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诏

唐时对西洱河(今云南洱海)周围乌蛮六部落的总称。“”义为“王”或“首领”。其名称诸书所载不尽相同,一般多取《蛮书》、《新唐书》作:蒙巂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上半及漾濞、永平一部分)、施浪诏(今洱源三营及鹤庆、剑川一部分)、邆赕诏(今邓川县境)、浪穹诏(今洱源县境)、越析诏(今宾川县境)、蒙舍诏(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下半及南涧彝族自治县一部分)。《通鉴》据《云南别录》,六诏作:蒙舍、蒙越、越析、浪穹、样备、越澹。今人研究认为“蒙越”相当“蒙巂”,“样备”相当“施浪”,“越澹”相当“赕”。初六诏兵力相埒,莫能相一,各有其长,故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诏在诸部南,故又谓之南诏。唐开元十八至二十五年(730—737),南诏主皮逻阁在唐支持下相继兼并六诏,形成为统一势力。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