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五十四 杂治门 中恶附论

卷二百五十四 杂治门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四 杂治门 中恶附论

  夫病者。卒心腹胀满。吐利不利。如乾霍乱状。世所谓中恶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忧。遂为邪鬼所击。或复附着。沉沉默默。寤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无失。人有欺心。已知其兆。登高涉险。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其状万端。如醉如狂。不可概举。此皆神鬼及诸精魅附着惑人。或复触犯忌讳土地神灵。为其所作。非有真实。但随方俗考验治之。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邪之气卒中之也。夫人阴阳顺理。荣卫调平。神守则强邪不干。若将摄失宜。精神衰弱。便中鬼毒之气。其状卒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又凡卒中恶。腹大而满者。诊其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又中恶吐血数升。脉数细者死。浮焱加疾者生。中恶者差后。余势停滞。发作则变成疰也。

  方

  备急散一名雄黄散出圣惠方 治卒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排、及中蛊毒注。吐血、下血。及心腹疼痛胀满。寒热毒病。

  雄黄研二两 丹砂研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一分 桂去粗皮 藜芦各一分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 野葛三分 芫花醋炒四分 巴豆仁三十五个去心熬 右将巴豆别治如脂。余细为散。以巴豆合捣令匀。瓷器贮之。密封勿泄气。遇急病。水服一分许。加至半钱。凡老幼减半。病在头当鼻衄。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利。在四肢。则汗出而愈。

  辟秽丹 能辟秽气。

  细辛半两 甘松一两 川芎二两 右为细末。水丸如弹子大。久窨妙。每烧一丸。加麝香少许。如无亦可。

  桃皮汤出圣惠方 治中恶气喘急。心腹痛。胸胁胀满短气。

  桃皮一握东引者 白杨皮一握 栀子仁十四枚 真珠研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各二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两 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 右除真珠外。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大枣。煎至一盏。去滓内真珠末半钱。搅匀温服。一方、无白杨皮。

  当归散出圣惠方 治中恶心腹痛。胸胁短气。

  当归二两锉碎微炒 栀子仁一两 桃白皮二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脐 赤芍药一两 蓬莪廿□戍一两 桂心一两 吴茱萸一两汤浸十次焙乾微炒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入豉五十粒。煎至六分。去滓即时温服。

  桃皮汤 治中恶心痛。胸胁□□□刺喘急。

  桃东行白枝皮锉一握 丹砂研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当归切焙三两 桂去粗皮三两 附子炮裂尽去皮脐一两 吴茱萸汤浸焙乾炒 香豉炒各五合 右除丹砂外。锉如麻豆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碎。煎取七分去滓。入丹砂末半钱、温服。

  雄黄膏一名五毒神膏出肘后方

  雄黄二两 朱砂二两 当归二两 椒二两 乌头一升 薤白一升 右以苦酒渍一宿。猪脂五斤。东南陈芦煎五上五下。绞去滓。内雄黄朱砂末。搅令相得毕。诸卒百劳、温酒服。如枣核一枚。不差更服。得下即除。四肢有病可摩。痈肿诸病疮。皆摩傅之。夜行及病冒雾露。皆以涂人身中尤佳。

  朱砂丸出圣惠方 治中恶、客忤、垂死。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雄黄一两研水飞过 麝香一分别研入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为末 巴豆二十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右细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不计时。以粥饮下三丸。不利更服三丸。渐加至五丸、七丸。以利为度。

  空青散出圣惠方 治中恶、客忤、垂死。

  空青一两细研 麝香一分细研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雄黄半两细研 右研相和令匀。每服醋一合相合。调散半钱。不计时候。又用汤一合。与醋相匀服之。须臾即吐为妙。

  朱犀散出经验良方 治中恶、中忤、鬼气。其证、暮夜或登厕。或出郊野。或游空屋。或人所不至之地。忽然眼见鬼物。鼻口吸着恶气。惊恐倒地。四肢厥冷。两手握拳。鼻口出清血。性命须臾不救。此证与尸厥同。但腹不鸣。心胁俱暖。切勿移动。即令人围绕。打鼓烧火。或烧麝香、安息香、苏木、樟木之类。醒、方可移归。

  犀角半两镑石□屑研末 生麝香一分 大朱砂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和匀二钱。用井花水调灌服。如无前件药。只用单方。

  桃枝汤出危氏方

  用雄黄为末。每服一钱。桃枝叶煎汤灌下。如无雄黄。只用后方。

  又方出危氏方

  用故汗衣。或用浊衣。着在上身多时。久遭汗者、佳。浊衣者久着上身内衣也。男用妇衣。妇用男衣。烧灰。每服二钱。百沸汤点灌服。

  雄黄丸出圣惠方 治患鬼气出鬼毛方。

  独颗蒜一枚 雄黄一钱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右都研。为丸如麻子大。每日空心。以粥饮下三丸。静坐少时。鬼毛、自爪甲中出矣。当汗出即差。

  备急丸一名追魂丹出圣惠方 疗心腹卒暴百病。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刀刺。气急口噤。风气滞迷。绝不知人。

  巴豆去心去油 乾姜炮 大黄各二两 右为细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温水送下。不拘候服之。一方、为散研。以水三合灌之、亦可枣穰为丸。停尸卒死者。以暖水化服之。若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喉。须臾差。未知更与三丸。腹当鸣转。即吐下便愈。若口已噤闭。亦须折齿灌之。药入喉即差。此药无问一切杂病。并能治之。

