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一 伤寒门 伤寒两感附论

卷一百四十一 伤寒门

  普济方卷一百四十一 伤寒门 伤寒两感附论

  夫两感伤寒者。一日巨阳与少阴俱病。头痛。口乾。烦满而渴。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饮食。谵言妄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逆。水浆不入。不知人事。即难治也。何者。脏腑表里同受其邪。五脏内伤。六腑闭塞。阴阳交争。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夫伤寒两感。初得一二日。不得汗。又吐下不得。其人四肢沉重。心神昏闷。手足厥逆。心中烦躁。渴欲饮水。头痛。增寒壮热。或即吐逆。腹胁疼痛。转加困重。不得睡卧。阴阳交并。不可救疗。如此证候。当观其形证善恶。察其受病浅深。而行拯疗。亦可瘥也。

  歌曰。两感膀胱对少阴。头痛口燥大而沉。胃脾肝胆二三日。脉证双传准例寻。

  又论云伤寒惟两感不治。两感者。半属于阴。半属于阳。脏腑俱受病也。一曰太阳少阴俱病。则头疼。口乾燥。烦满而渴。脉大而沉。二曰阳明太阴俱病。则身热鼻乾。谵语。腹满不食。脉长而沉。三曰少阳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冷。水浆不入。脉弦而沉。或三日而僵。或六日而仆。张氏无治法。但曰。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双钟以意斟酌。谓如下利不止。身体疼痛。急先救其里。与四逆汤。如不下利。但身体疼痛。急先救其表。与桂枝汤。此为治有先后。其达权识变之论也。谢复古释张氏治有先后之说。亦以为阳先受病在乎表。则先解表。阴先受病在乎里。则先救里。是亦一意。然先表者里不可缓。先里者表亦不可缓也与。

  方

  人参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一两日。不得汗。脉沉迟。心中烦闷。毒气相传。阴阳交并。

  人参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乾姜炮裂锉 诃黎勒皮各三分 槟榔半两 右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渣。不计时候。热服。良久吃热粥投之。以助药力。

  桂心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头疼身热。心胸闷乱。宜服。发表。

  桂心 前胡去芦头 甘草炙微赤锉 皂荚灰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 右为细散。每服不计时候。生姜汤调下二钱。频服。汗出为度。

  解表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毒气传受。阴阳交并。

  附子炮裂去皮脐 麻黄去根节各一两 乾姜半两炮裂锉 薄荷一分 右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盖出汗。

  四逆汤出十便良方 治两感伤寒。阴阳二毒交并。身体手足厥逆。心中热闷。强语。三部脉微细。宜急救之。

  乾姜三分炮裂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 桂心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良久吃热粥。以助药力。汗出为度。

  附子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遍身疼痛。脑目疼闷。心胸烦热。四肢沉重。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桔梗去芦头 防风去芦头 桂心 羌活 乾姜炮裂锉 黄耆锉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各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良久吃热粥投之。衣盖取汗。

  治两感伤寒不得汗。头疼。心胸不利。出圣惠方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芎?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香熟用 桂心 诃黎勒皮各半两 吴茱萸一分用汤浸七次焙乾微炒 右为细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五分。去姜枣。不计时候。和滓稍热服。良久吃热粥投之。衣盖取汗。

  麻黄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内实。气逆不顺。皮肉乾燥。

  麻黄去根节 川大黄锉碎微炒 诃黎勒皮 桂心 羌活 赤芍药 桔梗去芦头各半两 甘草三分炙微赤锉 麦蘖一两炒令微黄 右为细散。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不计时候。和滓温服。

  治两感伤寒三两日。不得汗。闷乱目张。四肢逆冷。心腹坚硬。大便不通方出圣惠方

  牵牛子二两生捣取末一两 川大黄半两锉裂微炒 乾姜炮裂锉 蓬莪廿□戍 桂心各一两 右为细散。入牵牛子末。同研令匀。每服用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三茎。豉四十九粒。煎至六分。去滓。调下二钱。取利为度。

