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以在黄河之西,形如一条长廊,故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砂碛、戈壁。绿州断续相连,赖雨雪灌溉,农牧业较发达。战国前为羌戎之地。周秦之际为乌孙、月氏所居。西汉初为匈奴右贤王地。元狩二年(前121),始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河西4郡,辖25县。东晋时,先后为“五凉二秦”所控制。西魏废帝三年(554),改西凉为甘州。唐时,属陇右道,一度被吐蕃攻陷,后为张议潮占据。武后时,回纥一支曾迁至甘、凉一带。开成五年(840),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回鹘一支西迁至此称河西回鹘。至五代宋初,其势渐盛,几占据整个河西地区。宋景祐三年(1036),西夏尽有河西旧地。元属甘肃行中书省。有玉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县。自古为通往新疆及中亚、西亚的交通要道。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