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四 咽喉门 语声不出附论

卷六十四 咽喉门

  普济方卷六十四 咽喉门 语声不出附论

  夫喉咙者。为气之道路。会厌者。是声音之门户。若风邪热毒在于脾腑。则阴阳不和气道否涩。上焦壅塞。风热之气上冲喉。攻于会厌。故令肿痛语声不出也。

  方

  苦参丸出圣济总录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痰唾稠浊。

  苦参一分 白矾烧枯半两 山栀子仁一两 木通锉 防风去叉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各半两 甘菊花三分 大黄生锉一两 射干 玄参 甘草炙锉 恶实炒 白药各一分 马勃二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酸枣大。每服绵裹一丸。夜后含化咽津。如喉不闭者。去白矾。

  通声膏

  五味子 款冬花 通草各三两 人参 细辛 青竹皮 桂心 菖蒲各二两 杏仁 姜汁各一升 白蜜二升 枣膏三升 酥五升 右口□父咀。以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内姜汁枣膏酥、蜜。煎令调和。酒服枣大二丸。

  治肺脾气滞。风冷所伤。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桂心一两 木通一两锉 防风一两去芦头 射干一两 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 桔梗一两去芦头 人参一两去芦头 独活一两 羚羊角屑一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生姜膏一名母姜酒 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盖咽门者。肝胆之候。若脏热咽门闭而气塞。若腑寒咽门破而声嘶。此证宜服之。

  母姜汁一升 牛髓三两 麻油二两 芎?二两 独活一两半 秦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 桂心一两 防风一两半去芦头 酥二两 右为末。内姜汁中。煎至相淹濡。下髓、酥、油等。搅令匀。以慢火煎成膏。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半钱。

  黄芩汤 治风热客于肺经。上搏咽喉。气壅肿痛。语声不出。

  黄芩去黑心一两半 枳壳去瓤麸炒一两半 升麻一两 木通锉一两 芍药 柴胡去苗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羚羊角镑各一两 石膏碎一(二)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热毒太盛。加大黄一两。

  杏仁煎 治暴嗽失音不语。

  杏仁去皮尖研三两 桑白皮 生姜取汁 蜜 砂糖各一两半 木通 贝母各一两三钱 紫菀茸 五味子各一两 右将桑根白皮、木通、贝母、紫菀、五味子为锉散。以水三升。慢火熬。取一升。去滓。入杏仁、糖、蜜、姜汁。微火熬成膏。旋含化。

  小续命汤 治卒然咽闭。不能语言。

  防己 麻黄 人参 肉桂 黄芩 甘草炙 白芍药 杏仁 川芎各一两 附子半两 防风一两半 右口□父咀。每四钱。姜七片。枣二枚。加制杏仁七粒。煎。不拘时候。温服。

  又方出圣惠方

  丹参一方朱砂 升麻 雄黄细研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鬼臼 甘草炙微赤锉 射干各一两 麝香半两细研 右为末。以蜜丸如梧桐子大。粥饮下一丸。加至五丸。日三。酒服亦佳。咽痛失声不利。用之良。外台秘要。无丹参有丹砂。

  治咽喉肿痛。脾肺壅毒。语声不出。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木通一两锉 杏仁三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菖蒲三分 川升麻三分 羚羊角屑三分 麦门冬三分去心 射干三分 甘草一分炙微赤锉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射干汤 治风热客搏于脾肺经。血脉壅遏喉门肿痛。语声不出。

  射干 紫菀去苗土 款冬花各一两半 麻黄去根节二两 细辛去苗叶 五味子炒各一两 半夏汤浸七遍半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枣二枚擘破。煎至五分去滓。入地黄汁半合。温二服。食后临卧。

  发声散出御药院方 治语声不出。胸满短气。涎嗽喘闷。咽喉噎塞。

  桑白皮 升麻 桔梗 川芎各一两 甘草 马兜铃 羌活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竹茹、薄荷。同煎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咽喉肿痛。声嘶不出。出圣惠方

  生姜汁二合 生地黄汁三合 桂心末半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 蜜二合 牛酥一合 右相和。熬令稠。每服不计时候。含杏核大。咽津。

  治咽伤语声不彻方。

  酒 酥各一升 乾姜二两半末 通草 桂心 石菖蒲各二两末 右合和。服一匕。日三次。

  治语声不出。

  酽醋 生姜汁 自然铜 蛇衔草 木马麻草 右各等分为末。用芦筒吹入喉内。立可。

  菖蒲丸出圣惠方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

  菖蒲二两 孔公孽细研一两 木通锉二两 皂荚一梃长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令黑黄去子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煎鬼箭羽汤下。不计时候。

  荆芥汤又名三神汤出三因方 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如有物鲠咽之则痛甚。

  荆芥穗半两 甘草炙一两 桔梗二两 右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至六分。食后温服。

  治咽伤语声不彻一名立效散出十便良方

  酒 酥各一升 乾姜十两末 右以酒一合。酥一匕。姜末二匕。相和服。日三。食后服。亦治肺痛。

  发声散出御药院方 治咽喉语声不出。

  瓜蒌皮细锉慢火炒赤黄 白僵蚕去头微炒黄 甘草锉炒黄色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用温酒调下。或浓生姜汤调服。更用半钱绵裹。噙化咽津。亦得。并不计时候。日三两服。

  出声散一名诃子汤出卫生宝鉴方 治肺虚失语。

  诃子四个生熟 甘草二两生熟一方半两 桔梗一两 右为末。每以二钱。用童子小便。和茶煎五七沸。温服。甚者不过五服。一方入砂糖一小块。以水煎服。治感寒语声不出。

  杏仁丸出圣惠方 治哑塞咳嗽。及咽喉痒痛。失音不语。

  桂心 杏仁十八铢汤浸去皮尖炒 右为末。蜜丸如杏仁大。新绵裹。时时含之。细细咽津。日夜勿绝。

  治喉痹肿盛。语声不出方。出圣惠方

  用马蔺根汁三合。入白蜜一合相和。慢火煎成膏。徐徐咽之。日可五七度。一方用子半升。水二升。煮一升半服。若不煮。用子四十五粒为末。水调服。立愈。一方。取马蔺根汁饮之。若无。煎刷汁亦可。一法用一握。少水绞取汁。稍咽之。口噤者。□□幻灌之。良。