  治两感伤寒沉重。救急有效。宜预合此方。出圣惠方

  硫黄细研水飞过 硝石细研如粉各五两 皂荚十梃不蛀者去黑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 右先将皂荚捶碎。用十二月雪水一升。浸两日。熟挼。以生绢滤取汁。和前件硫黄硝石。硬软得所。入瓷瓶内盛。封瓶口不得通风。背阴处掘地二尺。深埋瓶。从正月一日至十五日。取出。太湿。即更阴乾三两日。即以新炊饭烂研相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不计时候。以葱茶下五丸。如是食毒。即先转泻后服之。

  治两感伤寒。四肢厥冷。急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附子半两烧半黑 芫花半两醋拌炒令黄黑色 皂荚半两去黑皮涂酥炙黄焦去子 右为末。同豉心一合。汤浸。细研如膏。入药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用去根节麻黄汤下十丸。如人行五里一服。以汗出为度。

  三圣散出圣惠方 治两感伤寒。昏沉迷闷。燥渴头疼。渐加沉重。

  天灵盖一枚白色者涂酥炙令黄 苦参三两 甘草一两锉炙微赤 右为细末。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葱术散出传信适用方 治不别阴阳二证。染患浅深。凡时气天行瘟疫。及寻常风吹雨洒。头目昏重。四肢热倦。行步少力。骨节疼痛。悉皆治之。

  苍术洗净一斤 葱连根须洗净一斤 麻黄不去节四两 甘草二两炙 右将葱术入臼中杵。令葱涎相入盆中。坚捺令热。冬间半月。春夏五七日。取出。锅中炒。葱叶过焦。逐旋筛出。以术乾为度。次入麻黄、甘草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渣。热服。如要出汗。连进二三服。以衣盖之。常服解诸劳倦。行路缓急。最为先务。

  菖蒲饮子出德生堂 治四时伤寒。不问两感。头疼。发热增寒。咳嗽。七日内外皆可服。病在上则吐。在表则汗。下则泄。其病即解。并皆治之。

  川芎 猪苓去黑皮 藁本净 柴胡去芦 菖蒲 乾葛 甘草 桑白皮各半两 右口□父咀。如法修制。每服五钱。水盏半。生姜三片。同煎八分。去滓。温服。滓再煎。如要出汗者。加连须葱白一根。同煎。一方无生姜

  二和散出经效济世方 治调适阴阳。和养荣卫。心胸痞闷。饮食不进。凡伤寒阴阳不分。服之气正。

  藿香叶 香附子去皮 右等分。为粗末。每一钱。水二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一方出肘后方

  用虎杖。治大热烦燥。止渴。利小便。压一切毒。暑月和甘草煎。色如琥珀可爱堪看。尝之甘美。瓶置井中。令冷彻。入白瓷器及银器中收贮。似茶啜之。时人呼为冷饮子。又且美于茗。能破女子经候不通。捣以酒浸。常服。有孕人勿服。破血。

  乌术散杨氏家藏方 治感冒风寒湿气。不问阴阳二证。皆可服之。

  乌药 川芎 杜白芷各十两 青皮四两半 苍术七两 甘草一两半 紫苏 香附子各半两 陈皮五两 右为细末。白汤点。无时服。

  主伤寒传诸藏表里。名为两感方。余居士选奇方

  木猪苓 乾地黄 地骨皮 茯苓 麦门冬 人参各二两 小麦一升 桑白皮二两 右六味锉。作六贴。每贴以水三升。葱头七个。小麦、桑白皮煎减半。内一贴。煎减一升。分二贴。口苦面肿。夜睡狂语。并宜服之。

  又方余居士选奇方

  人参 茯苓 茱萸四分 木猪苓 桂心六分 芜荑八分 白术四分 茵陈一钱 甘草四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熟水研一丸。无时服。

  来苏散广南济生方 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表里不分。并宜服之。

  香附子一斤炒 陈橘皮半斤去白 紫苏叶一斤去梗 苍术一斤炒 甘草五两炙 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可二服。

