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蟾蜍    chán chú
1.亦作"蟾蠩"。亦作"蟾诸"。
2.两栖动物。俗称癞蛤蟆。形似蛙而大﹐背面多呈黑绿色﹐有大小疙瘩。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白色黏液﹐可入药。
3.《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梁刘昭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
4.形似蟾蜍的器物。(1)候风地动仪上的部件。《后汉书.张衡传》:"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衔之。"(2)古建筑的承溜装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3)砚滴或砚台。《西京杂记》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唐常衮《晩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缀帘金翡翠,赐砚玉蟾蜍。"清赵翼《汪水云砚歌》:"想当搦管濡墨时,蟾蜍滴泪和墨砚淋漓。"(4)旧俗点缀端阳节景的五毒制品之一。清陈维崧《虞美人.端午闺词》词:"灵符飐上香云腻。绣虎钗头睡,守宫蜥蜴粉蟾蜍,还剩玄绡半捻裹蜘蛛。"

国语辞典

注音 ㄔㄢˊ ㄔㄨˊ  拼音 chán chú
1. 動物名。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體型肥大,性遲緩,不能鳴,常棲於陰溼之地。皮膚有疣,可分泌毒液。或稱為「癩蛤蟆」、「戚施」、「詹諸」。
2. 語出《淮南子.精神》:「日中有踆烏,而月中有蟾蜍。」後用為月亮的代稱。
   ▶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幾回鴻雁來又去,腸斷蟾蜍虧復圓。」
   ▶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月也你本細如弓一半兒蟾蜍,卻休明如鏡照三千世界。」
扫描版:「蟾蜍」在《汉语大词典》第12136页 第8卷 980
扫描版:「蟾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2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