  槐花方出危氏方 治失音。

  用槐花。新瓦上炒香熟。三更后。床上仰卧。随意食之。亦治咯血。从彦文亲服有效。

  桂心散 治失声音。若阳证伤寒失音者。不可用。须察其证而用之。阴证伤寒方可用。

  用桂心捣碎。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一方用末。舌下渐咽津。

  白芨散 治人无声。

  用猪肺一个。生姜数片。煮熟切作片子。白芨二十文。研为末。点尽。猪肺吃。

  治风冷失声。咽喉不利方。

  用蘻荷根二两。研绞取汁。酒一大盏。相和令匀。不计时候。温服半钱。

  治卒失音方

  用生大豆一升。青竹筭子四十九枝。长四寸。阔一分。和水熟煮。日夜二服。瘥。又每食后。净磨拭。吞鸡子大。令人长生。初服时身似重。一年以后。便觉身轻。又益阳道。

  橘皮汤 治卒失声。音不出方。

  用橘皮五两。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治咽喉痒痛。失音不语。(方见423页)

  治语声不出如有鲠。

  用荆芥汤加荆芥。

  治卒闇风失音不语方。

  用好生梨。捣汁一合。顿服即通。日再服。止。

  治取好声方

  用杏仁一升。去皮尖。酥一两。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米汤下十五丸。

  增损如圣散 治心肺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并皆服之。

  桔梗二两 甘草微炒一两半 防风半两 枳壳汤浸去瓤二两半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入酥如枣大。搅匀。温服。食后。

  治咽喉肿痛。语声不出。

  用豉半升。水二盏。煎去滓。分为二服。相继稍热服之。令有汗出。瘥。

  大附方 治肿痛全盛。语声不出者。及喉痹毒气。咽门闭不能咽。

  用大附子一枚。炮令裂。削去皮。切如豆。每含一块咽汁。半食间即瘥。乌头亦得。忌猪肉、冷水。一方。密涂炙坼。含之咽汁。甜尽。更涂蜜炙。准前含咽之。极验。

  通声丸 治寒邪客在肺经。咽嗌至塞。语声不出。咳嗽。及忧思悸怒。气道闭涩。胸满短气。

  石菖蒲 肉桂 杏仁 乾姜 青橘皮等分 甘草半支 右为末。蜜丸。每一两作十丸。每服一丸。食后含化咽。

  玉粉丸 治冬寒痰结。咽喉不和。语声不出。

  半夏洗五钱 草乌头一字炒 桂一字 右同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正饼为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多年不愈亦有效。黄帝针经中说。寒气客于会厌。卒然如哑。此药治之。

  甘桔汤 治咽喉痛。

  用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煎。食后服。

  治咽喉。如无热咽痛。喉闭。

  用辣桂、半夏、甘草等分。口□父咀。水煎一半。候冷呷。缓服。

  出声音方

  诃子炮去核 木通各一两 甘草半两 右口□父咀。用水三升。煎至升半。入生地黄汁一合。再煎数沸。放温。分六服。食后。日作半料。

  治哑病。

  以蜩蟟退皮。研一钱匕。井花水服。

  治卒哑。

  取杏仁三分。去皮尖熬。别杵桂一分如泥。取李核大。绵裹含。细细咽之。日五夜三。

  治喉痹卒不语。

  煮豉汁一升服。覆取汗。亦可末桂。着舌下。渐咽。

  治咽喉痒痛。失音不语。

  杏仁味甘苦冷有毒恶黄芩黄耆葛根畏蘻草去皮尖炒 桂心味甘辛大热有小毒为末 右二味各一两。同研烂如泥。用半熟蜜。和丸如樱桃大。新绵裹。含之咽津。日五次。夜三次。大效。

  咽乾附论

  夫脾肺不利。上焦有热。则津液枯燥搏于咽喉。故令乾痛。甚则生疮矣。

  方

  络石煎丸 治咽喉乾燥热痛。宜服。

  络石半两 射干半两 川大黄一分 木通一分锉 白药一分 川升麻半两 牛蒡子一分 玄参一分 甘草半两 白蜜二两 白蒺藜一分 马牙硝一分 黄药一分 地黄汁半升 右除药汁外。捣罗为末。先以地黄汁及蜜。于银锅中以慢火煎成膏。后入诸药末相和令匀。丸如小弹子大。用绵裹一丸。含咽津。

  龙脑鸡苏丸 治上膈虚热咽乾。

  龙脑研一分 鸡苏 甘草炙 乌梅肉 紫苏叶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 白梅肉 人参各半两 天门冬去心焙半两 麝香研 甜硝研各一分 右为细末。再同研匀。炼沙糖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食后。人参汤嚼下。

  升麻散出圣惠方 治咽喉热毒上攻。乾燥疼痛。宜含化。

  川升麻一两半 射干一两 白矾半两烧灰细研 络石一两 甘草三分生锉 白药三分 黄药一两 天竺黄二两细研 犀角屑三分 白龙脑一分细研 马牙硝二两细研 右为散。入研了药令匀。于瓷合中盛。每服一钱。以绵裹。含化咽津。

  犀角丸出圣惠方 治风热上攻。咽喉乾痛。如欲生疮。心胸壅闷。

  犀角屑一两 川升麻一两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黄芩半两 玄参一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黄耆半两锉 甘草半两生锉 蓝叶半两 桔梗半两去芦头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入 右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温水下二十丸。

  甘草汤出圣济总录 治咽乾。涕唾如胶。或肾气不足。心中悒悒。目视目□巟目□巟。少气耳聋。消渴黄疸。一身悉痒。骨中疼痛。小肠拘急。

  甘草炙半两 磁石煅醋淬三遍二两 玄参 防风去叉各一两半 五味子 牡丹皮 桂去粗皮各一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黑豆半合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服。日再。

  射干膏出圣济总录 治咽乾口疮牙痈。心肺热盛。

  射干 升麻 栀子仁 玄参 小豆卷各一两半 黄檗去粗皮二两 赤蜜 地黄汁各三合 大枣去核十枚 右除蜜并地黄汁外。细锉如麻豆。以水五升。煎至一升半。去滓。下蜜与地黄汁。慢火煎成膏。细细含化咽津。

  治咽喉热毒乾痛。心膈烦燥。宜服此方。出圣惠方

  犀角屑一两 川升麻一两 栀子仁三分 蓝叶半两 木通一两锉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甘草三分生锉 生乾地黄三分 右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贝母汤出圣济总录 治咽乾口燥。上焦虚热咳嗽。气促痰壅。

  贝母麸炒去心 百合各三分 紫菀去苗土 桑根白皮炙锉 桔梗锉炒各半钱 麦门冬去心焙三分 甘草炙锉一两半 大黄炒锉一分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一盏去滓。分温二服。食后。