  豆蔻散出王氏博济方 治两感伤寒。结胸。壮热恶寒。饮食不下。大小肠秘塞。阴毒昏沉。下水结胸撮痛。四肢逆冷。心烦。不省人事。食后结聚。心下逆满。坐卧不得。宜用此。

  肉豆蔻二枚 麻黄去根节一分 木香一分 吴白术一分 吴茱萸一铢 附子八铢炮去皮 乾姜二铢炮 桂心三铢 蛜虫□祁五个矾朱砂炒令黄去其砂 诃黎勒二枚炮 槟榔二枚 青橘皮二十片 茯苓去皮八铢 川乌生去皮脐 良姜锉 天麻去苗 葛根 乳香另研 小椒去子并闭口者 当归各一两去苗 右为粗末。入乳香。匀抄十钱。痛甚者。加至十五钱。同细盐一处炒如极热。用熟绢袋内贮药。熨烙痛处。不拘早晚。频用为效。如药冷。即再炒一次。用毕。其炒药不用。

  薏苡仁散 治湿伤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髃。肌肉疼痛。渐入左指中。

  薏苡仁一两 当归酒浸 人参 川乌炮 川芎 白术 羌活 桂心 防风去芦 茵芋炒 麻黄去根节 乾姜炮 独活 甘草炙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临卧。酒调下。日三服。

  徐神翁神效地仙丹 治筋骨疼痛。打扑伤损。仙术汤送下。除寒湿。进饮食。神效。

  川乌一个去尖 草乌五个去尖 荆芥去枝半两 苍术一两米泔浸一宿炒 白芷半钱 自然铜一字研 地龙 没药各半两研 乳香半钱研 莴苣种 黄瓜种稍瓜种 木鳖子各一钱 半两钱二文 右为细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酒送下。

  虎骨丸 治经络凝涩。骨节疼痛。筋脉挛急。遇阴寒愈痛。

  南乳香别研 没药另研 赤芍药 熟地黄 虎胫骨醋炙黄 当归各一两 血竭五钱 右为末。用木瓜一枚。切破去子。入乳香在内。以麻缕扎定。勿令透气。好酒二升。煮至酒尽。取木瓜去皮。研如泥。更入熟蜜少许。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病在上食后。在下食前。温酒下。

  治骨节疼痛烦。不得屈伸。近之则痛。短气。自汗出。或欲肿者。

  附子二两 桂心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汗出愈。

  治卒得胸痛。瘥而复发者。

  取薤根五斤。捣绞汁。饮之立止。

  加减当归饮子 治肩忽疼。

  防风 当归 柴胡 生地黄 大黄各一两半 芍药 人参 黄芩各一两 甘草一两二钱 黄连五钱 滑石六两 右为散。以白水煎服。无时。

  活络汤 治风湿臂痛。诸药不效者。此方专主之。

  白术薄切一两 当归净洗薄切乾秤 羌活净洗去芦切乾 独活净洗 甘草炙 川芎各五钱 右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漫火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并滓。不拘时候。一方。川苍术切炒。川白芷各二两。为末。每服二钱。酒调。

  趁痛丸 治腰臂痛。

  五灵脂 赤芍药各半两 川乌一个 没药四钱 麝香一钱 右为末。酒糊丸。空心。酒送下。

  叶氏方十味锉散 治中风血弱臂痛。连筋及骨。举动艰难。此药亦补心益血。养筋生力。

  附子三两炮去皮脐 当归去土洗切 黄耆炙 白芍药各二两 茯苓 防风去芦 白术各一两半 肉桂去粗皮一两不见火 川芎不见火 熟地黄洗净用好酒熬令乾焙之各七钱半 右修制了再称。口□父咀。每四钱。水一大盏。姜八片。枣三枚劈开。煎七分。去滓。通口服。食后临睡。日三服。温覆厚衣将养。去黄耆、熟地黄。用当归去芦。净洗乾焙。白芍药、川芎、白术、人参、附子、白茯苓、桂心、川独活、防风、甘草。细锉。每三钱。姜八片。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服。除寒邪。益血气。名川独活汤。制地黄法。须洗净。以好酒浸。令乾焙之。

  五灵脂散 治臂髀痛。

  五灵脂 荆芥穗 防风 羌活 甘草节 独活 川山甲 骨碎补 草乌各五钱 麝少许 右为末。用温酒调下。临睡服。如浑身损痛。加没药、木香。酒调下。空心服。

  芎活汤 治水饮停蓄。注于络脉。发为臂痛。皆因脾土有亏。平日多饮水浆。不能传化所致。

  川芎 半夏汤洗 白茯苓 独活 陈皮 枳壳去瓤炒各半两 白术 甘草各一分

  三物小陷胸汤 治伤寒实结胸。无热证者。

  桔梗微炒 贝母去心各三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右除巴豆外。捣罗为散。入巴豆。各研匀。每服强人半钱。羸人减之。并温熟水调服。病在隔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葶苈汤 治伤寒结胸。心下痛。如石坚硬。小便不利。

