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

馬蹄   mǎ tí
注音 ㄇㄚˇ ㄊㄧˊ  拼音 mǎ tí
1. 馬足底由皮膚衍生而來的角質鞘。
   ▶ 唐.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詩:「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 《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後面馬蹄一片聲音,自然是本縣知縣過。」
2. 《莊子》書的篇名。全篇以馬為譬喻,申明老子所言「無心作為,人民自然感化;清靜不擾,人民自然正當」的旨意。
3. 荸薺的別名。見「荸薺」條。
参见:马蹄
扫描版:「馬蹄」在《汉语大词典》第17587页 第12卷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