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旗为民

清代八旗汉军人等放弃旗籍编入民籍(或绿营)的称谓。与满、蒙官兵出旗外任民职或析入绿营为官充兵者不同。乾隆时,主要为解决满洲旗人生计而提倡此法,先京师而后风行全国各驻防地。其规定大致如下:(1)从乾隆七年(1742)起,颁发各项有关政令。是年定:除“从龙入关”旧勋臣子孙外,其他听任出旗;二十七年(1762)续定:勋旧子孙中愿出旗者亦听之。(2)八年(1743)定:汉军官员中微末者,准令出旗。(3)二十一年(1756)定:王公府包衣佐领(即内佐领)内旧汉人、旗鼓佐领汉人、内管领下※辛者库汉人,俱准令出旗。(4)同年又定: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中※另记档案人、※开户人等,俱令出旗。因开户人出身“卑贱”,又规定不准拨入绿营。在此政策的影响下,许多汉军旗人变成民人。驻防汉军除广州一处尚留半数外,其余尽数出旗为民,或转入绿营为官为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