  鸡苏人参汤 治上焦有热。津液燥少。咽喉乾痛。

  鸡苏叶 恶实炒 玄参 甘草炙锉各一两 防风去叉 人参 天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梨二片。同煎至六分。食后。去滓。温呷之。

  龙脑散 治咽喉热乾燥。津液不足。

  龙脑研一钱 鸡苏去梗焙乾 荆芥穗一两半 白豆蔻去皮一分 甘草炙锉一两 右为细散。每服半钱匕。温水调下。合时且各自贴之。临用旋合和。取半钱匕服。气味尤全。

  乾地黄丸出圣济总录 治咽喉乾痛。风气。不能食。

  生乾地黄焙一两 人参 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分 天门冬去心焙一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三。

  厚朴汤出圣济总录 治咽喉乾痛。心腹满闷。不能饮食。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人参各一两 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

  如雪汤出圣济总录 治膈热咽乾。风毒攻心狂闷。

  朴硝 黑豆皮生 木香各一两 大黄半两生 右除朴硝外。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下朴硝一钱。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以微利为度。

  桔梗汤出圣惠方 治咽喉乾痛。吐咽不利。

  桔梗锉炒 甘草生 恶实炒各一两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竹茹一弹丸大。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如无竹茹。用竹叶十片。

  贝母丸出圣济总录 治咽喉中乾。肺热咳嗽多痰。

  贝母去心一两半 甘草炙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炒一两半 右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治咽喉中乾如有刺。此乃热盛肺气上壅。出经验良方

  荆芥穗 防风各二两 甘草一钱生 右为末。每将少许。以津液咽下。

  咽喉不利附论

  夫脏腑冷热不调。气行上下哽涩。结搏于喉关。吞吐不利。或塞或壅。故咽喉不利也。

  方

  犀角汤 治咽喉不利。肺脏风热。涕唾稠黏。

  犀角镑 玄参 枳壳去瓤麸炒 人参 木通锉 麦门冬去心焙 射干 马兜铃 防风去叉 防己各三分 升麻一两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 甘草炙锉 马牙硝别研各三分 右粗筛十二味。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牙硝少许。再煎沸。临卧食后温服。日再。

  紫菀汤 治咽喉痒。咳嗽。

  紫菀去苗土 贝母去心炒 桑根白皮锉炒 桔梗炒 柴胡去苗 麦门冬去心焙 赤茯苓去黑皮 百部各三分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一两 甘草炙锉一分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牛黄凉膈丸 治风壅痰实蕴积不散。头痛。面赤。心烦潮躁。痰涎壅塞。咽喉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口乾多渴。唇焦咽痛。口舌生疮。

  牛黄钱 牙硝 寒水石各二两 紫石英 胆星各半两 脑子 麝香各二分 甘草一钱 石膏二两 右为末。蜜丸如豆大。每服一丸。细嚼下。

  生乾地黄散出圣惠方 治脾肺壅毒。咽喉不利。肿痛烦热。

  生乾地黄一两半 犀角屑三分 鸡苏苗三分 赤茯苓三分 射干三分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玄参一两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粗罗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内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

  龙脑丸出圣惠方 治脾肺壅热。咽喉不利。宜服。通津液。利咽喉。

  龙脑一钱细研 牛黄一钱细研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赤茯苓一两 羚羊角半两 犀角屑半两 人参一两去芦头 麦门冬一两半去心焙 右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不计时候。以温水下十丸。

  茯苓汤 治咽喉凝唾不出。如胶塞喉。

  赤茯苓去黑皮 桂去粗皮各二两 人参 甘草炙锉 生乾地黄焙 芍药 前胡去芦头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五两 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枣二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三。

  清膈汤 治风热。化痰利咽膈。清头目。消疮疹。

  甘草炒 瓜蒌根 桔梗炒 紫苏叶各一(二)两 鸡苏叶一两半 荆芥穗四两 鼠粘子六两炒净 右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食后临睡。白汤点服。

  犀角散出圣惠方 治咽喉毒气所攻。气息不利。心胸烦闷。

  犀角屑一两 川升麻一两 木通一两锉 射干一两 前胡一两半去芦头 川大黄一两锉碎微炒 右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入竹叶二七片。煎至六分去滓。更入朴硝末一钱。搅令匀。不计时候。温服。

  射干煎出圣惠方 治咽喉风热。不利疼痛。咽乾舌涩。

  射干一两 川升麻一两 犀角屑一两 当归一两 杏仁一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右为末。以猪脂半斤。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入白蜜四两。搅令匀。以瓷合盛。每取杏子大。绵裹。含咽津。以利为度。

  真珠丸 治心肺客热。虚烦多痰。咽喉不利。

  真珠研如粉半两 甘草生末一两一分 龙脑研三钱 硼砂研半两 凝水石六两煅令赤候冷以纸裹埋地坑一宿出火毒研取四两 马牙硝二两用腻粉半两于纸内同拌匀裹缚定安在一新砖上以火煅烟尽放冷入在瓷合子内埋坑入地可一尺深候一宿研半两 右研匀。煮糯米粥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含化咽津。

  调中人参丸 治咽喉中痒。嗽状如伤寒。

  人参 青木香 桂去粗皮 羌活去芦头 大麻仁 酸枣仁去皮各一分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生姜汤下。日二。

  治咽喉不利下气方。出圣惠方

  射干 杏仁 人参 附子 桂心各一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指大。含一丸。稍稍咽之。含药味相接。(外台秘要无桂心)

  消毒犀角饮子出御药院方 治大人小儿内蕴邪热。咽膈不利。痰壅嗽。眼赤脸肿。腮项结核。痈肿毒聚。遍身风疹。瘅毒赤瘰。及疮疹已出未出。不能快透。并皆治疗。

  甘草一斤炙 荆芥穗二斤 防风半斤去芦 鼠粘子四斤炒香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小儿疹疮豆。欲出及未出。热未解。急进此药三四服。快透肌。消毒。

  甘桔汤出御药院方 治胸中结气。咽喉不利。下一切气。

  桔梗 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各二两 甘草炙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微温时服。

  治咽喉

  薄荷一两 紫河车半两 甘草三钱炙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临卧噙化。

  疗口中咽喉不利。当归含丸方。

  当归末二两 杏仁去皮尖一两炒 右捣筛。以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二丸。含。渐渐咽汁。日三夜再。

  秘方防风散 治一切风热上壅。咽喉不利。

  防风去芦一两 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熟为度去牵牛一半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匕。茶酒任下。食后服。