  麝香散出圣惠方 治卒中恶。心腹刺痛。去恶气。

  麝香研一分 犀角屑半两 木香半两 右为散拌匀。每服二钱。空心热水调下。日再。未止更服。亦可浆水调服。

  吴茱萸散出圣惠方 治中恶、心神烦闷。腹胁刺痛、宜服。

  韭根一握切 乌梅十四枚碎 吴茱萸汤洗焙乾炒二两半 右以潦水五升煮之。以病人栉、内其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时饮之。

  备急散 治卒中恶。心痛胀满。欲吐短气。

  大黄二两 桂心四两 巴豆一分去心皮熬研 右为散。取一钱。以汤七合和服。当吐下、即愈。

  雄黄散出圣惠方 治卒中恶、心腹□□□痛。<?夹刂>急胀满。

  雄黄半两 赤小豆半两炒熟 瓜蒂半两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以温浆水调服一钱。服至钱半。当小吐。若不吐、加至二钱。

  又方出圣惠方 治中恶、闷乱腹痛。心膈不利。宜服、吐。

  桂心一两 生姜三两 栀子十四粒 豉五合 人参芦头一分酒锉 右捣碎。以酒二升微煮之。去滓顿服之。取吐为度。一方、无人参芦头。

  三神方 能辟死气。

  苍术二两米泔浸两宿焙乾 白术半两 甘草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白滚汤点服。

  治中恶吐血、欲死。

  用水煮苏木汁一升、服之。

  治中恶出千金方

  用葱心黄、刺鼻孔中。血出愈。肘后方云、入七八寸。无不见效。

  又方出千金方

  用大豆二十粒为末。鸡子黄并酒相和。顿服。鸡子白亦可。

  又方出千金方

  使人尿其面上可愈。肘后方云。此扁鹊法。

  伏龙肝散出千金方 治中恶、并蛊毒。

  冷水和伏龙肝。如鸡子大。服之必吐。

  又方出千金方

  右温二斗猪肪。顿服之。

  又方出千金方

  车车□工脂如鸡子大。温酒烊令热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用腊月野狐肠、烧灰。以水服方寸匕。

  又方出本草

  用香墨为末。水服一钱。

  犀角散 治卒中恶、心痛。及心风烦闷。热毒筋骨中风。

  用犀角研为末。和水服之。

  治中恶气、欲死。出圣惠方

  取釜底墨半两。盐一钱和。去滓研入热水一盏、调服。

  艾叶汤出圣惠方 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者短气不语。以手按之。得其痛处。则病人色动。恐人近之。宜艾叶傅。

  取生艾小叶。挼碎敷痛上。厚寸余。以沸汤和灰作泥。令热传艾上。冷则易之。不过再敷、愈。一方、以熨斗者火熨艾上。令一平人。在病人中恶毒处。轻轻连熨数遍。暖气运动即愈。

  治中恶心气欲绝出圣惠方

  取新牛粪绞汁服。无新者以乾者浸汁服。或乾以水煮之。若口不开。拗口。内药也。

  又方出十便良方

  仰卧。以物塞两耳。以竹筒。内病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病人即噫。则勿复吹也。

  治卒中恶气绝出圣惠方

  取真朱砂书舌作鬼字。额上亦书之、大良。

  又方出肘后方

  先以衣三重、藉服上。以铜器着衣上。随取少许茅。于器中烧之。茅尽益之。勿顿多也。取愈乃止。

  救卒中恶死、及卒死。出肘后方

  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人。又可以竹筒吹之。并捧其肩上。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又方出肘后方

  取雄鸭就死人口上。断其头。以热血沥口中。并以竹筒吹其下部。极则易人。气通下即活。互吹之。

  治卒暴死

  用鲤鱼齿烧灰。酒服方寸匕。

  扁鹊陷米丸出肘后方 疗内胀病。并蛊疰、中恶等。及蜂百毒。

  雄黄一两 真丹砂别研一两 矾石熬一两 生矾石一两半烧灰 鬼臼一两半 蜈蚣一枚赤足者炮炙 斑猫去翅足 龙胆 附子炮各七枚 藜芦七分炙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熬 右捣筛蜜和。捣千杵。腹内胀满病、中恶、邪气、飞尸、游走、皆服二丸。如小豆。若积聚、坚结、服四丸。取利、洩下虫蛇五色。若虫疰病、中恶邪、飞尸、游走、皆服二三丸。摩痛上。若蛇蜂百病。若溪毒射工。其服者。视强弱大小。及病势轻重。加减服之。

  中和汤出卫生家宝方 治忽感恶气。昏闷晕倒。逆冷气绝。卒中、惊气、四肢厥冷。用香附子。不拘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心痛醋汤服。

