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学

学校名。古代中央官学之一,为国立儒学最高学府。西晋武帝时始置,隶太常,设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儒家经典教授生徒。东晋沿置。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废学,改置总明观。南齐建元四年(482)复置,寻废。永明三年(485)复立,同时省总明观。梁沿置,隶太常卿,兼领太学。陈亦置。北魏先立太学,天兴二年(399)增置国子学,太宗改为中书学,孝文帝复为国子学,迁都洛阳则立国子太学。北齐国子寺置学,与太学、四门学并隶。隋初因之,有博士、助教各五人,学生一百四十人。开皇十三年(593),国子寺罢隶太常,改寺为学。仁寿元年(601)又罢,唯立太学。大业三年(607)置国子监,统国子学、太学。国子学设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无定员。唐初改国子监为国子学,隶太常寺。贞观二年(628)复置监,下统七学,国子学居首,以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官曾孙为学生,设博士五人、助教五人、直讲四人、五经博士各二人。北宋初以国子监为最高学府,端拱二年(989)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旋复旧制,以七品以上官子弟为生,称监生或国子生。辽代上京、中京置,隶国子监。金之国子学亦隶国子监。元代集贤院国子监置国子学,有博士二人,掌教授生徒,考校儒人著述;助教四人,分教各斋学生。后增设学正、学录等官。元末朱元璋亦置,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吴元年(1367)定其官制,增设祭酒、司业、典簿。明洪武八年(1375)又置中都国子学,十五年均改为国子监。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