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训拾遗
师训拾遗 (宋)陈文蔚 撰
陈文蔚
陈文蔚(一一五四~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一五《癸未老人生日》“翁馀九十儿七十”推定),字才卿,学者称克斋先生,上饶(今属江西)人。曾举进士不第。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始从朱熹学。后聚徒讲学,与徐昭然等创为豫章学派。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以上所著《尚书解注》,授迪功郎。卒年九十四(《宋人传记索引》作卒年八十六,未知何据)。有《克斋集》十七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明刻本附张时雨《陈克斋先生记述》,明嘉靖《广信府志》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六九有传。
陈文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张时雨崇祯十七年刻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宋人傳記資料全文檢索
姓名: 陳文蔚(1154~1239)
別名字號: 字:才卿; 號:克齋;
追封贈爵:
出生年: 1154
卒年: 1239
籍貫: 上饒
出生地: 上饒
及第年: 不詳
活動地區: 上饒、鉛山
活動時期: 紹興、隆興、乾道、淳熙、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寶慶、紹定、端平、嘉熙
著作: 克齋集
著作電子版:
傳略: 字才卿,號克齋,上饒人。朱熹門人,嘗舉進士,講讀鉛山,其學以求誠為本,以躬行實踐為事。端平初都省言其所作尚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迪功郎。嘉熙三年卒,年八十六。有克齋集。
資料來源: 1 . 以所著尚書解注投進特補迪功郎制(永樂大典7325/20下)
2 . 考亭淵源錄初稿5/4下
3 . 宋元學案69/35
4 . 宋元學案補遺69/138下
5 . 宋史翼25/6下
6 . 宋詩紀事補遺67/1
7 . 明侯峒曾克齋集序(克齋集卷首)
8 . 南宋文範作者考下/14下
克斋集
十七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宋陈文蔚撰。蔚字才,上饶人。尝举进士。端平二年,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今《尚书类编》已佚,其文集亦无传本。故《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俱未著录。明初,其郡人张时雨及其裔孙良鉴始掇拾成编,即此本也。文蔚始因同里余大雅以师事朱子,见於所撰《余正叔墓碣》。集中与朱子往复书甚多,皆以工夫精进相规切。而《祭朱先生文》有云:“丁巳之冬,戊午之春,招之使来,授业诸孙。因获终岁,侍教谆谆。”则又尝馆於朱子家当理宗之时,朱子之学大行,故所著之书得闻於朝廷,朝廷亦遂命以官也。然文蔚实亦笃信谨守,传其师说。所记朱子之语,皆戊申以後所闻见,《於池录》第四已编入《朱子语类》中。此复具载於本集。盖一从其所言之人,一从其所记之人,义可互存。不为假借。其诗虽颇拙俚,不及朱子远甚。其文则皆明白淳实,有朱子之遗。讲义九条,剖析义利之辨,亦为谆切。均不愧儒者之言,与後来依门傍户者,固迥乎殊矣。
