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岗文化

薛家岗文化   xuē jiā gǎng wén huà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79年首次发掘的安徽潜山薛家岗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的江淮之间,扩及鄂东和赣北部分地区。年代约在公元前3500—前2800年左右。营建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石器工具一般通体磨制,除常见的斧、锛、凿、镞等以外,扁薄体石钺和长梯形一至十三孔的大石刀颇具特色。陶器多属灰黑色,主要纹饰为凹凸弦纹、镂孔、窝纹等,还出现少量的彩绘,器形以实足鬶、鼎、豆、壶、罐为大宗。有璜、玦等玉器。死者盛行单人葬,随葬品既有实用器,也有明器类小陶器,有些还放置猪下颌骨。其后继者是相当于龙山时期的一种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