  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然而绝。皆是中恶、救之方。出肘后方

  右破白犬以搨心上。无白犬、白鸡亦佳。

  又方出肘后方

  右取丹雄鸡冠血。管吹内鼻中。

  治破腹中恶血、杀虫。

  用马鞭草。生捣水煎。去滓再煎如饴。空心酒服一匙。恶血皆下、良。

  治中恶。及救死。或先病、常居寝卧。奄然而绝。

  以韭捣汁、灌鼻中。一方、用薤汁。

  治中恶、心痛。孙真人食忌本草

  用苦参一两。酒一升半。煮取八合。乘热顿服。

  治鬼气注忤、中恶、心腹痛。背急、气喘、恶梦、常悸、为鬼神祟挠者。

  以古榇板。用水酒和。东引桃枝同煎服。当得吐下。弥古者佳。杉材最良。千岁通神。

  治忽心中恶心。口吐清水者。出本草

  取高良姜根。如骰子块。含之咽津。逡巡即差。若臭亦含咽。更加草豆蔻。同为末。煎汤常饮之、佳。

  辟恶气出本草

  以腊月鼠。烧灰为末。服一钱。水调之佳。

  辟恶气出本草

  取兜纳香烧之。能辟远近恶气。

  治恶气、令人身香、羹。出本草

  用白茅香煮服之。亦可作汤、浴之。

  去恶气出本草

  取橙子穰。和盐蜜。细细食之。

  治恶气。温中消食。出本草

  取扰殿以豆浆汁食之。芳香好味。

  治恶胀满出本草

  以桃橛煮服之。三载者良。

  除身中一切恶气、不洁之疾。令人白净。肌体滑泽。

  以天门冬、煮食。

  除邪辟恶出本草

  以麝香一剂。安于枕盒中、枕之。

  治恶气心痛出本草

  以吐舌木。酒煮服一合。

  祛鬼气出本草

  用迷迭香。烧之去鬼。

  辟恶出本草

  以五月五日。取楝叶佩之。

  治中恶、疰忤、心腹痛。出本草

  以腐竹根先入地者。煮服之。一名、鬼齿。先入地者。亦名鬼针。

  治鬼气、中恶、疰忤。心腹痛、恶梦、鬼神。出本草

  用粮罂中水。浸。一合。多饮令人心闷。

  伏鬼物恶气出本草

  用磨石烧赤热。投酒中、饮之。

  治恶气、中恶、心腹痛、鬼疰。出本草

  以钓樟材。用酒煮服之。

  辟邪恶鬼出本草

  以火槽头带之。

  辟恶出本草

  以酒服之。昔三人晨行山中。一人健。一人病。一人死。健者饮酒。病者食粥。死者空腹。凡酒力辟恶。胜于作食。

  治恶鬼神注刺痛、霍乱。

  以<??觔>子磨散。酒饮服。

  治中恶、鬼气。出本草

  取厕筹烧。取热气彻上。

  治中恶与卒死鬼击亦相类为治。皆参取而用之。若已死、并用。出本草

  右捣、菖蒲。生绞汁灌之、立差。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如语声。股间暖、是也。亦以此方治之。

  治中恶客忤垂死出本草

  以麝香一钱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差。

  治中恶疰忤出本草

  用热暖姜酒一碗。服即止。

  治中恶、脱肛。出本草

  用年久笔头。烧灰水饮之。

  治中恶、心腹刺痛。出本草

  以羊尿烧薰鼻中。

  治恶病出本草

  以松叶阴乾。捣为屑。丸服。无不差。

  辟恶出本草

  以琥珀带之。

  辟邪恶气出本草

  用真降香、令小儿带之。

  辟恶出本草

  以丹砂带之。

  辟恶鬼出本草

  以虎爪悬小儿背上。

  杀鬼、去邪气。出本草

  以桃木中蠹、食之。

  治鬼气出本草

  取樗木根皮一握。细切。以儿童小便二升。豉一合。浸宿。绞取汁。温一沸。三五日、一度服。

  辟邪恶。去鬼气。出本草

  以苏合香。俗云师子尿。赤黑色、烧之。

  治百病一切恶气疰病。出本草

  以麝香研末。以水服之。

  疗一切鬼气出本草

  取初生艾实。作乾菜食之。

  治鬼气出本草

  取青蒿子为末。酒服之。方寸匕、差。

  治鬼气出本草

  取必栗香。煮服之、并烧。

  杀鬼毒出本草

  用堇菜生取汁半升。服即吐出。一名堇葵。

  治鬼气出本草

  以白蒿子末。和酒服之。良。

  治鬼气注忤出本草

  以枕材煮汁服之。

  治心腹恶气

  取艾叶捣汁饮之。

  治卒恶心腹不安

  以茴香茎叶。煮食之、即差。

  治百恶气

  取艾子和乾姜。捣作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再服。其鬼神即速走出。能消一切冷血。田野之人。与此方。相宜也。

  疗恶疾

  以狼毒秦艽等分。捣末。酒服方寸匕。日日常服之。瘥。辟恶。

  以雄黄服之。

  鬼魅附论

  夫心者、精之合。神之舍也。心气不足。精神衰弱。邪气乘虚而感。则为鬼魅。其状令人喜怒不常。情思如醉。或狂言惊怖。向壁悲啼。梦寐多魇。与鬼交通。病乍寒乍热。腹满短气。不能食。诊其脉。人迎气口。乍大乍小。乃鬼魅所持之候也。

  方

  阿魏散 治梦与鬼交通。及狐狸精魅等、方。

  野狐皮焙炙 豹鼻焙各七枚 狐头骨一具炙 雄黄一两 腽肭脐一两 鬼箭羽一两 露蜂房一两 白术一两 虎头骨炙一两 驴马驹驼牛等毛各四分烧作灰若骨蒸气如泥加死人胸骨一两炙 阿魏二两炙 右捣筛为散。搅使调匀。又先以水煮松脂。候烊接取以和散。和散之时。勿以手搅。将虎爪搅和为丸。如弹子大。以薰患者。欲薰之时。盖覆衣被。勿令药气轻洩。别捣雄黄为末。以藉药。烧药节度。一如薰香法。其药一分。于床下薰、弥善。忌桃李雀肉等。

