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免

幸免    xìng miǎn

侥幸得以避免

详细解释

1. 谓侥幸避免某种灾祸。语本《论语·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论》:“夫道衰则教亏,幸免同乎苟生;教重则道存,灭身不为徒死。”《旧唐书·则天皇后纪》:“生为不忠之人,死为不义之鬼,身虽幸免,子竟族诛。” 宋 司马光 《再和邵尧夫年老逢春》:“吾儕幸免簪裾累,病饮閒吟乐未央。” 徐迟 《火中的凤凰》:“大火不仅在 上海 烧。附近的城市,整个 长江三角洲 都没有幸免。”

2. 侥幸免祸;侥幸避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虽后来食报,无可证明,天道昭昭,谅必无倖免之理也。”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丹徒生》:“ 丹徒生 某,课徒庙中,城陷,贫不能行。生素魁伟,苦无藏匿地,乃隐身佛座后,以冀倖免。”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纵大祸垂及矣,而倖免者非无人,其人又适为己,则能得温饱又如故也。”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避免

国语辞典

注音 ㄒㄧㄥˋ ㄇㄧㄢˇ  拼音 xìng miǎn
僥幸免除。
   ▶ 《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借有二人坐獄遇赦,則曲者幸免,直者銜冤,冤氣升聞,乃所以致災。」
   ▶ 《三國演義.第三回》:「董卓先為破黃巾無功,朝廷將治其罪,因賄賂十常侍幸免。」亦作「倖免」。
参见:倖免
扫描版:「幸免」在《汉语大词典》第2833页 第2卷 1089
扫描版:「幸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60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