  治上焦壅滞。风冷伤肺。气道否塞。咽喉不利。出圣惠方

  随所患左右。刺手小指甲。令血出。效。

  治咽喉不利。肿塞气道不通。宜用此方。出圣惠方

  用以生艾叶捣烂。傅肿上。随手即消。冬月以熟艾。和水捣汁涂之。亦佳。一方用嫩艾叶。旋取研汁。逐时吞下。

  治咽喉逆气不能食方

  用麻子一升。熬令黑。以酒一升。淋取汁。空心。一服一升。渐至二升。多汗好覆。勿触风冷。此方兼理产妇。及丈夫中风。如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大验。与紫丸气力同。

  犀角散出御药院方 治利咽膈。下痰。

  大黄二两 荆芥穗一两半 甘草一两 薄荷半两 右为粗末。每用四钱。水一大盏。煎三沸去滓。温调青雪散三钱。细细服。食后。

  川芎丸 治咽喉不利。音声不出。及风热上壅。面赤鼻塞。不闻香臭。

  石菖蒲半两 桔梗去芦头 荆芥穗 薄荷叶去土 川芎 牛蒡子炒以上五味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件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一两作一十五丸。每服一丸。含化。食后临卧服。一方有缩砂。无牛蒡子。

  王医师法

  用生萝卜切作片。冬月临卧时。吃三两片。可无咽喉之患。

  百霜圆 治咽喉中结块核。不通水食。危困欲死者。大效。

  右用釜底百草霜。不拘多少研细。蜜和为圆龙眼大。每一圆。新汲水化开灌下。甚者。不过三圆。即愈。

  骨鲠附论

  凡疗病皆以其类。至如治鲠之法。岂宜以鸬鹚主鱼鲠。狸、虎治骨鲠。磁石治针鲠。发灰治发鲠。至于竹蔑薤白嚼筋绵蜜等事。乃可通于诸鲠用耳。用药之法。有不取于气味。特以意为用者。若鱼网虎骨之治骨鲠是也。然网能制鱼。乃鱼之所畏。虎能伏兽。乃兽之所畏。其所制伏既不同。则用之亦异矣。

  方

  神仙化铁丹又名圣化仙丹 治一切骨鲠。

  香白芷大块不虫□中者三两 贯仲拣净末一两 木兰花树生者一两 京墨好者一钱 金星石 银星石各半两 山豆根去梗一两 水仙根乾者一两 木香半两 乌芋即荸荠乾者一两 象牙屑 玳瑁屑 犀角屑各三两 墨煤净者一两 右共为细末。以头面雪水做糊。丸如龙眼大。用朱砂为衣。悬当风处阴乾。修合时。忌妇人孝子猫犬外人看见。每用一丸。含化。

  灵砂散出圣济总录 治物鲠。宽喉。

  灵砂 丹砂 附子去皮脐生用 铅丹 雄黄各一分 芎?半两 金箔七片 巴豆一粒去皮心取肉擘为十二段每擘以口吹之研去油尽 右研如粉。若咽钱及鱼骨等在咽喉内。每服一字。先取蓖麻子三枚去皮研。汤半盏。搅滤取汁。调药服之。便下。

  附子丸出圣济总录 治骨鲠在喉中。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脐 细辛去苗叶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消石一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小皂角子大。每含一丸。咽津。如两盏茶久。未应。即用桂末煎汤助之。其骨立出。

  磁石丸出圣济总录 治鱼鲠在喉中不出。

  磁石煅醋淬研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白矾灰 恶实炒 浆水脚多年者晒乾炒紫色各一分 右为散。别用浆水脚和丸。如芡实大。每含一丸。咽津。一方有马勃。无磁石、浆水脚。

  矾灰散出圣济总录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

  白矾灰 乌贼鱼骨去甲 桂去粗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浆水脚多年者晒乾炒紫色各一两 右捣研。同炒黑色。候冷。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一盏调下。仍益酒令醉。以绵裹一钱匕。含咽。覆盖。纴鼻嚏喷。即出。

  软骨散出圣济总录 治咽喉诸鲠。

  赤茯苓去黑皮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半两 甘草炙锉 缩砂仁各一分 右为散。每用二钱匕。先掺口中。次用新水一盏。咽下。

  象牙丸出圣济总录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

  象牙屑 乌贼鱼骨去甲 砂糖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分 右为末。用寒食面稠饧和丸。如鸡头实大。含化咽津。

  橘糖丸出圣济总录 治骨鲠在喉中不出。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乌贼鱼骨去甲 沙糖各一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皂子大。绵裹。含咽。

  粟皮丸出圣济总录 治诸骨鲠在喉中不出。

  栗子肉上皮半两为末 乳香研 鲇鱼肝各一分 右同研。为丸如梧桐子大。看骨远近。绵裹一丸。水润。外留绵线。吞之即钓出。

  玉错散出圣济总录 治一切骨鲠。或竹木签刺喉中不下。

  蓖麻去壳一两 凝水石研如粉二两 右先研蓖麻为膏。旋入石末。同研成散即止。每取一捻置舌根深处。以冷水咽之。其鲠自然不见。

  桂香散出圣济总录 治鹅鸭及鸡骨鲠在喉中。

  桂去粗皮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 右为散。每服一钱匕。绵裹。含咽十度。其骨软渐消。

  二白散 治诸鲠。

  白芷 白蘝各一分 右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

  半夏散 治铁棘竹木鲠在喉中不下。及刺在肉中折不出。

  半夏汤洗七遍 白蘝各三(二)两 右为散。每服半钱匕。酒调下。日三。半夏戟人喉。以生姜汁解之。立愈。

  半夏白芷散 治诸鲠。

  半夏汤洗七遍 白芷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即呕出。

  治诸鲠方出圣惠方

  用鹿筋渍之令濡。合而索之。大如弹丸。以线系之。将筋端吞之入喉。推至鲠处。徐徐引之。鲠着筋出。一方。用牛筋水浸之。细擘亦可。

  又方

  用作竹篾刮令滑净。线裹内喉中。令至鲠处。可进退引之。鲠即随出。

  治骨鲠在喉。众治不出。出圣惠方

  取饴糖。丸如鸡子黄大。吞之。不去更吞。渐大作丸。可至十丸止。一方。服沙糖水。

  又方出圣惠方

  用烧虎狼屎。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吞猪膏如鸡子。不瘥更吞。瘥止。

  治鱼骨鲠出十便良方

  用楮桃叶研细。取自然汁。水调服。

  治骨鲠出危氏方

  用橄榄食之。如无。用核碾为末。以急流水调服。

  治鲠出经验良方

  缩砂仁 甘草等分 右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咽津。久之随涎出。

  治鱼鸡骨鲠出危氏方

  用贯众为末。井花水调令浓。大作一口。慢慢吞便下。用生者研细。绞汁服尤妙。一方。煎浓汁一盏半。分三服。并进。一咯而出。滁州蒋教授。名南金。顷岁因食鲤鱼玉蝉羹。为鱼肋所鲠。凡治鲠药。如象牙屑之属。用之皆不效。或令服此药。连进三剂。至夜一咯而出。戏云。管仲之力也。

