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包

毡包    zhān bāo
1.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易拆装﹐便游牧。
2.兽毛编织的或用毛毡缝制的包﹐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国语辞典

注音 ㄓㄢ ㄅㄠ  拼音 zhān bāo
1. 中亞游牧民族用以居住的帳篷。以木條支撐,上覆獸皮、手織品等,頂部中央有圓形天窗,易於拆裝。亦稱為「蒙古包」。
2. 以獸毛或毛氈編製的袋子,外出時用來盛放衣物。
   ▶ 《金瓶梅.第八回》:「只見西門慶家小廝玳安,夾著氈包,騎著馬,打婦人門首過。」
   ▶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兩人坐了,兩個長隨跟著,一個抱著氈包,一直來到河下。」
参见:氈包
扫描版:「毡包」在《汉语大词典》第9001页 第6卷 1018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