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鲢混养

古代养鱼法。始于宋代,到明清时期,对混养之作用、鱼类搭配比例等均已有具体记载。《广志绎》:吴越养鱼,“入池当夹草鱼养之,草鱼食草,鲢则食草鱼之矢(屎),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草游,鲢又随觅之。凡鱼游则尾动,定则否,故鲢、草两相逐而易肥”。《农政全书》也认为草、鲢混养具有充分利用饵料和相互促进作用。反映出对家鱼生活习性有充分认识,是明代家鱼混养技术建立之基础。家鱼混养一般以草鱼和鲢鱼搭配为主,鳊、鲫、鲮为辅,并有一定比例。《农政全书》:“每池鲢六百,鯶(草鱼)二百,每日以水荇带草喂之。”清《湖雅》记浙江湖州混养比例是“一池中畜青鱼、草鱼七分,则鲢鱼二分,鲫鱼、鳊鱼一分,未有不长养者”。《广东新语》说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凡池一亩,鰀(草鱼)三十,鳒(鲢)一百二十,��(鳙鱼)五十,土魿(鲮鱼)千,日投草三十余斤”。多品种混养方式是中国家养鱼技术上之一大成就,至今仍是鱼塘增殖之重要措施。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