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贞传
李茂贞,深州博野人。本姓宋名文通,在博野军当士卒,戍守凤翔。黄巢进攻京城,郑畋率博野军进击黄巢,茂贞因功从队长升军校。
光启元年(885),朱玫反,僖宗逃到兴元。玫派王行瑜攻大散关,茂贞与保銮都将李钅延等人在大唐峰打败王行瑜。第二年,朱玫战败被杀。茂贞因功从扈跸都头升为武定军节度使,赐姓名李茂贞。护送僖宗东归,走到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和天威都头杨守立争路,两军互相攻击,昌符战败逃到陇州。僖宗派茂贞攻杀昌符,因功升为凤翔陇右节度使。大顺元年(890),封陇西郡王。
大顺二年(891),枢密使杨复恭得罪,逃到兴元,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是复恭的养子,收留他。茂贞上书说复恭父子的罪都应当杀,自请当山南招讨使去讨伐。昭宗因宦官的缘故有难处,不同意讨伐。茂贞擅自发兵,攻占兴元,杀复恭父子。
茂贞上表要求任命他的儿子继密权知兴元军府事,昭宗调任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派宰相徐彦若镇守凤翔。茂贞不服从诏令,上表说:“担心会发生军情突变,军心难以控制。徒劳无益地使民众生命财产,因此受到损害;倘若造成圣驾蒙难,迁徙到哪里去呢?”昭宗认为茂贞上表言语不恭,无法忍受,问宰相杜让能怎样处理。让能说:“茂贞地大兵强,唐朝的力量还不能去讨伐,凤翔又离京城很近,容易危及京城安全,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到那时就是想诛晁错来挽救危急恐怕也办不到。”昭宗发怒说:“我不能这样懦弱无能的甘愿受人欺凌侮辱!”下令让能调兵,派覃王嗣周为京西招讨使。令下,京城市民都认为不好,群集承天门阻挡宰相,请求不要用兵,争着用石头瓦块击宰相,宰相下轿走了,大印也丢了,人心恐慌,昭宗更加决心征讨。覃王率护驾军五十四都在周至交战失败,茂贞进攻京城,屯兵三桥。昭宗驾临安福门,杀两枢密向茂贞道歉叫他罢兵。茂贞平时与让能有矛盾,就说:“主张用兵的不是两枢密而是让能。”在临皋驿阅兵,请求杀让能。让能说:“臣虽然先说明了不能用兵,但只有杀臣才能解除国难。”昭宗哭湿了衣襟,贬让能为雷州司户参军,赐死,茂贞才罢兵。
第二年,河中节度使王重盈死,他的儿子珂、珙争位。晋王李克用请求立珂,茂贞与韩建、王行瑜请求立珙,昭宗不同意。茂贞等发怒,率三镇兵进攻京城。商议废掉昭宗,立吉王保当皇帝。还未办成,晋王已经发兵,茂贞害怕了,只杀了宰相韦昭度、李石奚,留下养子继鹏率兵二千宿卫京城,自己班师。晋军到河中,继鹏与行瑜弟行实等人争着劫持昭宗出逃,京城大乱,昭宗出京居住石门,茂贞率兵到雩阝县,斩继鹏赎自己的罪。
晋兵打败王行瑜,回师渭北,请求进攻茂贞。昭宗认为晋远而茂贞近,想庇护他以示恩德,若以后遇到难处可以作为依靠;而且茂贞已杀了他的儿子替自己赎罪了,就下令叫晋军罢兵回师。克用叹气说“:唐不杀茂贞,后患未了啊!”
昭宗从石门回京,立即招募安圣、捧宸等军一万多人,用各亲王统率。茂贞认为唐朝准备讨伐自己,也加强军队请求入京朝见,京城人心惊慌逃到山里。茂贞进攻京城,昭宗派覃王抵抗,覃王率军走到三桥,士兵溃散,昭宗逃到华州。派宰相孙亻屋率兵讨伐茂贞,韩建替茂贞请求免罪才罢兵。过了一段时间,升茂贞当尚书令,封为岐王。
后来,昭宗被宦官废掉,恢复帝位以后,宰相崔胤想借助梁军杀宦官,与梁太祖秘密商议。中尉韩全诲等也依靠茂贞作为外援,茂贞派儿子继筠率兵数千人宿卫京城,宦官依仗岐军更加骄横得无法无天。
天复元年(901),崔胤召梁太祖西进,梁军到同州,全诲等人害怕,和继筠劫持昭宗到凤翔。梁军包围了一年多,茂贞屡次战败,闭城不敢出战。城中粮草已尽,自冬至春,雨雪不停,民冻饿死者每日以千计。斗米值钱七千,以至于烧人为粪,煮死尸而吃,父自食其子,有人来争肉吃,说:“这是我儿子,你怎能吃呢?”人肉每斤值钱近百,狗肉每斤值钱五百,人肉比狗肉便宜。天子在宫中设小磨,派宫人自己磨豆麦供御膳,后宫与诸王十六宅冻饿而死者每日三、四人。城中人找茂贞求生路,茂贞穷急,找天子商议与梁和解。昭宗对茂贞说“:朕与六宫都一日吃点稀饭,一日不够一日,怎能不与梁和解呢?”天复三年(903)正月,茂贞与梁议和,斩韩全诲等二十多人,把首级交给梁军,梁军解围。天子虽然出来了,然而梁劫持昭宗东迁,唐很快就灭亡了。茂贞不仅造成唐的灭亡,自己也因此困难和危险了。
到梁太祖即位,诸侯强盛的人都先后称帝,茂贞不敢,只称岐王,开府设置官吏,以妻为王后,奏乐摇扇视朝,出入模仿天子罢了。茂贞在岐,对民比较宽仁,减轻赋税,民众得以安身,曾因地盘狭小,赋税少,下令反复榨油,因为怕引起火灾,禁止松枝柴草进城,有个伶人讥笑说“:臣请求也禁止月光。”茂贞当作笑话,并不生气。
以前,茂贞打败杨守亮夺取兴元,而..、宁、..、坊都来归附,有地方二十州;到他被梁包围时,兴元归附蜀,开平以后(907~910),..、宁、..、坊归附梁,秦、凤、阶、成又归于蜀;到梁末年,所辖之地只有七州罢了。
庄宗已经灭梁,茂贞称岐王,上表时以叔父自居。到听说庄宗入洛阳,才上表称臣,派他儿子从严来朝贺。庄宗认为他是老前辈,对他非常尊重而有礼貌,改封秦王,诏书上不呼他的名字。同光二年,病死,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