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与“”同义。指正式颁布的成文法。《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疏:“使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战国时秦商鞅改法为“”,《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后代均沿之,常用作一个朝代法律的总称,如秦律、汉律、唐律、明律、清律等。②古代乐律学名词。其意甚广:(1)产生乐音的有关法则或规律,有生律法或律制之意。不同生律法有不同律制,如“三分损益律”,纯律;(2)与尺度相关的音高标准。历代律尺不同,“黄钟律”的音高随之变化;(3)由(2)而转意为音高标准器(即定律器),用竹管或金属管作成,尤指律管。朱载堉《律吕精义·内篇》卷八:“管即律,律即管,一物而二名也”;(4)半音。典籍称“高一律”或“低一律”,即高半音或低半音;(5)狭义的“”,即律吕中的“六律”。③候气的仪器。《礼记》郑玄注:“律,候气之管,以铜为之。”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