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在80年代初时候,流行着台湾著名歌手费玉清的演唱的《美斯乐》这首歌:

  “ 在 遥 远 的 中 南 半 岛 , 有 一 个 小 小 的 村 落 ,

  有 一 群 中 国 人 在 那 里 生 活 , 流 落 的 中 华 儿 女 。

  在 别 人 的 土 地 上 日 子 难 过 , 饱 受 战 争 的 折 磨 。

  关 心 他 , 美 斯 乐 , 看 我 们 能 做 些 甚 么 。

  帮 助 他 , 美 斯 乐 , 看 我 们 能 做 些 甚 么 。 ”

  当时隐约知道有一支国民党残军在泰国、缅甸的中南半岛,这支歌讲的就是他们,更多历史背景就不得而知。当时这方面的信息还是比较封闭的。

  而今,介绍这支部队──国民党军93师的的文章已不计其数。1961年,柏杨在台湾《自立晚报》工作期间,以笔名“邓克保”写作了《血战异域十一年》(即《异域》),在报纸上连载,轰动台湾。

  柏杨说,当时是一名叫马俊良的记者在台北访问自泰北撤退的孤军(93师),由马俊良告诉他采访所得,由他化名“邓克保”写作。柏杨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道:“在那一块比台湾大三倍的土地上,已洒满了中国儿女的鲜血,我想不出祖国为甚么忍心遗弃我们。我一想到我追随孤军,从昆明撤退到边区打天下,以及现在的奋斗,那些惨死在共产党,惨死在缅甸军,惨死在毒蛇口中的伙伴们的脸,就浮现在眼前……”

  直到1982年,柏杨才实地走访了笔下的这块土地,写作《金三角?荒城》,在台湾《中国时报》连载,感动无数民众,募得新台币300万元,帮助泰北。2004年2月,孤军的后裔全部获得泰国国籍,在泰国落地生根。纪念孤军这段历史的“泰北义民文史馆”新近成立,馆前有一块石碑,上面刻了柏杨亲笔书写的一句话:“一群被遗忘的人,他们战死,便与草木同朽;他们战胜,仍是天地不容!”

  《金三角?荒城》提要

  一九八二年,柏杨在《中国时报》的赞助下深入泰缅边区,实地探访神秘的金三角,在“三星期盲目的横冲直撞,随时随地都会伏尸山野”的境况中,观察、访谈、蒐辑各种相关资料,以报导文学的方式,在全球各地华文报连载,带读者进入荒城,去听满星叠、美斯乐的枪声和哭声。

  发表及时报初版以“金三角?边区?荒城”为名,后来去掉“边区”二字。全书四十三篇,大抵前半以毒品为中心,下笔便写“毒三角”之形成,从毒枭大王坤沙逆叙回毒品王朝创始人罗星汉,带出中国晚清鸦片战争及金三角鸦片战争的内情及惨状。柏杨笔触从战争结束转入异域孤军的艰困处境,场景转移到美斯乐,必要时又将两地联系起来,今昔也有所交会。

  柏杨在一九六○年写《异域》时并没有亲临现场,二十余年之后得履斯土,异域孤军的过去和现况却成为他关注的焦点,但重要的当然是后者,从与缅军交战到被泰军收编,不得不奉命和毒枭作战,以及孤军后裔在这里的生活、教育等。柏杨的报导令人震撼。

  为了让读者更能掌握现场,书中随文提供了十余张地图,配合书前的摄影图片,则金三角的荒城之沧桑,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目录

  出发/9…203

  “毒三角”/14…208

  毒品王朝/19…213

  坤沙被捕与营救/25…219

  满星叠/30…224

  拂晓攻击/34…228

  三次反扑/39…233

  和谈/44…238

  历史的回溯/48…242

  毒潮直扑中国/52…246

  第一次鸦片战争/56…250

  奇异的结束/60…254

  两大贩毒强国/64…258

  自食其果/68…262

  少数民族/72…266

  第二次鸦片战争/77…271

  下台阶梯/81…275

  危险的趋势/85…279

  一项阴谋/90…284

  一个信号/93…287

  孤军危机/97…291

  坚塞上将的解救/101…295

  武装基地和难民村/105…299

  奇异的九十三师/110…304

  美斯乐/114…308

  孤军恶运/118…312

  解除武装/123…317

  苦难无尽无期/127…321

  叭当战役/131…325

  ○四指挥部/136…330

  罗星汉的奥秘/140…334

  老兵之死/145…339

  把泰国拦腰切断/149…343

  考牙山战役/154…348

  苦闷和茫然/157…351

  落寞剪影/161…355

  四项誓言/165…359

  文化沙漠/168…362

  救救下一代/172…366

  几个问题的讨论/176…370

  女作家曾焰/180…374

  荒山诀别/184…378

  归来?祝福/188…382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