  雄黄散 治五脏六腑气少。亡魂失魄。五脏不安。忽喜忽悲。恐怖如有鬼物。皆发于大惊。及当风从高坠下、落水所致。悉治之。

  雄黄一两细研 黄芩半两 黄连三分去须 黄檗一分锉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黄芪半两锉 桂心半两 细辛半两 黄环半两 泽泄半两 山茱萸半两 蒲黄二分 麻黄半两去根节 人参半两去芦头 右罗为散。每服不计时。以温酒调下一钱。日三服。不止稍增至二钱服。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十分合。一方、有生地黄二分。一方、有蜀椒五分。乾姜四分。

  九精丸 治感鬼魅邪气。惊怖悲啼。休作无时。一名九物牛黄丸。

  牛黄研二两 荆实二两 曾青研二两 五屑研二两 雄黄研二两 空青研二两 赤石脂研二两 元参二两 龙骨二两 右为末。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食前温酒下、日三。以止为度。

  黄环丸 治邪气鬼魅。脉见人迎气口。时大时小。

  黄环五两 琥珀研二两 丹砂研二两 生银水磨细二两 龙胆二两 白头蚯蚓微炒一两 元参去心一两 大黄锉炒一两 <?艹闾>茹一两 右为细末。酒煮面糊和丸。如绿豆大。鸡鸣及日中时。用温麝香酒。下十丸。稍加至二十丸。以止为度。

  煞鬼五邪丸 治邪气鬼魅所持。妄言狂走。恍惚不识人。

  丹砂研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鬼臼去毛炙一两半 赤小豆一两半 鬼箭羽去茎二两半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五十枚 芫青三十枚炒去翅足 右除研者外。捣罗为细末。入雄黄丹砂。再研拌匀。閒蜡和丸。如弹子大。囊盛之。男左女右。系于臂上。小儿系于头。合药时、勿令妇人鸡犬见。亦可用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米饮下。日服数次。不拘时候。神定即止。

  大杀鬼丸 绝一切鬼魅魍魉。

  虎头骨三两 雄黄一两研细 鬼臼一两去发 天雄一两去脐 皂荚去子及皮一两 芜荑一两 藜芦一两去芦头 右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杏核大。伏尸、恶疰、为患者。烧一丸。安室四角。热疾时气。烧一丸。安床头边。牛马疫疾。烧一丸安圈中。

  虎爪丸 治狂邪鬼魅。妄语狂走。恍惚不识人。一名。杀鬼丸。

  虎爪烧三两 丹砂细研一作赤朱 雄黄研细 蟹爪烧各一两 右除研者外、为细末。再入研者拌匀。閒蜡为丸。如梧桐子。每至正旦。及有狐魅处焚之、甚妙。以薰巫人。即神去。一方、无蟹爪用鳖爪。消松脂和丸。如芡实大。堂中烧。

  四物鸢头散 治鬼魅。

  东海鸢头是由拔根 黄牙石又名金牙 防葵各一分 莨菪子一分水淘去浮者水煮金牙出曝炒令黄色 右药捣筛。以酒服方寸匕。欲病人见鬼。增防葵一分。欲知鬼主者。复增一分、看验。防葵、莨菪、并令人迷。或恍惚如狂。不可多服。

  又方 治女人与鬼物交通。独言笑。或悲思恍惚。

  雄黄 人参 防风各一两 五味子一升 右为散。早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松脂三两烊 雄黄一两 右用虎爪搅令调。如弹子。一丸夜内笼中、烧之。令女裸坐笼上。被急自蒙。唯出头耳。过三薰、即断。

  鹿角散 治妖魅病人。不论鬼是男女。喜梦鬼通。致精神恍惚。

  用鹿角镑屑。捣罗为细末。水服方寸匕。自言则差一方、用酒调服三服。

  治精魅感着。语言狂乱。悲怖不常。不饮食。

  用水银一两。入浆水一盏。炭火上煎。取三分。去火、取生水银。如豌豆大。空腹服一丸。晚再服一丸。日三。或作神符裹生水银。空腹吞之。

  雄黄散 治鬼迷不寤、及卒魇。

  用雄黄研如粉。吹入病人两鼻中差。桂亦佳。

  辟诸邪祟附着。及小儿惊哭恐悸。

  于安息处。取一皂子焚烧。令烟起、邪自去。

  治百邪鬼魅

  服头垢、如小豆大。

  又方 治鬼魅。

  用水服獭肝末、日三。千金翼、用獭肉末。

  疗癫狂、鬼魅、及蛊毒。

  用鹊巢多年者、烧之。亦傅瘘疮、良。

  治鬼魅、传尸、温疫、魍魉、神等。

  取古厕木。以太岁所在日时。当户烧薰之。

  辟百邪鬼魅

  以雄黄佩之。鬼神不能近。入山林、虎狼伏。济川、毒物不敢伤。

  辟邪魅

  以白芥子烧灰、服。

  治鬼魅、神邪、及狐魅。

  以豹鼻和狐鼻、煮服之。

  治妖魅

  以狐心肝、生服。

  治人卧忽不寤

  勿以火照。照之杀人。但痛啮其肿。及足拇指甲际。多唾其面即活。以菖蒲末吹两鼻中。又桂末吹舌下。

  治狐魅

  以鹰嘴及爪。烧灰为末。和饮服之。

  治精魅邪气

  以桃符煮汁饮之。一、以桃双丸散服之。一、以桃仁每夜嚼一颗。合蜜涂手面、良。

  治妖魅瘟疫

  朱砂 雄黄 右为末。调醋滴入鼻中。

  鬼魇附论

  夫鬼魇者、屈也。谓梦里为鬼邪之所魇屈也。凡人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若形数惊恐。心气妄乱。精神慑郁。志有摇动。则有鬼邪之气。乘虚而来。入于寝寐。使人魂魄飞荡。去离形骸。故魇不得寤以致死。必须人助唤。并以方术治之乃苏。若在灯光前魇者。是魂本由明出。唤之无忌。若在夜暗处魇者。忌火照。火照则魂不复入。乃至于死。又人魇须远呼。不得近而急唤。恐神魂或致飞荡也。