  葶苈子隔纸炒三分 槟榔锉半两 桑白皮炙锉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者炒 大黄锉醋炒各半两 朴硝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

  增损理中丸 治伤寒下后。虚气不理。毒复上攻。毒气相搏。结于胸中。纵不下者。毒已入胃。胃中不通。毒还攻上。心中结满。厥逆欲绝。心胀胸高。手不可近。当先理其气。

  人参 白术 甘草炙锉 瓜蒌根锉 牡蛎熬 枳实各二两去壳麸炒 赤茯苓一两去黑皮一方有黄芩无赤茯苓 乾姜炮一两半 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熟水化下。不歇再服。不过五六丸。胸中豁然。一名枳实理中丸。

  陷胸青龙汤 治伤寒结胸。毒气内盛。手足逆冷。腹胀。喘息急。大便不通。

  牵牛子微炒一两半 人参三分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桂去粗皮 槟榔锉各一分 大黄锉醋炒半两 朴硝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劈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大黄桔梗汤 治伤寒热病。饮水结胸硬满。

  大黄锉醋炒二两 桔梗炒一两 甘草炙锉 朴硝各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大金针丸 治温病伤寒结胸气逆。手足厥冷。呕逆不定。

  阳起石研 不灰木 阿魏研各半两 杏仁二十五枚去皮尖双仁者研 巴豆二十五枚去皮心膜不出油研 右捣研为细末。用软粟米饭为丸。如小弹丸大。每服一丸。用针穿。灯焰上烧烟绝。为末。生姜米饮调服。以利为效。

  泥金丸 治伤寒结胸。心下痛。按之实革□更。

  木香 丁香 大戟 甘遂麸炒各一分 腻粉三钱 紫菀去土三钱 硫黄两皂子大 槟榔大者一枚锉 附子炮裂去皮脐一枚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膜用胡饼面裹漫火烧熟去面不用 黑牵牛三钱半生半炒 水银沙子三钱 右各捣研为末。再和令匀。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者。虚实每服一丸。烂嚼。烧生姜一块子。同咽下药。不得嚼。

  大戟散 治伤寒结胸。转下不除者。

  大戟炒 甘遂炒各一两 腻粉半两 硫黄研一分 水银盏子内与硫黄同研作砂子半两 右捣研为末。再同研匀。每服二钱。温浆水调下。

  越桃丸 治伤寒结胸。逐利热毒。

  越桃 桃花暴乾各一分 大黄生锉半两 白牵牛取末一两 郁金二钱 丹砂研一钱 巴豆霜研五钱 郁李仁去皮研一两 右捣研为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蜜水下。

  陷胸散 治伤寒结胸。伏阳在里。心下坚革□更。按之则痛。

  前胡去芦头 甘遂麸炒 甜葶苈隔纸炒 大黄锉微炒 马牙硝研各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并双仁麸炒一两 右捣研为末。每服一钱。生姜蜜水调下。更看虚实加减。

  宣毒丸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革□更。

  白牵牛炒 大黄锉各一两 滑石 朴硝 续随子去皮煮研 郁李仁去皮炒研各半两 甘遂麸炒 大戟麸炒各一分 右捣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看虚实。以龙脑蜜水化下一丸。

  大通散 治伤寒结胸。及疮疹后毒气攻心。涎嗽喘急。

  甘遂麸炒一分 生地黄一两与甘遂同捣焙乾 槟榔锉二枚 麦蘖微炒半两 铅白霜研一分 右捣研为末。看虚实。用龙脑浆水调下半钱。

  金针丸 治伤寒阴气结伏在内。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不灰木二钱 阳起石 阿魏各一钱 白丁香 丹砂研 乳香 腻粉各一钱半 硫黄二分 巴豆去皮膜出油二十七粒 右同研匀细。糯米粽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丁香汤下。不拘时候。