  治骨鲠出医方集成

  用野苎根洗净。捣烂如泥。每用龙眼大。如被鸡骨所伤。以鸡汁化下。如被鱼骨所伤。以鱼汁化下。

  骨鲠

  用寒食日收飞面四两。包待五月五日。好乌梅个个要好。湿润。用四十九个去核。米醋浸一宿。至午时打扫净室一所。香烛时菓供养。通灵。忌猫犬生人。勿令往来。面梅醋供养用石臼木杵。醋搜匀。丸如弹大。线穿挂风内吹乾。如治病。用醋浸。线穿系于患处。睡一宿。立效。

  鲠骨方

  细锉象牙末。去瓤陈橘皮。砂糖调冷水。铁也化为泥。

  又方

  紫白玉簪根。重罗用一分。竹筒吹入去。不可近牙根。

  治鱼骨入喉方

  用久年朽桃枝、竹根。浓煎汤灌之。立效。

  鳜胆煎出德生堂 治一切骨鲠。或竹木刺喉中不下。

  用鳜鱼胆一味。腊月取挂于北檐下阴乾。不可见日。如有鱼鲠。即取一皂子许。以酒一合。煎化呷。若得逆便吐。骨随涎出。未吐更饮温酒。以吐为度。又未出。更煎一服。无不出者。此药即是鲠在脏腑中。日久疼痛。黄瘦甚者。服之皆出。若卒无鳜鱼。蠡鱼、鲩鱼、鲫鱼亦可。惟有腊月收者最佳。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方出肘后方

  用蜜不拘多少。煎化。乘热用绵一两。蘸熨鲠处。又以瓠炙热熨绵上。未出再作。仍取皂角末少许。吹鼻中即出。一方。用蜜匙抄。稍稍服之。

  笱须散出十便良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笱须已捕鱼者。烧灰研细。每服一钱匕。粥饮调下。

  獭骨方出圣惠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獭骨一片。含之咽津。立下。一方烧灰。水调服。及用爪于喉咙外爬之。即下。

  鱼鳞散出十便良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鲤鱼皮鳞。不拘多少。烧灰研细。每服四(二)钱匕。新汲水调下。未出更服。

  鱼骨引方出圣惠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鱼骨一片。潜令人将置鲠人被头。勿令觉之。即下。或置顶上亦可。云謦咳即出。

  鸬鹚散出圣惠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鸬鹚毛翅十片。烧灰研细。每服一钱匕。浓煎橘皮汤下。或以绵裹。含咽即下。一方。用屎末服方寸匕。又用粪水调涂咽喉外。即出。

  鸡足散出圣惠方 治诸鱼鲠在喉中。

  用鸡足二枚。烧灰研为散。每服一钱匕。酒调下。立出。温水调服亦可。

  艾蒿酒方出圣济总录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及误吞铜钱。

  用生艾蒿一握。以水酒各一盏。煎至八分去滓。分温二服。一方用水煮。又方。用缩砂煎汤调末下。一方。用艾蒿数升。水酒共一斗。煮取四升。稍稍饮。良。

  蔷薇散出圣惠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蔷薇根。不拘多少。捣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日三。亦疗折箭刺入膜囊不出。及鼠瘘等患。服之十日。皆穿皮出。效。一方服蔷薇灰末方寸匕。

  百合散出圣济总

  鱼尾引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用鱼尾一枚。取置衣领中。即瘥。

  立竹汤出百一选方 治诸鱼骨鲠在喉中。

  取立死竹。从地高二尺以上。刮去皮。细劈如算子三七茎。用水二盏。煎至七分去滓。顿服。一方。取篱脚下如土朽竹。去尽泥。以手捻细。蜜调丸如龙眼大。以绵裹之。含化。其骨自消。却去药。虽咽下些津不妨。

  鹰灰散出圣惠方 治食肉鲠。

  用鹰粪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水调下。虎、狼、雕粪皆可服之。

  虎骨散出十便良方 治诸兽骨鲠。

  用虎骨捣研细。每服一钱匕。水调下。狸骨亦得。

  鸡翮散出圣惠方 治食鲠咽不下。

  用白雄鸡左右翅大毛各一枚。就铜器中烧作灰。每服一钱匕。用米饮调下。一方。以水调服之。取所食者骨。左右反覆掷背后则下也。

  蝼蛄散出肘后方 治诸鲠并刺不出。

  用蝼蛄头一枚。为散。绵裹咽津。勿令鲠人知。若刺不出者。以涂刺疮上自出也。

  红椹咽方 治诸骨鲠在喉中不出。

  用椹子红者。不拘多少。临时细嚼。先只咽津。后尽咽滓。用新水吞下。如无新者。只欲红阴乾。为末用之。

  治诸骨鲠及吞钱出圣惠方

  用木炭皮为末。研令极细。如无炭皮。但坚炭亦可。粥饮调下二钱。未下再服。七日四日服。以鲠下为度。一方。炭灰捣罗为末。用酒或水调一钱服。方寸匕一方。羊胫炭碾为细末。米饮调下。

  治鱼骨鲠方

  用象牙一两。不以多少。捣罗为末。沙糖丸如鸡头实大。每含化一丸。咽津。一方葱酒调下。

  诸鲠方

  用煮薤白令半熟。以线系定薤。手牢牵定线。少嚼薤白咽之。度薤至鲠处。粘牵引鲠即出。一法。以绵一小块。蜜煮少时。用如食薤法。一方。或以薤煮作羹粥食之。或煠作虀葅。或炒食之皆可。