  方

  镇心丸 治心气怯弱。常多魇梦。恍惚谬妄。

  紫石英研二两 丹砂研一两 雄黄研 白茯苓去黑皮 茯神去木 银屑 菖蒲 桔梗去芦头炒 人参 乾姜炮 远志去心 甘草炙锉各二两 防风去芦头 防己 当归切焙 桂去粗皮 铁青各一两 细辛去根留叶一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以热水下。日三。增之。

  大定心汤 治心虚悸。恍惚多忘。或寐惊魇。神少不足。

  人参 茯苓 茯神 远志去心 赤石脂 龙骨 乾姜 当归 甘草炙 白术 芍药 大枣 桂心 防风 紫菀各二两 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为五服。日三夜二。忌如常法。

  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心气虚悸。恍惚多忘。或梦寐惊魇。神气不足。

  人参去芦头 茯神 远志去心 赤石脂 龙骨 乾姜炮裂锉 当归锉微炒 甘草炙微赤炒 白术 白芍药 熟地黄 桂心 防风去芦头 紫菀去苗土以上各一两 右捣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日三。

  茯神散出圣惠方 治虚羸。心气乏弱、多魇。

  茯神一两 黄芪一两锉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白芍药一两 乾姜一两炮制锉 远志二两去心 人参一两去芦头 桂心一两 右捣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八毒赤丸出济生拔萃 治男子妇人。染着神鬼。谓之鬼疰病。服之甚有效验。

  矾石 雄黄 朱砂 牡丹皮 附子炮 藜芦 巴豆各一两 蜈蚣一条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六七丸至十丸。冷水送下、无时。昔副使许可道。至雄州请医。看脉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气血不匀。邪气伤正。本官说、走路到邯郸驿中。夜梦一妇人着青衣。不见面。用手于胁下打了一拳。遂一点痛。往来不止。寒热不食。医言乃鬼击也。可服八毒赤丸。本官言、常读明医录中。看李子愈八毒赤丸。为杀鬼枚子。遂与药三粒。卧服。旦下清水二斗、立效。可谓如神。合时、宜斋戒心志。

  小定心汤 治形体虚羸。心气怯弱。多魇善忘。

  茯神去木一两 甘草炙锉 芍药 乾姜炮 远志去心 人参 桂去粗皮各二两 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入枣二枚劈。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外台秘要有川芎无甘草

  伏龙肝散出千金方 治鬼魇不寤。

  用伏龙肝为末。吹鼻中。或以桂心末。以芦管吹入两鼻中。

  雄朱散出卫生家宝方 或到客官驿。及久无人居冷房。睡中为鬼物所魇。旦闻其人呃呃作声。便令人叫唤。如不醒。此乃鬼魇也。不急救则死。

  牛黄 雄黄各一钱 大朱砂半钱 右为末。每挑一钱、床下烧。一钱用酒调灌之。

  凡人好魇出本草

  以桃仁熬去皮尖。三十枚。以小便下之。

  雄黄散出圣惠方 治卒魇。

  用雄黄为末。细筛以管吹入鼻孔中。一方。加桂心末佳。

  麝香散出十便良方 疗卒魇。

  用虎头为枕。一方枕麝香一分于头边。又灌麝香少许。

  治卒魇出十便良方

  令一人坐头边守。一人于户外。呼病人姓名。坐人应曰在。便苏。

  治魇死不觉者出千金方

  慎灯火。勿令人手动。牵牛卧其上、即觉。若卒不能语。取东门上鸡头为末。以酒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治卒魇昏昧不觉。魂魄外游。为邪所执录。切忌火照。

  右用皂荚为末。如大豆许作丸。吹鼻中。嚏则气通。起死回生。集验方、治中恶。

  辟魇出千金方

  用雄黄如枣大。系在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张文仲云男左女右带之。一带头上。尤妙。

  又方出圣惠方 治卧忽不寐。勿以火照杀人。但痛啮拇指甲际而唾其面则活。如不醒者。移动些子。徐唤之。若有灯即存。如无灯切不可用灯照。

  取捣韭汁吹鼻孔中。及灌两耳。如冬月用韭根。取汁灌之口中。并两鼻孔。

  又方出经验良方

  用桃柳枝东边者。各七寸。煎汤三盏。候温灌服。

  又方出经验良方

  用灶心土。捶碎为末。每服二钱。新汲井花水调灌。更挑半指甲。吹入鼻中。

  治卒魇出圣惠方

  以菖蒲吹入两鼻中。以桂末内于舌上。亦得。

  治卒魇出金匮方

  右剔取左角发方寸。烧末酒和。灌令入喉。立起。

  半天河

  取竹篱头雨水。及高树穴中所盛天雨。能杀鬼精。恍惚妄语。勿令知之。与饮差。

  破棺散一名复生散出经验良方 治魇寐卒死。及为墙壁竹木所压。水溺、金疮、卒致闷绝。产妇恶血冲心。诸暴绝证。又兼治自缢死。一切横死。心温并用之。用半夏。汤洗七次去滑。不拘多少为末。每一大豆许。吹入鼻中、即活。但心头温者。一日可活。