  隔毒丸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痛。

  郁李仁去皮尖 黑牵牛炒 大戟 甘遂各一分 牛黄研 乳香研各一钱 麝香研 龙脑研各半钱 右捣研为末。同再研匀。用白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煎灯心麦冬汤下。临卧服。

  圣饼子 治伤寒结胸。

  甘遂 大戟去皮各半两 黑牵牛生用一两半 轻粉一钱 粉霜一钱 水银一钱硫黄一钱结沙子 巴豆去皮醋煮黄十四枚 右先将前三味为末。入白面五钱。水和作饼子。文武火煨焦黄。再为末。后入四味拌匀。水和为丸如绿豆大。捏作饼子。每服三饼。清茶下。

  宣风丸 治伤寒结胸。热气蕴蓄。

  大黄末 牵牛子末 郁李仁去皮研各半两 巴豆一分去皮膜油炒研 右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看虚实。生姜蜜水下一丸至二丸。

  金黄散 治伤寒结胸。心下坚满。

  黑牵牛末 大黄末各一钱 郁金末 胡黄连末各半钱 右作一服。入腻粉一钱。新水调下。伤寒后四五日。结胸。宜可服。或吐或泻。或汗出即愈。

  又方

  桔梗微炒 枳壳麸炒 甘草炙 右等分。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服。或不用生姜亦可。痰多加半夏、生姜。有热加黄芩。

  治伤寒阳证结胸死。无可药者。出经验良方

  用蛐蟮即蚯蚓。十五条乾者。擂烂。蜜半盏。冷水半椀。灌服。若无蜜。沙糖亦妙。

  三黄汤出危氏方 治伤寒阴证。下之太早。致心下痞。按之软。其脉关上浮者主之。若表未解。未可攻。宜先随风寒二证。投桂枝麻黄汤表解已。即服此方。三因方

  大黄蒸 黄连 黄芩 右锉为散。每服五钱。沸汤二盏。热渍之。一时许。去滓。分二服。暖服。或汗出恶寒。加附子别煎汁。入一合同服。

  克效交泰圣饼子出卫生家宝方 治伤寒结胸。脉浮不可下。下之必死。宜用治之。

  巴豆十四粒 黄连七分连皮用 右为末。用津唾和成膏。填入脐下。以艾炷其上。腹中有声。其病去矣。不拘壮数。病去为度。才灸了。便以温汤浸手帕拭之。恐生疮。一方加大黄末一钱。

  治结胸胁秘结方

  枳壳 滑石各二两 甘草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用臭冬橘叶七片。同煎。温服。连进三服即解。

  治伤寒十余日。热气结于胸中。往来寒热不定。宜服。出圣惠方

  柴胡去苗 枳实麸炒微黄 赤芍药 半夏汤洗七次去滑 黄芩各三分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桔梗一两去芦头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半夏汤出圣惠方 治伤寒三四日。不能卧。但欲起。胸中结热烦闷。脉洪大者。

  半夏三分汤洗七次去滑 黄芩三分 乾姜半两炮裂锉 赤茯苓三分 人参三分去芦头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黄连三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枣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温服。

  前胡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五日后。热结胸。气不散。汤饮难下。腹胀闷。宜服。

  前胡一两去芦头 当归半两锉碎微炒 川大黄锉碎微炒 羌活 槟榔三分 桔梗去芦头各一两 郁李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大黄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十余日。热气结于胸中。往来寒热。头痛。宜服。

  川大黄锉碎微炒 柴胡去苗 川朴硝 赤芍药 黄芩各一两 枳实麸炒微黄 虎掌微炒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赚胸散出十便良方 治伤寒结胸。气噎塞。烦闷。宜服。

  枳实麸炒微黄 桂心各一两 右为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不计时候。

  治伤寒结胸。内有瘀血。大便不利。小腹满急。宜服。出圣惠方

  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水蛭炒令微黄 蝱虫炒令微黄各一分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桔梗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不下饮食。四肢烦劳。宜服。

  桔梗去芦头 桑根白皮锉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各一两 木香 槟榔各半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三分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不计时候。温服。

  牛膝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腹中□□□痛。心下硬如石。按之烦闷。宜服。

  牛膝去芦 川大黄锉碎微炒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各三分 桂心 附子炮裂去皮脐 甘草炙微赤锉 白术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恒山汤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烦满。喘息稍急。汤饮不下。宜服。

