋改置今县。唐武德二年,王世充使刘黑闼守新乡,为窦建德所获。朱梁开平五年,晋将周德威逼卫州,拔新乡及共城。新乡,皆今治也。

获嘉城在县西南十二里。本汲县之新中乡。汉武元鼎六年,东巡至此,适灭南越得吕嘉首,因置县。自汉以后县皆治此。至隋,始迁而北,今获嘉县是也。

○五陵冈县东北二十里。阜之大者有五,因名。又红土冈,在县北十里,俗传为纣师倒戈血流之所。

○黄河在县西南。旧自获嘉县流入境,又东北经汲县界。今自县西南流入阳武县界。又县境有汉堤。《志》曰:自获嘉西南四十里,至县南,又东北至胙城县,又北接汲县,皆有汉古堤。卫河在城北。又东入汲县界,或谓之清河。又清水,在县西北。《志》云:清水出怀庆府修武县西北,经获嘉县北六里,又东至新乡县西北侯家桥,而入于卫河。

沁河在县西。今涸。《一统志》:沁河故道,自怀庆府武陟县入获嘉县境,下接新乡县,又东北接汲县界,北抵清河。按:沁河自武陟而东,从高入卑,势如建瓴。《府志》称卫辉浮图最高,才与沁水平,故万历十五年莲花池之决,为患甚烈,所当谨杜其端云。详见武陟县。○临清关在县东黄河北岸。隋仁寿四年,炀帝发民掘堑,自龙门抵临清关。大业九年,杨玄感作乱,自黎阳引兵向洛阳,修武民相率守临清关,玄感不得渡,乃于汲郡南渡河,是也。《一统志》云:关,唐所建。误。延津关旧在县东南,所谓大河北岸之延津也。汉建安五年,袁绍以颜良败于白马,自黎阳渡河,追操军,沮授谏曰:今宜留屯延津,分兵官渡,谓此延津也。《唐志》新乡县有延津关。○李台寨,在县东南。《志》云:元末,里民避兵之处。明改为李台驿。永乐中废。今县城东有新乡驿。

获嘉县在府西北一百里。西南至怀庆府修武县五十里。周之修武地。汉置获嘉县,属河内郡。晋属汲郡。后魏因之。后周置修武郡。隋开皇初,废郡,属怀州。十六年,又置殷州于此。大业初,州废,仍属河内郡。隋末,王世充复置殷州。唐武德二年,李厚德逐其殷州刺史,以城来降,仍置殷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怀州。宋因之。明初改今属。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七里。北修武城今县治。后魏末,分修武县置北修武县,以故县为南修武县。后齐省入南修武,复曰修武县。隋开皇四年,移获嘉县治此。唐武德五年,世民击刘黑闼军至获嘉,黑闼弃相州退保?州,是也。○齐州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志》云:南北朝时,尝侨置齐州于此,城因以名。今亦名齐州村。

○同盟山在县东北五里。相传武王伐纣,与诸侯同盟处。

○黄河在县南六十里。自武陟县流经县界,又东入新乡县界。

清水在县北六里。自辉县流入,又东至新乡县而入卫河。○太白陂,在县西北十里,其上流即吴泽陂也。自修武县流入境,下流入于清水。

○茅亭《括地志》:在县东北二十里,周苏忿生之邑也。周桓王与郑?赞、茅,襄王又以?赞、茅与郑,即此。徐广曰:修武故县有茅亭。○崇宁驿,在县治东南。又县南十里有亢村驿。

淇县府北五十里。北至彰德府汤阴县六十里,东至直隶?县七十里。汉河内郡朝歌县地。唐、宋时,卫县之鹿台乡也。元初置淇州,又置临淇县为州治,属大名路。至元三年,省临淇县,以淇州属卫辉路。明初,改州为县。今县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六里。

○朝歌城在县东北。杜佑曰:卫县西二十里有朝歌古城。《括地志》在卫州东北七十二里,即纣所都也。《左传》:齐伐晋,取朝歌。战国时,属魏。秦始皇五年,拔魏朝歌。汉因置朝歌县。隋改曰卫县。今见直隶?县。近《志》云:县东二十里有卫县城,康叔所封。又云:今县西南二十里有朝歌寨。

临淇城县西北十里。东魏天平初,置临淇县,属林虑郡。北齐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属相州。唐废。元初,复置临淇县,为淇州治,盖因旧名也。《志》云:今彰德府林县南七十里有临淇城。又魏德城,在县东,亦东魏天平二年置,属林虑郡。北齐废。《括地志》:魏德故城,一名晋鄙故城,在卫县西北五十里,即信陵君矫夺晋鄙兵处。

○朝阳山在县西十五里。有岩石泉林之胜。又县西南三十里有青岩山。唐天宝末,甄济隐此,安禄山辟之不就。其上有水帘洞。又县西北二十里有灵山,上有黑龙泉。又金牛岭,在县西十五里。