  又方 治心下温、一日可活。

  用生姜汁、调苏香丸、灌之效。

  治卒魇不寤出圣惠方

  以芦管吹两耳。并将其人头发二十茎作绳。内鼻孔中。或割雄鸡取血。以管吹入喉咽、大良。

  治魇及恶梦出圣惠方

  用麝香不拘多少。安头边、佳。又灌麝香少许在口中。

  治卒魇不寤

  卒魇之人。多语声不出。不必高叫。但敲卧床。其人当自寤。

  治卒魇死出十便良方

  以井底沉泥涂死人目。令人垂头就井。呼姓名、即活。

  又方

  勿以火照。但痛啮其足后跟。及足大指爪甲、即活。啮其踵不觉者。宜用矾石散。方见鬼击门。又方、以盐汤灌之。

  又方出肘后方

  以瓦甑覆病人面上。使人疾打破甑、则寤。

  又方出肘后方

  以牛蹄或马蹄。临魇人上。亦可治卒死。青牛尤佳。

  卒魇不觉。及凡人喜魇、及恶梦者。出肘后方

  取火烧死者灰。着枕中、履中。枕之即止。

  辟魇寤出肘后方

  以真赤羪方一尺。以枕之。

  治卒死或魇死者出肘后方

  掐两手中指甲内即醒。

  治卒魇。昏不觉。出肘后方

  以笔毛刺两鼻中。男左女右。展转即起也。

  治卒魇梦寐不祥

  将霹雳石作枕。即无此患。

  导引法

  养生方云、拘鬼门。制鬼户。名曰握固法。屈大拇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积习不止。眠时亦不复开。令人不魇魅。又云、人魇勿燃火明唤之。魇死宜闇唤之好。唯得远唤。不可相近而急唤。亦恐失魂魄也。又魇不寤。候人眠睡。则魂魄外游。为鬼邪所魇屈。其精神弱者。魇则久不得寤。乃至气暴绝。所以须旁人助唤。并以方术疗之。即苏也。

  鬼击附论

  夫精足则神旺。精耗则神衰。精神耗衰。血气虚弱。则邪气易袭。故邂逅鬼邪相遇。则为鬼击之病。一名鬼排。言鬼排触于人也。其得之无渐。卒著人。如矛戟所伤。令人胸胁腹满急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衄。或下血。轻者或获免。重者每至不救。治宜符禁之法。兼以辟邪安正之剂。今巫觋实见人。忽被鬼神所击刺摆□□□(琐-王)□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触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负所招。轻者获免。重者多死。犹如周宣燕简辈。事不为虚也。必应死者。亦不可疗。要自不得不救之耳。

  方

  瓜蒂散 治鬼排鬼刺下血。

  麝香 皂荚去皮子 雄黄细研 藜芦去芦头 瓜蒂以上各一分 右为末。如大豆大。以竹筒吹入鼻中。得嚏则气通便活。若未嚏复吹之。以嚏为度。

  祅石散一名吹鼻散又名仓公散 治鬼气排击。心腹刺痛。吐下血、死不知。及卧魇啮踵不觉者、诸恶毒病。此是汉文帝时。太仓令淳于意方。

  生矾石一分以水和赤土裹之炭火三斤烧两炊久取出去赤土 右为散。以竹筒吹大豆许入鼻中。得嚏则气通。气通即活。未嚏者复吹之。又一方、加丹砂、麝香、各半分。

  升麻散 治卒得鬼击。如刀刺。胸胁腹内急痛。不可按仰。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

  升麻 独活去芦头 桂去粗皮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温酒调下。一方去桂、加犀角屑半两。一方、去独活、加大黄半两。

  治卒鬼击如中箭。忽然一点痛如炷。不可忍。

  以桃皮一片。将里面湿处。贴痛上。匙头安枕枝皮。紧搓艾一团如大胡桃。安匙头灸之。须臾痛微散。

  又方 治鬼击、忽然不寤。若火照之则杀人。但痛啮其踵后。足拇指甲际。而多唾其面。即活。

  右作犀角枕佳。或以青木香内枕中。并带。亦辟魇寐。

  治鬼击病 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著人。如刀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即吐血。或鼻中血出。或下血。一名鬼排。

  鸡粪白如枣 青花麻一把 右酒七升。煮取三升热服。须臾发汗。若不汗。盛火炙熨斗熨两胁下使热。汗出愈。

  又方 治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人。如刀刺状。胸胁腹满。□□□刺疼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鼻中出血、下血。一名鬼排。

  以熟艾如鸡子大三枚。水五升。煎取三升。顿服之。

  治鬼击之病。及兵刀所伤。血漏腹中不出。烦满欲绝。卒中。

  以雄黄粉酒、服一中盏。日三。血化为水。

  治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刀刺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吐血、衄血、下血。一名鬼排。