-
---出《四库总目提要》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克齋集卷七)
伏羲當時畫卦只如質珓相似初無容心易只是隂■陽■其始一隂一陽而已有陽中陽陽中隂有隂中陽隂中隂陽中陽■看上靣所得如何再得陽即是■故乾一或得隂即是■故兊二陽中隂■亦看上所得如何或是陽即是■所以離三或得隂即是■所以震四隂中陽■看上靣所得如何或得陽即是■所以巽五或得隂即是■所以坎六隂中隂■看上靣所得如何若得陽即是■所以艮七再得隂即是■所以坤八看他當時畫卦之意妙不可言
余正叔論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謂殺身者只是要成這箇仁先生曰若說要成這箇仁却不是只是行所當行而已
因說工夫不可間斷曰某苦臂痛嘗以手擦之其痛遂止若是或時擦或時不擦無縁見效即此便是做工夫之法余正叔退謂文蔚曰擦臂之喻最有味
余正叔問子路問成人孔子對以臧武仲之智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只此四者如何便做得成人先生曰備此四者文之以禮樂豈不是成人
忠恕是學者事故子思言忠恕違道不逺曽子借學者以形容聖人若論聖人只可謂之誠與仁
正叔有支蔓之病先生毎救其偏正叔因習静坐後復有請謂因此遂有厭書册之意先生曰豈可一向如此只放令稍稍虛閑依舊自要讀書
或問物與無妄衆説不同文蔚曰是各正性命之意先生曰然一物與他一箇無妄
介甫毎得新文字窮日夜閱之喜食羊饅頭家人供至或正值看文字信手撮入口不暇用筯過食亦不覺至於生患且道將此心應事安得會不錯不讀書時常入書院有外甥懶學怕他入書院多方求新文字得之只顧看文字不暇入書院矣
學者工夫且去剪截那浮泛底思慮
學者説文字或支離泛濫先生曰看教切已
只是頻頻提起久之自熟
學者讀書多縁心不在故不見道理聖賢言語本自分曉只畧畧加意便自見得若是專心豈有不見
先生以召命過信州一士人見於舘驛請問為學之道先生曰道二仁與不仁而已聖人千言萬語只是要教人做人
漢文帝曉事景帝不曉事
或言今人作詩多要有出處荅曰闗闗雎鳩在河之洲出在何處
孟子文章妙不可言文蔚曰他毎叚自有一二句綱領其後只是解此一二句曰此猶是淺者其他自有妙處惟老蘇文深得其妙
文蔚毎日侍坐説詩不曽説白駒後數日忽有曰公毎日説詩白駒一篇如此却好不説文蔚因言當時賢者雖縶維之竟長往不來逃於空谷上之人拳拳不置至謂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其自重不屈如此曰據如此説亦好却不説上之人勤懇好賢之意
文蔚一日説太極圖不言格物致知工夫先生甚訝之後數日文蔚拈起中間一二語先生曰趯翻了船通身下水裏去文蔚始有所悟(今池陽語録却將文蔚别話頭合作一段記者誤矣 又録云文蔚問通書只説主静一邉窮理致知一邊却不曽説先生云何故如此説文蔚退思次日又請問夜來所説通書如引書曰思曰睿及厥彰厥微匪靈弗瑩等語亦是致知事先生不荅正色曰趯翻了船通身下水裏去文蔚遂悟通書發明太極隂陽之旨已從道理原頭理會來圖則剖析精微以示人而通書無非發明此意顧以為不及窮理深悔所見之謬也次日復以為問先生遂無語)
文蔚問人心道心如飲食男女之欲出於其正則道心矣又如何分别先生曰這箇畢竟是生於血氣
文蔚問生時男女異席祭祝亦合異席今夫婦同席如何曰夫婦同牢而食
學者難得都不肯自去着力讀書某登科後要讀書被人横欄直截某只是不管一面自讀顧文蔚曰且如公誰鞭逼畢竟是自要讀書又云難得難得