  治鸡鱼诸骨鲠经日不下者。随其便而用之。出危氏方

  诸骨鲠。用药王草头。擂水服。又方。以朴硝研细。对入鸡苏丸。别丸如弹子大。仰卧含化。不过三四丸。自然而化之。又方。南硼砂。新汲水涤洗。含化。其骨脱然而失。

  治骨鲠入喉出经验良方

  用寒水石煅为末。冷水调下。

  又方出经验良方

  用桑螵蛸。用醋煎。细细啜饮。

  又方出经验良方

  用白药锉细。用米醋煎。细细吞下。在上即出。在下即下。

  治骨鲠不下出经验良方

  先嚼白茯苓一钱重。次以白矾汤咽下。一方。白茯苓为末。所鲠骨煎汤调下。

  治鱼骨鲠出经验良方

  用白胶香。细细吞下。

  治鱼骨鲠出圣惠方

  用陈橘皮为末。好酒一升。入沙糖一两。煎成膏子。冷吞咽下。口念鸬鹚鸬鹚立愈。一方细嚼。冷水吞下。又常含橘皮。即下。煎汤服亦可。

  治鱼骨鲠兼喉痹。

  以青鱼胆少许。口中含咽津。即愈。胆用腊月取。阴乾。良。

  治食鱼肉为骨所鲠。

  取泉水一杯。令患人口。向水张口取水气。鲠当自下。

  治骨鲠出危氏方

  用金凤花子。嚼烂噙化下。无子用根亦可。口中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一方擂碎。水化服。

  玉屑无忧散一名夺命无忧散 治误吞骨鲠塞不下。(方见341页)

  兽骨鲠及咽中刺。

  用象牙梳。或牙笏等。磨水咽下。桑木上虫屑。米醋煎。灌漱自下。

  治鱼骨鲠不出。出经验良方

  用蒜内鼻中即出。独颗者。杀鬼去痛。入药用最良。

  治鱼骨在腹中刺痛。及刺入肉者。

  用食茱萸。煎汁一盏服之。其骨软出。如骨刺在肉中。捣封之。骨自烂出。一方。用吴茱萸。水煮一盏汁服之。及捣封之。

  治骨鲠神效出卫生家宝方一名鹿屑散

  用鹿角为末。含津咽下。妙。一方。掺舌上。咽津立效。

  治鱼骨鲠在喉中出圣惠方

  用硇砂少许。口中咀嚼之。立下。

  治鱼骨鲠出海上名方

  用白芍药细切。嚼烂咽下。

  又方出海上名方

  用五倍子碾细末。掺喉中。立消。

  治骨鲠在腹中刺痛出海上名方

  用大栗壳。烧灰研细。熟水调下。

  麻煎丸出海上名方 治骨并鱼刺。鲠在喉中。

  取研蓖麻子仁。烂。入百药煎。成剂即止。丸如弹子大。青黛为衣。井花水磨下半丸。咽之即下。

  消化鱼鲠

  用千金石。以火煅水淬。敲碎。又用塘内拦鱼竹。并象牙屑。一处或丸或末。嚼水咽下。可消。

  深师疗食鱼骨鲠方出圣惠方

  用捕鱼网一小片。烧灰。服刀圭匕。良。细研。水调一钱服之。一方乳香汤调下。温服。甚者。并三两服。一用鱼网覆头。立下。一用鱼鳞烧灰。细研。水调一钱服。

  治铁棘竹木诸刺在肉中折不出。及鲠不下。出圣惠方

  用鼠脑。厚涂疮上则出。亦可用獖鼠。大效。

  千金疗鲠方。兼主折刺不出。出圣惠方

  取瞿麦为末。水调服方寸匕。

  治咽喉鱼骨鲠刺。

  右马屁勃。不以多少。为末。蜜和丸弹子大。噙化咽津。

  二圣散 治鱼鸡骨刺在喉中不下。

  取五月五日采楮子。晒乾。白茯苓各等分为末。每服一大钱。小儿半钱。煎乳香汤调下。温服。

  治骨鲠

  用赤华叶威灵仙心。以井花水二盏。煎至一盏。诸般鸡鹅骨吞下。软如绵。

  又方

  用灯心烧灰。喉中诸骨鱼骨竹刺等。不能上下。用此味吹入喉中。立消。

  又方

  取所余者骨。左右手反覆掷背后。立出。

  治杂物鲠方

  解衣带。目窥下部。不下即出。一用纸捻。频打喷嚏。鲠自出。

  青雪散 治鱼骨鲠咽喉内不出。(方见445页)

  疗鲠方

  用东流水一器。东向坐。以手指画水上作龙字讫。饮水。不自晓书。令他人持手书。良。

  又方

  凡书文曰。天有门。地有根。诸家入口者。皆当得吞。(集验同)

  治骨鲠厌胜法

  凡鲠时。以其所食筯。急倒转。依旧如常食鱼。其鲠自下。勿令人知。

  又方 咒骨鲠。

  以净器盛新汲水一盏。捧之。面东默念云。谨请太上东流顺水。急急如南方火帝。令敕。一气念七遍。即吹一口气入水中。如此七次。以水饮患人。立下。有一族姓。用此咒水。可以食针并竹刺。

  蓖麻丸 治一切鲠。

  蓖麻仁 红麴 右等分研细。用沙糖和丸。如皂角子大。以绵裹含之。痰出立效。

  治骨鲠方

  盐麸子树。取根。用酽醋煎浓汁。时时呷咽。瑞山本公云。曾有人被鸡骨鲠。颈项肿大可畏。用此啜至三椀。忽吐出骨。王九畴又云。曾同彭医官治骨鲠。取盐麸子树根。烂捶。入盐少许。用绵裹吞下。牵引使于喉中上下往来。忽然钓得骨出。愚谓绵裹之法固妙。犹当兼用醋煎啜法为胜。本草集议云。盐麸子树根。能软鸡骨。

  神效解毒丸 收藏年深。愈见神效。

  青靛花六两 大黄 山豆根各四两 朴硝一钱 黄药子一两半 自然铜四两 贯众 山栀子 宣连 楮实子 山茨菇各二两半 白滑石一斤十二两 铅光石 芭蕉自然汁 白药各二两半 右为末。糯米糊和丸。捣一千杵。阴乾。不可见日。不然折去。一料可作一千丸。却用铅光石打光。诸般骨鲠。井水磨下一丸。作势一吞即下。痄腮焮肿。咽喉飞疡。清油调。水磨化。酒毒肠风下血。薄荷汤。赤眼肿痛。井水。金蚕蛊毒。黄连水。蛇犬蜂螫蜈蚣毒。用水磨涂伤处。误吞竹木棘刺。井水。诸般恶毒。用新汲井水。

  缩砂散 治骨鲠。

  缩砂仁 甘草 贯众等分 右捣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滁州蒋教授。因食鲤鱼玉蝉羹。为鱼肋所鲠。凡治鲠药。如象牙屑之属。用之皆不效。或令服此药。连进三剂。至夜一咯而出。因戏云。此管仲之力也。