  断白犬头。取热血一升饮之。无白犬、白鸡亦佳。

  治卒中鬼击。及救卒死。或先病。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恶。

  以鸡冠血沥口中。令人下咽。及破此鸡以搨心下。冷即叶于道旁。得乌鸡佳。

  又方

  以猪脂取鸡子大服。未差再服。亦可。一方、以醋一合煮沸。灌喉中良。

  又方

  以刀鞘三寸烧末。水饮之。

  又方 治鬼击。

  用犊子屎半盏。酒三升。煮服之。亦治中毒。

  又方 治鬼击。

  用烧鼠矢如黍米许。水和服。不能以水饮。和少许内喉中。

  又方

  以好醇酒吹两鼻。一方、用醋吹鼻中。

  治鬼击。状卒着如刀刺。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按摩。或吐血及鼻中衄血。

  用盐一盏。水二盏和服。以冷水噀之。吐即瘥。一作盐一两。

  又方

  豆粉一撮。于水中搅饮之。

  又方

  用蓬莪廿□戍研。酒服一盏。

  治鬼打、鬼注、邪气。

  锻鍖下铁屑。水渍搅沫出。澄清去滓。及暖饮三盏。

  治梦中被杀刺或杖打。诸般不祥。卒然衄血、吐血、及下血。甚者九窍皆有。病名鬼击。亦名鬼排。

  升麻 独活 地黄 续断各半两 桂一分 右为末热水服。日三。

  卒忤附论

  夫卒忤者。亦名客忤。谓邪客之气。卒然犯人精神也。此是鬼厉之毒气。中恶之类也。人有魂魄衰弱。则为鬼气所犯忤。喜于道间门外得之。其状心腹□□□痛。胀满气冲心胸。或闷绝不识人。面色变异。腑脏虚竭者。不即治。乃至于死。然其毒气有轻重。轻者微治而差。重者克脏腑。虽当时救疗。余气停滞。久后犹发。乃变成疰也。

  方

  祅石丸出圣惠方 治卒中忤。

  矾石半两黄泥煨烧细研 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雄黄半两细研 真珠半两细研 巴豆半两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藜芦半两去芦头 蜈蚣一枚微炙去足 麝香一分细研 犀角屑半两 细辛三分 斑猫七枚糯米拌炒微黄去足翅 右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小豆大。每服不计时。以温酒下一丸。日二服。蛇蜂蝎所中。以药摩之效。

  正气散 疗客忤、心腹绞痛。胀满气冲心胸。烦燥壮热。或气闷又刺痛。此鬼魅之气。

  麝香一钱 茯神 人参 天门冬去心 鬼臼 菖蒲等分 右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服十丸。日三温酒下。

  太乙神精丹出千金方 治客忤、霍乱、腹胀满痛、尸疰、恶风、癫狂、

  丹砂 曾青 雌黄 磁石各四两 金牙二两半 右各捣筛。惟丹砂、雌黄、雄黄用酽醋浸之。曾青好酒浸之。各于锅器中渍。以纸密封讫。日中曝百日、经夏。急、五日亦得。无日、以火暖之。然后各研。令如细粉。以酽醋同拌。使乾湿得所。内土釜中。以六一泥固脐。勿令泄气。乾后安铁环。施脚高一尺五寸。置釜上。渐放火。无软硬炭等皆得。初放火、取熟一两。秤炭各三分。二分长置釜上。尽即益。如此三度尽。用熟火。然后再益生炭。其过三上熟火以外。皆须加火渐多。乃至一伏时。其火已欲近釜。即就釜下益炭。经两度即罢。火尽极冷。然后出之。其药精飞化。凝著釜上。五色者上。三色者次。一色者下。虽无五色。但色光明。皎洁如雪。取佳。若飞上不尽。更冷。与火如前。以雄鸡翼扫取。或多或少不论。研和枣膏。丸如黍粒。一本云、丹砂、曾青、雄黄、雌黄、各二斤。丹砂以大醋瓷器中渍。曾青美酒渍。纸密封闭。日曝一百日。雄黄、雌黄。各油煎九日九夜。去油腻讫。更捣数千杵。皆勿研之。别以大醋拌。令浥浥然。内药土釜中。以雄黄在下。次雌黄。次曾青。次丹砂。以乾土泥涂。勿令余毫毛许。乾以刚炭火烧之。九日九夜。去釜五寸。九日九夜至釜底。九日九夜侵釜腹三寸。三九二十七日。冷之一日一夜。以刀子于釜腹际刮著一匝。开之取丹。丹成讫、细研如粉。以枣膏和。一切丹不得用蜜。皆用枣膏。学者宜知。旧不用磁石金牙。今加而用之。治遍风、大风、恶疾、癫癵、疬疖、鬼打等最良。服法、平旦空服一丸。以黍米为度。其疟病日久。百方不差。又加心腹胀满。上身面脚等并肿垂死者。服一丸。吐即差。亦有不吐差者。若不吐复不差者。更服一丸半。仍不差者。后日增半丸。渐服无有不差。气亦定。当吐出青黄白物。其因疟、两胁有癖块者。亦当消除。若心腹不胀满者。可与一丸。日日加之。以止为度。不必专须吐。亦可一丸即差。勿并与服。亦可三日一服。皆须以意斟酌。量得其宜。或腹内有水。便即下者忽怪。若患疟日近、精神健。亦可斟酌病人药性。并与两丸作一丸。顿服之。皆午后食。勿使热豉将粥任意食之。若病疟盗汗虚弱者。日服一丸。至二日吐即止。若患疟不汗。气复不流脚冷者。服一丸。至三日。若不汗气复。脚即暖。有润汗不止。三日吐即止。若患疟无颜色者。服药后三日。即有颜色。亦有须吐差者。亦有服少许而差者。亦有杀药。强人服三四丸。始觉药行者。凡人禀性不同。不可一概与之。但作黍米大。服之为始。渐加以止为度。药力验、勿并多服。特慎油面鱼肉蒜。当清净服之。若有患久不差。在床羸瘦。并腹胀满及肿。或下利垂死者。与药救之。亦或差也。又一说、症瘕积聚、服刀圭。以饮浆水送下。治诸卒死、中恶、客忤、霍乱、腹满、体惰、五尸疰、恶风、疰忤大病相染易、死亡灭门、癫狂、鬼语、已死气绝。心上微暖者。扶起头。以物击口开。琢去两齿。以浆饮送药。药下即活。诸久病者。日服一刀圭。覆令汗。汗出即愈。不愈者。不过再服。亦有不汗而差。复有不汗不愈者。服如上法。加半刀圭。以差为度。常以绛囊带丸散刀圭。男左女右。小儿系头上。辟瘴毒恶气、时气、激射。小儿患此。可以苦酒和之。涂方寸纸上。着小儿心腹上。令药在上治之。亦有已死者。冬二日、夏一日。与此药同服。得药下便活。若不得入腹不活。若加金牙磁石者。至五服内。必令人吐逆下利。过此即自定。其药如小豆大为始。从此渐小。不得更大。大风恶乱癞。可二十服。偏风、疬疖、诸恶风癞病等。亦可二十服。自余诸恶病。皆止一二服。量人轻重强弱。不得多与。若欲解杀药。但食烂煮肥猪肉。服此药后小应。头痛身热。一二日来。大不能得食味。后自渐得气味。五日后更能食。若贪食过多者。宜节之。若服药下闷乱。可煮木防己汤。服之即定。凡言刀圭者。以六粟为一刀圭。一说云、三小豆为一刀圭。