○淇水在县西北三十里。《山海经》:淇水出沮洳山。《水经》:淇水出隆虑县西大号山。杜佑曰,出共县之共山,是矣。上流自彰德府汤阴县流入境,又东至大名府?县西而入卫河。淇水亦兼清水之名。○阳河,在县西南三里,一名太和泉。自辉县东流,经县界,东入卫河。相传纣斫朝涉之胫于此,亦名斫胫河。

肥泉在县东。《水经注》:淇水至朝歌东南,有马沟水出朝歌城北,东南流合美沟水。美沟水出朝歌西北大岭下,东南流与马沟水合,又东南注于淇水,为肥泉。《诗》曰:我思肥泉。《尔雅》:归异出同曰肥。犍为舍人曰:水异出,流行合同为肥。是水异出同归矣。

○淇园在县西北,地名礼河社。汉武帝塞瓠子决河,下淇园之竹以为犍。东汉初,寇恂为河内太守,讲武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章帝建初七年,幸淇园。今废。瓠子河,见直隶开州。○淇门驿,在县城西南,明初置。城西北又有淇县递运所。

鹿台在县东北。刘向曰:朝歌城中有鹿台,大三里,高千尺。《志》云:今县之南阳社有鹿台,县东北吴里社有巨桥,皆殷纣积粟处。

黄桥在县西南。胡氏曰:朝歌西有黄泽,泽水右入荡阴县之荡水,谓之黄萑沟。桥当在沟上。晋永康二年,成都王颖起兵于邺,讨赵王伦,前锋至黄桥,为伦党孙会等所败,即此。亦见直隶内黄县。

辉县府西六十里。北至彰德府林县百七十里,西北至山西陵川县九十里。本共伯国,春秋时属卫,战国时属魏。汉置共县,属河内郡。高祖封旅罢师为侯邑。晋属汲郡。后魏因之。东魏改属林虑郡。后齐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共城县,属怀州。唐武德初,置共州。四年,州废,以县属殷州。贞观初,属卫州。宋因之。金大定中,徙卫州治此,以避河患。旋复旧,改县曰河平,又改曰苏门。贞?中,又置辉州治焉。元省苏门入州。明改州为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五十二里。

○共城今县治。春秋时卫邑。《左传》隐元年,郑公叔段出奔共。《战国策》:信陵君曰:通韩上党于共、宁;又云河内共、汲者也。秦灭齐,迁王建于共,饿而死。汉置共县。晋及后魏因之。隋改置共城县。自唐至宋,因而不改。宁,见修武县。

凡城在县西南二十里。周公子凡伯国。《左传》:凡、蒋、邢、毛、胙、祭,周公之胤也。隐七年,王使凡伯来聘。唐初,因析共城置凡城县,属共州,寻省。○王莽城,在县西北八十五里。三城如鼎足,相传王莽所筑。又县西南有邓城,南北朝时所置城也。

重门城在县西北二十里。魏主芳为司马师所废,降为邵陵公,筑宫于河内重门,即此。又刘曜为石勒所擒,谓勒曰:颇忆重门之盟否?又有重门山。后魏太和初,怀州民伊祁苟聚众重山作乱,洛州刺史冯熙讨平之,是也。或曰即苏门山之别名云。○山阳县城,在县西南七十里,本修武县之重泉村也。清水源于此。金兴定四年,置县,隶辉州。元省为山阳镇。

太行山县西五十里,连怀庆府界。有白陉,太行第三陉也。详见前名山太行。苏门山县西北七里。一名百门山。有百门泉,泉通百道,《卫风》所咏泉源在左者也。或谓之百泉。《左传》定十四年,晋荀寅、范吉射以朝歌叛,晋人败郑师及范氏之师于百泉。宋建炎元年,王彦与金人战败,保共城西山,即苏门山云。卫水源于此。○共山,在县北七里,亦名九峰山,又谓之共北山,苏门之别阜也。杜佑曰:淇水源出于此。又方山,《志》云:在县西十里,山方正而上下平坦。

白鹿山县西北五十里。与太行连接,长泉水出焉。东晋太元十七年,丁零翟钊为慕容垂所败,自滑台北济河,登白鹿山,凭险自守处也。○黑麓山,在县北四十里。《水经注》谓之黑山,清水出于此云。

○黄河旧在县南。宋熙宁六年,内侍程舫言:得共城县旧河漕,若疏导入三渡河,可灌西坑稻田,即此。《志》云:三渡河,在县西四里,源出百泉之南,流入卫河。卫水在县城北。源出苏门山,谓之搠刀泉,南流入新乡县境。《宋志》卫河源出百门泉,是也。《漕河考》:卫河自山东临清而下,每虞浅涩,盖因发源之处,建有仁、义、礼、智、信五闸,壅泉灌溉民田,以致水不下流。合于粮运时,将五闸封闭,俾水尽归运河,余月或从民便云。

清水在县西南七十里。有重泉并注,东流经获嘉县境,下流合于卫河。○长泉水,在县西。出白鹿山,东南伏流一十三里,至邓城西北,重源浚发,世亦谓之重泉水。南径邓城,又谓之邓渎。亦谓之白屋水。司马懿征公孙渊,还达白屋,即此水也。又东注于清水。

