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学

楚辞学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自汉代开始的楚辞研究,内容大体包括:楚辞的产生与楚国历史及社会背景,楚辞与楚风俗及神话,楚辞与先秦历史及诸子思想,楚辞与楚文化,楚辞与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屈原宋玉等人及其作品研究等。西汉司马迁首撰《屈原列传》刘向屈原宋玉等人作品首次结集,题名《楚辞》东汉王逸为之作注,名为*楚辞章句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论述楚辞较为全面。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都是有重大影响的楚辞注本。元明两代,汪瑗《楚辞集解》等有一定参考价值。清代,王夫之*楚辞通释、林云铭《楚辞灯》、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等,各具特色,均显价值。近代,梁启超突破前人格局,在时代与社会的广阔背景下考察屈原及其作品。“五四”迄今,研究著作有郭沫若《屈原研究》闻一多《楚辞校补》《楚辞新义》游国恩《楚辞概论》《楚辞论文集》及其主编的《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姜亮夫《屈原赋校注》刘永济《屈赋通笺》《笺屈余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