  恒山 甘草生用各一分 蜀漆 犀角屑各半分 右锉为散。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须臾当吐。为效。

  木香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热结不散。胸中痞满。欲成结胸。宜服。

  木香二分 赤茯苓 紫苏茎叶各三分 旋覆花 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 槟榔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人参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心膈躁闷。宜服。

  人参去芦 白术 甘草炙 瓜蒌根 赤茯苓 牡蛎烧为粉各一两 犀角屑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送下三十丸。

  鳖甲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烦闷。热毒气结聚不散。宜服。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防葵 诃黎勒皮 人参去芦头 桂心 白术 川大黄锉碎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各三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生姜汤下三十丸。

  芍药散出圣惠方 治伤寒结胸。心下结硬。烦闷。腹胀。宜服。

  赤芍药 诃黎勒皮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人参去芦头 黄芩 木香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微炒以上各三分 白术 桂心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当归锉炒以上各半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右为散。每服五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赤茯苓丸出圣惠方 治伤寒心中坚硬。两胁胀满。欲成结胸。宜服。

  赤茯苓 桔梗去芦头 赤芍药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牛膝去苗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五味子 五加皮 柴胡去苗 桂心 川大黄锉碎微炒已上各三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生姜汤下三十丸。

  朱砂丸 治伤寒心中硬痛。不可忍。或腹胀满。欲成结胸。宜服。

  朱砂一两细研水飞过 桃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如膏 麝香一分细研 右同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生姜汤送下二十丸。

  太乙丹 治伤寒结胸。心下痞硬不通。

  禹余粮醋淬 玄精石 金星石 银星石 阳起石 紫石英 白石英 甘锅石 磁石火煅醋淬七次 礞石 硝石 硫黄各一两炒 丹砂 乳香 腻粉各半两研 阿魏二钱 巴豆去皮生用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各七十二粒 右捣研细。罗为末。糯米饭和丸如弹子丸大。每服一丸。麸炭火上烧存性。入腻粉一钱。蜜水化下。吐泻。脚转筋。伏阴厥逆。生姜蜜水化下。

  黄连栀子汤出济生拔粹方 治伤寒汗下后。热结胸中。大便涩。小便赤者。

  黄连 大黄 栀子 黄芩各五钱 右锉细。每服一两。水三盏。煎服。

  桔梗连翘汤出济生拔粹方 治伤寒汗下后。热结胸中者。

  桔梗 连翘 黄芩各一两 薄荷 甘草 川芎各五钱 栀子一个 右锉细。每服一两。水三盏。煮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结胸糖灸法出卫生家宝方

  以冰糖不拘多少。置病人胸上。其糖乾再涂。病愈则止。

  仙茅丸出王氏博济方 治伤寒结胸。及恶候者。大效。

  仙茅一分 贯众半两 黑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荜拨一分 巴豆半两去皮心 甘草少许 乾姜半两 右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结胸。生姜枣汤下一丸。如五七日病者。更打破一丸。同前汤下。使如常式。伤寒只冷浆水下。如转后。须用顺气解表药。服之汗出即瘥。

  治伤寒结胸阴证。浑身手足俱冷。并冷汗出。噎塞不通。大便虚冷。须是阴证。方可吃此药。出护命方

  草豆蔻 乾姜 黄橘皮 川芎 羌活 桂心 细辛各一分 熟牵牛炒 半夏各三铢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七分。空心。熟汤调下。

  治伤寒后。寒热已退。腹中余一块。疼痛不可忍。忽走在腿面上痛。宜服此方。出护命方

  黄芩 牡丹皮 桑寄生 羌活 荆芥穗 射干 芍药 桃仁 牵牛 麻黄去根各一分 连翘半两 官桂半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半。食后。熟汤调下。

  增损理中丸出活人书 太阴下之。胸满硬。诸结胸。宜服此。

  人参 白术各一两 甘草 乾姜各一两半 黄芩半两 枳实十二片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沸汤化一丸。

  稀涎散出危氏方 治结胸。膈作寒热。饮食减少。

  猪牙皂角 圆白半夏各一两 右锉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入咽便吐去涎。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