侯赵川在县西北三十里,接彰德府汤阴县界。四面皆山,中甚平旷,即苏门之北麓本无川也。宋建炎元年,岳飞破金人于新乡,复其城,又败金人于侯赵川,引军益北,战于太行,又败之。○侯赵川关县西北七十里。又鸭子口关,在县西七十里。俱有巡司。县西北十里又有马武寨。盖皆太行之要隘也。附见:

守御卫辉千户所在府城内。洪武二十三年置,属怀庆卫。

◇彰德府东至直隶大名府二百二十里,南至卫辉府一百九十里,西南至山西泽州三百二十里,西至山西潞安府三百里,北至直隶广平府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一千二百里,至南京一千七百里,至布政司三百六十里。

《禹贡》冀州之域。殷河?甲居相,即此。春秋为晋东阳地。战国为魏之邺地,后属赵。秦为邯郸郡地。汉为魏郡治邺,见临漳县。东汉末,冀州徙治焉。曹魏以受封于此,称为邺都。晋仍为魏郡,属冀州。后赵石虎、前燕慕容隽,并都邺苻坚灭燕,亦置冀州,治邺。后魏仍为魏郡,兼置相州魏主?取河?甲居相之义,置州名相。东魏都此,改司州以魏郡太守为魏尹。北齐又都之改魏尹为清都尹。后周仍置相州及魏郡周末,移治安阳城。隋初,废郡,炀帝复改相州为魏郡。唐仍曰相州。天宝初,改为邺郡至德二载,安庆绪据此,伪改安成府。乾元初,复为相州五代梁乾化五年,分天雄军置昭德军节度于此。明年,入晋,仍合于天雄。五代晋天福三年,置彰德军兼领澶、卫二州。宋仍为相州亦曰邺郡及彰德军。金为彰德府。元曰彰德路。明初复为彰德府,领州一,县六。今仍曰彰德府。

府山川雄险,原隰平旷,据河北之噤喉,为天下之腰膂。春秋晋之东阳地也。《左传》襄二十二年,齐侯伐晋,赵胜帅东阳之师以追之杜预曰:东阳,晋之山东,魏郡广平以北是也。战国魏得其地,雄于三晋,后入于赵。范雎谓秦王:弛上党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又国子曰:兼魏之河南,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其后谓之邺。燕太子丹曰:今秦举兵临赵,王翦数十万之众距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必不支秦。两汉以来,魏郡称为雄固。袁绍窃据于此,既而曹公擅有之,训兵积粟,雄长中原。左思《魏都赋》:尔其疆域,则旁极齐、秦,结凑冀道;开胸殷、卫,跨蹑燕、赵;山林幽映,川泽回缭。晋永嘉末,张宾谓石勒曰: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山河四塞,宜北徙据之时石勒在葛陂,故云北徙。葛陂,见新蔡县,以经营河北。勒遂引兵渡河勒至邺,会刘琨兄子纟寅方镇邺,保三台以自固,诸将欲攻之。宾复曰:三台险固,攻之未易猝拔。乃进据襄国,今直隶顺德府也。其后石虎自襄国徙都邺,慕容氏亦雄据于此。拓跋孝文之去代迁洛也,经邺,登铜雀台,其臣崔光进曰:邺城平原千里,漕运四通,有西门、史起旧迹,可以富饶,请都之。及高欢自赵州入邺,一战而霸业遂成,既管魏权,挟其主东迁。是时兵力雄盛,十倍于关西矣。周末,尉迟迥举相州之众,问罪杨坚,西方震动,韦孝宽仅而克之。及隋末,群雄角遂,起于河北者,未尝不急争相、邺。盖驰逐中原,邺其绾毂之口矣。唐天宝乱起,再犯关、洛,相州每当其冲。安庆绪偷息于此,犹足以抗九节度之师;田承嗣恣睢自擅,天雄兵力为河北最者,岂非相州形胜有以助之欤?朱梁之季,犹争相州以图河北。刘知远之自立于太原也,契丹亦知置军彰德以扼要害时契丹犹据汴,乃分屯昭义、彰德、河阳以备太原之师。宋靖康初,女真将粘没喝犯泽州,种师中议由邢、相捷出上党,捣其不意,当可以逞,不果。夫相州唇齿泽、潞,臂指邢、?,联络河阳,襟带澶、魏,其为险塞,自关以东当为弁冕。或以地气偏残,人情险?而少之,岂笃论哉?又漳水在邺,富饶所资也。《史记》:魏西门豹为邺令,凿十二渠以富民邺西有十二?登,亦名西门渠。《汉·沟洫志》:史起为邺令,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汉武帝太初二年,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陂流以溉民田。曹公建安十八年,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漕白沟,即卫河。见大名府。东魏天平中,决漳水为万金渠,亦曰天平渠。唐咸亨三年,又引为金凤、菊花诸渠以溉邺南详见临漳县。宋天圣四年,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