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壮族    zhuàng zú
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555?6万人(1990年)。曾称“僮族”,1965年改现名。用壮语。原有方块壮字,现推行拼音壮文。信仰多神,流传道教。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悠久,擅长壮锦刺绣。陶瓷工艺和“干栏”建筑颇为著名。盛行歌圩。传统节日有牛王节、三月三。主要从事农业。

国语辞典

注音 ㄓㄨㄤˋ ㄗㄨˊ  拼音 zhuàng zú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廣西省,廣東、雲南、貴州、湖南省也有散居,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人口約一千五百四十八萬。社會由一夫一妻的小家庭組成,有婚後不落夫家的習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牧業。傳統住屋形式為「干欄」,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有南北兩種方言。大都兼通漢語文。信仰多神,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和祖先,除此之外,亦見佛、道教的傳布。在傳統文獻中有「獞族」、「撞族」、「僮族」的記載,這三個字的讀音都是「壯」,是壯族的另稱。亦作「族」、「僮族」、「撞族」。
参见:壯族
扫描版:「壮族」在《汉语大词典》第2813页 第2卷 1069
扫描版:「壮族」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14页
 

国学大师APP下载

X