  玉屑无忧散 治鱼骨鲠。

  用贯众调下。妙不可言。

  神效膏 治诸般骨鲠。

  马鞭草 地松 右件各一小握。不用根。入陈白梅肉一枚。白矾一大拇指面许。研令极细。取一弹子大。以绵裹作一球子。缀针头上。其余药。即将无灰酒一碗。绞取汁。细细呷之令尽。如不能饮。亦强呷数口。然后纳绵球子于喉间。旋旋咽药汁。其骨鲠即软。当自下去。

  白龙散 治鱼骨鲠。

  柑子皮 白矾 象牙屑 右件各等分。同为细末。每用一钱。绵裹含化。

  厌胜法 治骨鲠。

  以所食鱼骨。密置患人项上。勿令知。良久即下。它鱼骨亦可。

  治食诸鱼骨鲠。久而不出。

  右以皂角末少许。吹入鼻中。得鲠出。多效。

  咽中骨鲠。

  剪刀草如野茨菰。生于篱堑间。其根白。研之则如胶。用顺水吞下。吞下即吐出骨。不过两三口。效。研萱草根。顺水下。亦佳。

  青雪散 治鱼骨鲠咽喉内不出。并及慢喉痹。

  盆硝二两 牙硝三钱 白僵蚕去头炒黄色为末 甘草生取末各一钱半 青黛二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用井花水半盏调药。细细呷服。或少许频乾掺。咽津亦得。

  主骨鲠

  以故鱼网。覆鲠者颈。瘥。如煮汁饮之。骨当下矣。

  治鱼骨在人腹中刺痛。

  煮吴茱萸汁一盏。服之止。又骨在肉中不出者。嚼吴茱萸封之。骨当烂出。

  治鱼骨鲠不出者。

  取獭足于项下爬之。亦可煮汁食。

  治鲠。及鱼骨入肉不可出。痛甚者。

  取鱼狗烧令黑。为末。顿服之。煮取汁饮亦可。鱼狗乃今之翠乌小者是也。

  治食诸鱼骨鲠。杂物鲠。

  以好蜜七抄。稍稍服之。令下。

  治鱼骨鲠

  口称鸬鹚则下。

  治鲠

  用琥珀作珠。一物贯串着绳。推令前入至鲠所。又复推。以牵引出矣。若水晶珠亦得。如更无。以坚硬物摩令滑。用之亦得。

  治草芒砂石类。喉中不出。

  用甑带烧灰。水调饮之即出。(系蒲甑带日久败烂者佳)

  治鱼骨鲠

  右常含橘皮即下。

  误吞诸物附论

  夫误吞诸物。若金银针钩之类。虽非病之自内。然无术以出之。久则害人。若旧梳治发。磁石出针。皆意为之主。不特取其气味。治疗之工。可谓用心精微矣。儒门事亲书云。一小儿误吞一钱。在咽中不下。诸医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净白表纸。令卷实如箸。以刀纵横乱割其端。作鬅松之状。又别取一箸。缚钩于其端。令牢不可脱。先下咽中。轻提轻抑。一探之。觉钩入于钱窍。然后以纸卷纳之咽中。与钩尖相抵。觉钩尖入纸卷之端。不碍肌肉。提之而出。

  方

  治误吞铜铁金石竹木刺。鸡鹅鱼诸骨。出危氏方

  川山豆根 山蜈蚣 威灵仙铁脚者 山茨菰 滑石 马牙硝 金星凤尾草各一两 急性子二两 苎麻根五钱 绿豆粉五钱 甘草节三钱油浸三宿 砖五两厕中制一年 右为末。白芨五两。与糯米糊一处和剂。成锭子。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锭。冷水磨化。即下骨鲠。若金石铁铜。以生姜汁磨化下之。

  如圣散出圣济总录 治咽物误置喉中不出。

  瓜蒌用瓤二枚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 皂角炙一寸与甘草同为末 甘草炙三分 右先研瓜蒌、杏仁烂。次以甘草、皂角末。和为饼子。铛中火□尃令乾。重捣为细末。每服一钱匕。调下黄蜡少许。水一盏。同煎七分。热服亦得。未效再服。用腊茶调下。

  通气散出医方妙选 治误吞铜钱物。及钩绳之类。在咽喉不下。

  鹅毛一钱烧灰 磁石一皂角子大烧灰 象牙末一钱烧存性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新水调下。

  治误吞竹木鱼骨所鲠。咽物不下。咽痛方。出旅舍方

  贯众 茯苓去皮 甘草炙 右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徐徐呷之。

  治误吞钱。出肘后方

  用葈耳头一把。以水一升。浸十余度。饮水愈。

  治误吞铁石骨刺等不下。危急者。出百一选方

  王不留行 黄檗去粗皮 右等分为细末。水浸蒸饼丸如弹子大。以麻线穿之。挂当风处。每用一丸。冷水化开灌下。立效。

  治误吞金银物。或钱在腹内不下方。出圣济总录

  石炭光明者一杏核大 硫黄一皂角子大 右研为末。酒调下。不拘时。

  血余散出圣惠方 治食中吞发咽不去。绕喉。

  用乱发烧末。酒服一钱匕。粥饮调下。亦得。一方水调服。

  治误吞金银环及钗方。兼治误吞钱。及桃枝竹木。

  用白糖二斤。一顿渐渐食之。多食益佳。即自消化。

  误吞环及指缠方出圣惠方

  用鴈毛二七枚烧灰。末服之。鹅羽亦得。水调。一方米饮服之。

  误吞钉针。及箭镞等方。

  但多食肥肉并脂。令饱。自裹出。一方。食肥羊脂。诸般肥肉。

  误吞钱针出十便良方

  用悬针磁石。枣许大一块。含之立出。

  误吞椒闭气不通出百一选方

  用吃京枣三个。解之。

  治误食桐油。一名乾柿汤出百一选方

  用食乾柿解之。白矾少许。入汤水中咽下。尤妙。

  治误吞钩绳在喉中不出方。出圣惠方

  若钩绳在手者。莫引之。但益以珠珰、薏苡子等。就贯著绳。稍稍推至钩处。小引之即出也。

  治误吞蜈蚣。出危氏方

  用生猪血。令病人吃。须臾。生清油灌口中。恶心。其蜈蚣滚在血中吐出。继与雄黄。细研。水调服。愈。昔有村店妇人。因用火筒吹火。不知筒中有蜈蚣藏焉。用以吹火。蜈蚣惊。迸窜入口中。不觉下喉咙。求救。人无措手。适有人云。可讨小猪儿一个。断喉取血。灌之。从其言。果愈。

