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

西汉董仲舒和唐韩愈的人性论。指人性之上、中、下三等品格。春秋时孔子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认定“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是把人性分等的发端。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春秋繁露·实性》)三等,而以“中民之性”为其论述的重点。主张“名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同上,《深察名号》),而“中民之性”可善可恶,故“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同上)。韩愈进而把“性”与“情”对立起来,谓“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原性》)。认为“性”是天赋的,其内容为仁、义、礼、智、信。“情”是后天形成的,其内容为喜、怒、哀、惧、爱、恶、欲。“性”、“情”各分为上、中、下三品,谓“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焉;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同上)。而以上、下二品为其论述之重点,并修正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之说,主张以刑杀制伏“下品之性”。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