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苏洵、轼、辙、王安石,虽不逮,犹各有所执持,操其

公元1800年 本年
元、苏洵、轼、辙、王安石,虽不逮,犹各有所执持,操其一以应于世而不穷,故其言必曰道。

道成而所得之浅深醇杂见乎其文,无其道而有其文者,则未有也。故乃退而考之于经,求天地阴阳消息于《易》虞氏,求古先圣王礼乐制度于《礼》郑氏,庶窥微言奥义,以究本原。已而更先太孺人忧,学中废。嘉庆之初,问郑学于歙金先生。三年,图仪礼十八卷,而《易义》三十九卷亦成,粗以述其迹象,辟其户牖,若乃微显阐幽,开物成务,昭古今之统,合天人之纪;若涉渊海,其无涯埃。贫不能自克,复役役于时,自来京师,殆又废弃。呜呼!余生四十年矣,计自知学在三十以后,中间奔走忧患,得肆力于学者,才六七年。以六七年之力而求所谓道者,敢望其有得耶?使余以为时文辞赋之时毕为之,可得二十五年,其与六七年者相去当几何?惜乎其弃之而不知也。后此者尚有二十五年耶?其庶几有闻,其讫无闻乎?他日复当悔今日之所为如曩时,未可知也。然余之知学于道,自为古文始。故检次旧所为文,去其芜杂,自戊申至甲寅为一编,丁巳戊午为一编,存以考他日之进退云。”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