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朗起义

北洋军阀袁世凯统治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白朗,字明心,河南省宝丰县大刘村人。由于当地封建剥削沉重,又经常闹灾歉收,农民生活困苦,不断发生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斗争。1911年10月白朗在宝丰一带领导数百农民宣布起义,反对清政府和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对全国的搜刮压榨更甚于前。起义军提出“打富济贫”的口号,起义队伍很快发展至万余人,所到之处打富济贫,并焚教堂、惩教士,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绅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白朗起义军采取流动作战,转战于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甘肃等省,行动敏捷,使派去镇压的北洋军剿不胜剿,防不胜防,屡受起义军重创。袁世凯对白朗起义军恨之入骨,帝国主义各国驻华公使也一再敦促袁世凯加紧镇压。袁特派段祺瑞驰赴信阳,调集豫、皖、鲁、鄂等省军队二十万人,且有沙俄派出的飞机参战,对起义军围攻堵截,大举进剿,但仍无济于事。1914年初白朗起义军改名为中原扶汉军,又称公民讨贼军,白朗自任大都督。3月白朗在陕西紫荆关发布《安民布告》,指斥袁世凯的反动统治是“神奸主政,民气不扬,虽托名共和,实厉行专制”。提出“逐走袁世凯,设立完美之政府”的口号,表现出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白朗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得不到补充休整,在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下,部队损失很大。1914年6月由西北返转河南时,起义军数量大减。8月回到宝丰、临汝交界的山岭中,陷入北洋军和地方反动武装重重包围之中,白朗不幸牺牲,历时三年,纵横五省的白朗起义最后失败。

内容推荐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