一日説某訪謝昌國問艮齋安在謝指廳事曰即此便是其廳事亦弊陋因言妙
彭世昌守象山書院盛言山上有田可耕有圃可蔬池塘碓磑色色皆備先生曰既是如此下山來則甚彭曰陸先生曰有書院却不曽蔵得書某此來為欲求書先生曰緊要書寧消幾巻某向來亦愛如此後思之這般物事聚久必散何必役於物也世昌臨别贈之詩曰象山聞説是君開雲木參天瀑響雷好去山頭且堅坐等閑莫要下山來
世昌問先生教人有何宗旨荅曰某無宗旨尋常只是教學者隨分讀書
作文何必苦留意又不可大放頺塌只畧教整齊足矣寫
字不要好時却好
文蔚初泛看諸家詩説質於先生曰某有集傳曽看否文蔚荅以未見後來只看集傳一日因說詩先生曰曽參看諸家文蔚曰不曽曰又却不可
武夷精舎侍坐趙昌甫言學者工夫間斷先生曰聖賢教人只是要救一箇間斷
記得時存得一(缺)時濟得甚事
周家初興時周原膴膴堇荼如飴苦底物事亦甜及其衰也牂羊羵首三星在■〈哭,留代犬〉人可以食鮮可以飽直恁地蕭索
因言舜禹揖遜事云本是箇不好底事被他一轉轉作一大好事
先生毎得未見之書必窮日夜讀之嘗云向時得徽宗實録連夜看看得眼睛都疼一日得韓南澗集一夜與文蔚同看倦時令文蔚讀坐聼讀至五更盡巻曰一生做詩只有許多
毎遇學者問有未荅處即令讀上下文
因說林擇之曰此人曉事非其他學者之比徐又曰到他已分上又却暗
黄直卿會看文字只是氣象小或有看得不好處
客有問趙昌甫徐斯逺韓仲止曰昌父較懇惻又曰三兄詩文曰斯逺詩文清雖小畢竟清
劉叔通江文卿二人皆能詩叔通放體不拘束底詩如文卿有格律入規矩底詩好游子蒙和劉叔通詩昨夜劉郎扣角歌朔雲寒雪滿山阿文章無用乃如此富貴不來當柰何此詩若遇蘇黄須提掇他
謂文蔚曰公却是見得一箇物事只是不光彩一日呈文蔚所送徐崇甫序曰前日說公不光彩且如這般文字亦不光彩
或問徐子顔曰其人有守但未知所見如何
孔子天地間甚事不理會過若非許大精神亦吞許多不得一日因話次又說今覺見朋友間都無大精神
文蔚曰先生毎嘗念慮之萌或生於非正随即剪除只是未能去根因事又發仍舊要剪除先生曰只得如此
或問大學脩身章之其所傲惰而辟焉君子之於人安得有傲惰先生曰非如常人傲忽惰慢只是使人見得他懶些
三山蘇龜年且久説中庸費隠章謂始於夫婦之可與知與行極於聖人之所不能知不能行以至於語大天下莫能載語小天下莫能破微而至於鳶飛魚躍無不包舉先生曰才卿説看還有不同否文蔚曰此章説道之費說到語大語小處已盡矣引詩者所以咏嘆滛泆形容其不盡之意耳先生黙然
因論近思録先生曰不當編易傳所載文蔚問如何曰公須自見得意謂易傳已自成書
程門諸髙弟晚節有背其師説者縁他自説得去覺見師説有如不快意
因謂陸子静謂江南未有人如他八字着脚
一日説論語集註云亦尚有硬説處
問二禮制度如何可了曰只注疏自了得
問胡氏春秋傳如何曰亦有過當處
附錄:
克齋集十七卷(湖北巡撫採進本)
宋陳文蔚撰蔚字才卿上饒人嘗舉進士端平二年都省言其所作尙書類編有益治道詔補迪功郞今尙書類編巳佚其文集亦無傳本故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俱未著錄明初其郡人張時雨及其裔孫良鑑始掇拾成編卽此本也文蔚始因同里余大雅以師事朱子見於所撰余正叔墓碣集中與朱子往復書甚多皆以工夫精進相規切而祭朱先生文有云丁巳之冬戊午之春招之使來授業諸孫因獲終歲侍敎諄諄則又嘗館於朱子家當理宗之時朱子之學大行故所著之書得聞於朝廷朝廷亦遂命以官也然文蔚實亦篤信謹守傳其師說所記朱子之語皆戊申以後所聞見於池錄第四已編入朱子語類中此復具載於本集葢一從其所言之人一從其所記之人義可互存不爲假借其詩雖頗拙俚不及朱子遠甚其文則皆明白淳實有朱子之遺講義九條剖析義利之辨亦爲諄切均不愧儒者之言與後來依門傍戸者固迥乎殊矣(四庫全書總目?集部?別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