  作土釜法

  取两齿瓦盆。各受二大斗许。以甘土涂其内。令极乾。又法作一瓦釜。作一熟铁釜。各受九升。瓦在上。铁在下。其状大小。随药多少。不必依此说。一本云、捣好甘土。绢筛水和作泥。硬软如瓦坯泥。泥一升内细纸。捣可受十斤亦可。随药多少作之。阴乾三十日。置日中曝。亦三十日。多翻转向日乾讫。以糠五石内釜中。糠四面土拦拥之。令糠遍釜。周回上下。各厚七寸。以火从下放。五日五夜。勿令人近土。及待冷一日一夜乃取。扫拭令净。以黄丹醋和如稀粥。扫其中令厚一分。乃内药丸。合九丹、八石、招魂、太清、诸神大丹。皆用。作釜作之。万成终不落节。其石釜六一泥。及铁釜皆除之。勿更用也。此釜一具。久转前后数十周回不动。此法师甚秘之。余欲令后来天下学士得解之。所以委曲具述之也。

  作六一泥法

  赤石脂 牡蛎 滑石 矾石 黄矾 蚯蚓屎 卤土以上各二两 右取酽醋。以足为度。若无卤以盐代之。先作甘土泥。以泥各别裹前黄矾等五种。作团裹之。勿令泄气。以火烧周三日最好。一日亦得。出破团取药。各捣碎绢筛。然后与蚯蚓屎卤土等分。以醋调和之如粥。既得醋、可用二分醋。一分水和用。取瓦盒以此泥涂之。如曾青、如蚯蚓屎、如黄连。加即佳。如昆仑碌亦得差病。丹砂亦堪。朱砂亦得。旧不用磁石金石。今加之。用治万病恶风神良。凡有患年迟积岁不可治者。须合此一釜。皆以王相日。天气清明。斋戒沐浴。如法合之。

  述曰。古之仙者。以此救俗。特为至秘。余以大业年中。数以合和。而苦雄黄曾青难得。后于蜀中避难。遇雄黄大贱。又于飞乌、元武、大获曾青。蜀人不识。须令识者。随其大小作蚯蚓屎。既是如此。千金可求。遂于蜀县魏家。合盛一釜。以之治病神验。不必论宿症、风气。百日服之。皆得痊愈。故取而叙述焉。

  凡雄黄、皆以油煎九日九夜。乃可入丹。不尔有毒。慎勿生用。丹有热毒。不堪服。宜慎之。

  还魂散一名还魂汤出圣惠方 治卒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无复觉知。或已死口噤。即发口下汤。汤入口不下者。捉病人发。左右摇动。引之药下、复增。取尽一升。须臾立效。

  麻黄三两去根节 杏仁三两浸泡去皮尖双仁焙 桂心三两 甘草一两炙微赤锉 丹砂半两 右捣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分三服。一方、无丹砂。

  桔梗散出圣惠方 治卒客忤。不能言。

  桔梗末一两 麝香一分 右研匀。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服之。

  细辛散出肘后方 治卒客忤。停尸不能言。

  细辛 桂心各等分 右为细末、内口中。

  桔梗散出肘后方 治卒客忤。停尸不能言。

  烧桔梗二两末。米饮服之。仍吞麝香如大豆许、佳。

  附子散出肘后方 治卒口噤不开者停尸不能言。

  用生附子末。置管中。吹内舌下。一方、捣末、吹喉中。

  麝香散出肘后方 治客忤恶气垂死。

  用麝香一钱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差。

  又方

  治卒忤即今人所谓中恶者。与卒死、鬼击、亦相类为治。皆参用。

  用盐八合。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吐之即愈。

  又方

  治卒中客忤死出肘后方。

  用人血和真珠。如梧桐子大。二丸。折齿内喉中。令下。

  又方

  治卒忤停尸不能言者出肘后方。

  用真珠末。以鸡冠血和丸。如小豆大。内口中。三四枚。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