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进士李迪以下二百四十六人,第为五等。

公元1005年 三月
进士李迪以下二百四十六人,第为五等。

第一、第二、第三等赐及第,第四、第五等同出身。又得特奏名五举以上一百一十人,第为三等,并赐同进士《三传》、学究出身。翌日,试诸科,得《九经》以下五百七十人,第为三等并赐本科及第、出身、同出身。又得特奏名诸科《三礼》以下七十五人,第为三等,赐同学究出身,授试衔官。上谓宰相曰:“昨亲阅考官所定试卷,意其人末等者过多,即别令详考,往往合格。比缘临试多士,糊名校复,务于精当。而考官不谕朕意,过抑等第,欲自明绝私,甚无谓也。迪所试最优,李咨亦有可观。闻其幼年,母为父所弃,归舅族。咨日夜号泣,求还其母,乃至绝荤茹素以祷祈。又能刻苦为学,自取名级,亦可嘉也。”以迪为将作监丞,咨及夏侯麟为大理评事通判诸州。进士第一等为试校书郎、知令录,余为判、司、簿、尉。迪,濮州人;咨,新喻人也。先是,迪与贾边皆有声场屋,及礼部奏名,而两人皆不与。考官取其文观之,迪赋落韵,边论“当仁不让于师”,以师为众,与注疏异,特奏令就御试。参知政事王旦议落韵者,失于不详审耳;舍注疏而立异论,辄不可许,恐士子从今放荡无所准的,遂取迪而黜边。当时朝论,大率如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九)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