  误吞铜物不能化者出十便良方

  用浓煎缩砂汤。服。其铜自下。又用生荸荠研烂服。其铜自化。细研坚炭为末。米饮下。于大便内泻下。如乌梅状。

  治误食物落鼻中。及入眼不出。出圣惠方

  用皂角末。吹取嚏即出。

  治误吞钩线方。出圣惠方

  用漯师琥珀一珠子。贯着钩绳。推令前。入至钩所。复又推之。以引出矣。若水晶珠。卒无珠。坚物磨令滑用之。

  治误吞竹木入喉咽。出入不得。出圣惠方

  用故锯烧令赤。渍酒中。及热饮。并得。一用女人大指甲二枚。烧末。内酒中饮之。

  治误吞桃枝竹木。

  用白糖。但数数多食。即自消化。

  治误吞银环及钗。出十便良方

  用水银二(一)两服之。钗便下。亦可以胡粉一两。捣调用之。分再服。食银令如泥也。若吞金银物在腹中。皆服之。令消烊出之。

  治误吞钩出圣惠方

  用小羊喉。以贯绳推至钩处。当退脱。小引则出。

  又方

  但大捩头。四向顾。小引之则出。

  又方出圣惠方

  用常思草头一把。二升水淘。灌之。十余过而饮之。

  治误吞水蛭即马蝗蜞

  用青靛。调水饮即泻出。或为此虫蛟。亦用靛敷之。

  又方出德生堂

  用藜芦末二钱。熬水一盏。服之后则必吐。其物遂出。无恙。

  又方出德生堂

  用蒸饼半个。于狗口中缴涎在饼上。吃了。再用半个。依前卷涎吃后。其物自散矣。

  治误吞铜钱珠珰铁而鲠者方出圣惠方

  用烧铜弩牙令赤。内酒中饮之。立愈。

  治误吞钱出百一选方

  用生凫柴取汁。呷吃。钱自然消化。即荸荠也。

  治误吞钗方

  用曝韭令萎。蒸熟勿切。食一束即出。或生麦叶筋缕。如韭法。皆可用。但立意多食自消。一方。薤白治如前法。

  治误吞钱不出。及误吞针方。

  用葵菜不拘多少。绞取汁。冷饮之即出。一用葵花。煮汁服之。

  治误吞铜钱

  用榨油楔尖烧存性。为末。浓煎艾汤调二钱。无油尖。止服艾汤。亦效。

  又方

  用百部根四两。酒一升。浸一宿。温作二服。

  又方

  用木贼草为末。每服一钱。用鸡子白调下。

  又方

  用滑石末。饧糖丸如豆大。噙化一丸。

  治误吞钱

  用服炮蜜二升。即出矣。

  治误吞椒闭气不通。

  萆藌一两 甘草炙微赤 狗脊各三分 右为细末。食前。以粥饮调下二钱。一方不用甘草。用贯众半两。萆藌、狗脊各一两。

  治误吞钩线方

  用蝼蛄摘去身。但吞其头数枚。勿令鲠人知。

  治吞钱方

  用艾蒿五两。以水五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便下。

  治一切诸杂骨木竹。诸铁物鲠咙。宜服此方。

  代赭 硝石 黄丹 右等分细研为末。每服半钱。津液咽下。

  治一切竹木签刺。诸骨鲠喉。

  松子仁 狼毒捶碎于土器内醋煮熟 自然铜烧以醋投研各等分 右为细末。凡有鲠喉。即掠药末一字入口中。津液咽下。

  治喉中物鲠欲死。

  用白凤仙子。研水大呷。以竹管灌入。硬物即软去。切物经牙。

  又方

  骨鲠涎下之。鱼骨。砂糖大块。含即软去。

  又方

  蛤粉一两 蓖麻半两 黄丹一钱 右为末。每服一钱。水调下。

  又方

  用绵包橙肉。如小梅。牢系线。令吞下。过鲠物之内。牵出。物随出。

  又方

  用生鳅鳝大者。线牢缚其头。以尾先入喉中。头未出。即牵出之。

  治误吞钱及骨。至效。

  用木炭皮为末。米饮调二钱。未下再服。至三。必效。

  治误吞铁钱及骨。

  古文铜钱十数枚 入白梅十个淹过即烂 每服一丸。如绿豆大。侵晨取流水吞下。即吐出。

  巧匠取喉钩方

  咸平中。职方魏公潭州。有数子弟皆幼。因相戏。以一钓竿垂钩用枣作饵。登陆钩鸡雏。一子学之。而误吞其钩至喉中。急引。乃钩以须逆不能出。乃命之诸医不敢措手。魏公大怖。令人遍问老妇以所经历。时有一老妇。九十余岁。言亦未尝见此。切料有智识者。可出之。时本郡有一莫都料。性甚巧。可召问之。公呼老妇责之曰。吾子误吞钩。莫都料何能治之。老妇曰。闻医者意也。其莫都料曾水中打碑塔。添仰瓦。魏公大咍。亲属勉之曰。试询之。公遂召莫都料至。沉思久。言要得一蚕茧。及大念珠一串。公与之。莫都料遂剪茧如钱大。用物推四面令软。以油润之。仍中通一窍。先穿上钩线。次穿数珠三五枚。令儿正坐开口。渐添引数珠。捩之到喉。至系钩处。乃向项下一推。其钩向下而脱。即向上急出之。见茧钱向下。裹定钩线须而出。并无所损。魏公大喜。遂厚赠之。公曰。心明者。意必巧也。(出名医录)

  治鲠以类推方

  治鲠之法。皆以类推。鸬鹚治鱼鲠。磁石治针鲠。发灰治发鲠。狸、虎治骨鲠。亦各从其类也。

  治蜘蛛飞丝入口

  用紫苏叶。不问新旧。嚼之即愈。

  治误食发。令腹有蛊。

  以雄黄饵之。昔甄立言。仕唐为太常。有道人。心腹满烦。弥二岁。立言诊曰。腹有蛊。误食发而然。令饵雄黄一剂。少顷吐一蛇。如人小指。惟无目。烧之有发气。乃愈。

  钩吻叶与芹叶相似。误食之杀人。

  用荠苨八两。水六升。煎取二升。为两服。解之。

  又方 治误吞水蛭。即马蝗蜞

  用酒及蓝靛绞汁。月头初三四五日。空心服。

  治误吞钱器物。

  用韶粉一两。研细。分作二服。水调服之。食水银金化如泥者误吞金银物在腹中。服之。令消烊出。

  治误吞下钱。

  右以羊胫。烧灰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